幽巖禪師真贊
一字不著劃,
古錦寫回文。
寒山指拾得,
斗柄插雷門。
一字不著劃,
古錦寫回文。
寒山指拾得,
斗柄插雷門。
幽巖禪師不著文字,卻如用古錦寫出回文詩般蘊含深意。就像寒山指著拾得一樣,他的智慧獨特,如同斗柄插入雷門般震撼。
不著劃:不寫一字,這里表示不依賴文字來表達佛法真諦。
古錦寫回文:古錦指珍貴的錦緞,回文是一種文字游戲,順讀倒讀都成文章,這里比喻禪師的境界高深,不著文字卻有深意。
寒山指拾得:寒山和拾得是唐代著名的詩僧,二人交誼深厚,相互契合,這里借指幽巖禪師的精神境界如同寒山、拾得一樣超脫。
斗柄插雷門:斗柄是北斗七星的柄,雷門是古會稽城門,此句形容其氣勢不凡、震撼人心。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和具體環境。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在與幽巖禪師接觸或聽聞其事跡后,為表達對禪師的敬仰和對其禪學境界的贊嘆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幽巖禪師的禪學境界。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通過比喻和用典塑造出禪師超凡的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對于研究禪文化和禪詩有一定價值。
床頭一卷大玄經,湖上千山閉戶青。儻憶故園能載酒,貧家不讓子云亭。
天河為橋一水長,雙星怨夜遙相望。玉簾金茀衢路旁,塵暗鐙殘芬秀揚。轉眸明月低西方,墮靨流鈿飄碎光,馬停車駐空斷腸。
傳聞三穴久儲精,日啖玄霜異質成。八竅總含蒼露濕,一身斜亸黑云輕。行來青鎖應難覓,立向瑤階卻盡驚。自是太平多瑞物,愿隨毛穎詠干城。
連環雙珥夾晴日,左右生戟氣青赤。豈惟兵甲生外夷,百殃之本眾亂基。前月黃霾泰山側,青龍吐火煙光黑。去年御溝流血波,天鼓滿空撾海鼉。又看彗星掃空百余丈,徹夜光芒侵斗象。遼東軍民半陷胡,天復示變胡為乎。
閫外爭傳細柳蹤,紛紛棘霸漫相逢。備胡何事堪忘守,節制之師豈但攻。當日不聞天子詔,千秋猶識漢軍容。征麾乍指旄頭落,上郡云中忽罷烽。
鄱陽辭別一年多,京國來逢奈喜何。王事期程難久駐,宦途鬢發已先皤。祖宗門戶嘗艱苦,家世詩書在琢磨。言行樞機當慎密,倚門送汝更無它。
真率由來無次第,經旬踰月不為稀。藍輿但恨無人舉,坐想紛紛醉落暉。杯盤豐腆勝陶令,園沼繁華減白家。惆悵佳辰掩蓬蓽,不陪高會賞鄰花。
久作懷鄉夢,今年拚不歸。奉親猶得粟,見客已忘衣。憑幾看帆過,開門任燕飛。皇天憐老病,留此著柴扉。
朱雀橋邊舊使星,五年再照大江明。端能記憶誠齋叟,千里書來訪死生。
登高何處是燕然,極目關山塞草邊。落日幾峰寒帶雪,西風一雁冷橫天。冬居冰谷賴酮酒,夜宿沙堤借草氈。為向中州豪杰道,天涯如此過年年。凍折瑤琴三兩弦,起來孤坐憶成連。可堪此世成何事,了卻生平莫問天。門外共傳三尺雪,帷中賴有四圍氈。遙思千古功名輩,回首西風不記年。
烏夜啼,梧桐樹。愁夢回,腸應苦。蘭膏張,照樹光。啼烏去,夜未央。梧桐葉底清露墜,一聲一滴相思淚。
歌謠人物接康衢,和氣氤氳溢八區。日晷悠悠才過午,周人酒誥漢人酺。
漫尋千里芳蘅,依依鶴影棲云樹。錦鱗翔躍,棲鷗婉囀,詩情全負。寂寞汀洲,游絲野馬,似無來處。任煙霞老去,空聞江上,廣陵散,含情苦。浪打萍蹤幾度,目頻牽、夕陽歸路。平生唯有,蒼涼行色,殷勤盼顧。霧月徒圓,流花難折,殘楊猶舞。怕明朝、雨雪霏霏,新恨更無憑據。
瓦隴雪俱消,東風入戶飄。河冰將解凍,野樹不鳴條。勝里金花重,釵頭彩燕嬌。青山與綠水,相憶思迢迢。
且勸香醪一屈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