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允啟圖宅緋桃盛開與洪康朱蘇管陳張諸子同集
經幄初回勸講晨,崇桃灼灼更邀賓。
抽毫署里開文苑,擊筑尊前傍酒人。
花綬半垂宮錦爛,茜袍偏遇賜緋新。
偶隨方朔金門下,那得漁船去問津。
經幄初回勸講晨,崇桃灼灼更邀賓。
抽毫署里開文苑,擊筑尊前傍酒人。
花綬半垂宮錦爛,茜袍偏遇賜緋新。
偶隨方朔金門下,那得漁船去問津。
在講經結束的清晨,鮮艷的桃花盛開,又邀請賓客相聚。在官署中揮毫潑墨,開啟文苑雅事,在酒杯前擊筑作樂,相伴著愛酒之人。花綬半垂,宮錦色彩絢爛,身著茜袍,正逢新賜緋衣。偶然像東方朔一樣身處金馬門,哪還有機會駕著漁船去探尋桃花源。
經幄:為皇帝講經論史之處。勸講:為皇帝講經。
崇桃:盛開的桃花。灼灼:形容桃花鮮艷的樣子。
抽毫:揮筆。署里:官署中。
擊筑:古代一種樂器演奏方式。尊前:酒杯前。
花綬:官員系官印的彩色絲帶。宮錦:宮廷所制的錦緞。
茜袍:大紅色的袍子。賜緋:唐代五品以上官員穿緋衣,官位不及而得賜緋衣的叫賜緋。
方朔:指東方朔,曾待詔金馬門。金門:即金馬門,漢代宮門名。
問津:原指詢問渡口,這里指探尋桃花源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應是詩人在為官期間,在何中允啟圖宅看到桃花盛開,與友人相聚時所作。當時詩人處于官場環境,參與這樣的文人雅集活動。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文人聚會場景,展現官場生活的富貴閑適。其特點是語言華美,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社交生活和情感狀態。
授節褒遐服,臨軒遣使臣。忽銜明命重,榮賜襲衣新。鯨海尋封域,龍江發去津。涼風仙桂月,翹首望車塵。
一十八里汴堤柳,三十六橋梁苑花。縱使風光都似舊,北人見了也思家。
幾番薄幸。無限傷心景。眉前事,心頭病。殘燈余一點,卻把羅衣整。窗欞外,一枝帶雨梨花影。獨步東風靜。訪當時花徑。寒悄悄,花光凈。人去多時也,往事猶堪省。飄紅淚,銀缸露滿秋千冷。
山城地僻嘉卉慳,居人植花多卷丹。何年分種入官舍,占斷地位殊寬閑。薔薇一架伴幽獨,亦有中黃數株菊。只茲便可結三友,奚但清松與梅竹。春風桃李初闌珊,此花吐艷當晴軒。芳心寂寞凝丹粉,錦片分明灑墨痕。一年一度逞顏色,秋去條枯了無跡。根藏生意待東風,又見亭亭高數尺。舊聞此花今見之,卻怪古人知者稀。君不見山礬未逢黃魯直,槁死林間孰能識。
丘壑性所樂,詩書老自娛。譚惟聽兩部,貧不種千奴。歲月柯間蟻,功名水上鳧。平生五車讀,留得付諸孤。
亭臺儺得樹,蓊藹近千章。覆畝稱槐國,穿花盡柳行。參差云物見,指點畫圖張。高閣知何極,西山在夕陽。
章江二月寒未了,江中波浪連昏曉。筱簾高捲萬家春,歸鴻影里青山小。
寂寂花宮獨掩關,飆輪去只在前山。香清落日聞金磬,知是真人跨鶴還。
值雨花無怨,留春鳥自謀。
獨飲秋高處,酩酊捺酒壺。夜來人并月兒孤。酲眼妒看雙箸,何令我欷歔。也刻三生石,頻傳兩地書。按紅牙板兩相娛。惜是參商,惜是水云居。惜是錯生今世,誤了一緣初。
夜光流未曙,金波影尚賒。照人非七子,含風異九華。蓂新半壁上,桂滿獨輪斜。乘舟聊可望,無假逐仙槎。
懷抱殊郁郁,因君亦已開。別離三歲許,夢寐百回來。談笑此春日,登臨古粵臺。千金何足道,莫遜陸生才。
廿年拙宦憶龍城,此日逢君蓋復傾。往事總非南國召,相憐猶類故鄉并。客廚楚醴頻頻酌,征路驪歌緩緩聲。見說中朝方振滯,佇看前席問蒼生。
白日無馀事,鳴琴在石床。神明歸大易,夢寐得羲皇。身為諸華守,書因一老藏。君能相羽翼,斯道有輝光。
蒼翠巍峨插昊穹,紫金突起大江東。三山避跡投鯨海,五岳齊肩擁帝宮。珠樹鳳鸞鳴瑞日,寶圻龍虎壯威風。萬年圣壽高堪并,常有神人祝華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