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東君來言大司馬洪洞韓公問訊志感二首
柱史傳來洪洞語,病夫心事有公知。東曹疏筆還誰執,西野吟筇也自支。千里寒暄音似玉,百年憂樂鬢如絲。風吹涼雨清茶罷,正是懷人欲渴時。
太行云遠獨懷人,近古風流大耋身。一代典刑千百世,兩朝平格二三臣。夢回曹省燈無影,詩到山林筆有神。更喜清廉衛參政,白頭情話正相鄰。
柱史傳來洪洞語,病夫心事有公知。東曹疏筆還誰執,西野吟筇也自支。千里寒暄音似玉,百年憂樂鬢如絲。風吹涼雨清茶罷,正是懷人欲渴時。
太行云遠獨懷人,近古風流大耋身。一代典刑千百世,兩朝平格二三臣。夢回曹省燈無影,詩到山林筆有神。更喜清廉衛參政,白頭情話正相鄰。
御史傳來洪洞韓公的問候話語,我這病弱之人的心事只有他知曉。東曹上書的筆又有誰來執掌,我在西野只能拄著竹杖獨自支撐。相隔千里的寒暄之音如美玉般珍貴,一生的憂樂讓我兩鬢如絲。風吹著涼雨喝完清茶,此時正是我思念友人、渴望相見的時候。太行的云那么遙遠,我獨自思念著友人,韓公年高卻有著近古的風流氣質。他是一代典范,影響千百世;歷經兩朝,是能使天下太平的二三賢臣之一。夢中回到官署,燈光已無影;他的詩作到了山林間,筆力有神。更欣喜有清廉的衛參政,能與白頭的韓公親切交談。
柱史:指御史。
病夫:詩人自指。
東曹:漢代丞相、太尉自辟掾史分曹治事,有東曹,負責二千石長吏遷除及軍吏。這里泛指朝廷部門。
吟筇:吟詩時所拄的竹杖。
寒暄:冷暖,指問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話。
大耋:指八九十歲的老人。
典刑:典范。
平格:平定,平定天下。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當時詩人可能處于病中,收到了大司馬洪洞韓公的問候。韓公歷經兩朝,是有影響力的賢臣,詩人對其十分敬重,在收到問候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韓公的感激、思念與贊美。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展現出深厚的情誼和對韓公品德才能的高度評價。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
山潤石含玉,
林秀淵藏珠。
珠玉兩交輝,
情窮意難極。
嶺海何須出涕行,
勝于寒疾困心旌。
儒生不少當為事,
抵掌如聞嘆息聲。
道家事頗恍惚,
稗官書多詼諧。
帝居非若溷也,
天上豈有廁哉。
歌舞筵前曾一笑,當年錯認紅紅。畫眉今讓白眉工。
暮行巫峽雨,雌拂楚臺風。
自愛釵痕濟楚,偏憐裙褶惺忪。幾回鸚鵡驚雕籠。
星嗔人喚小,月怕夢疑空。
要信人生各有緣,閑中富貴亦關天。
綠窗靜對千梢竹,翠竇新疏一脈泉。
愛百衲琴常鎖匣,買雙鉤帖不論錢。
個中得意君知否,不換金貂與玉蟬。
仰止高高幾夢思,
躋攀乘興遂忘疲。
直須駐足青冥上,
方信前山次第卑。
雖然袖手老山林,
禹稷顏回共此心。
但得有生皆挾纊,
不妨閑抱歲寒琴。
大貝兮南金。昔公之出兮望崇士林。翩其歸來兮三泖之滸九峰之岑。
峰之岑兮泖之滸。澹逍遙兮自容與。養高兮履素。紛馀囂兮亦莫余侮。
北山兮采芝。南澗兮尋詩。傲睨宇宙兮浮榮塵壒。讀書以娛兮不知歲月之云邁。
有清其秋令節芳兮。有叢者菊吐幽香兮。登公堂兮舉公觴兮。伐鼓吹笙浩且昌兮。祝公壽兮樂無疆兮。
風火為災聚苦因,支離銷瘦病中身。
五更梵鐘殘鐙里,一息微微念故人。
吾鄉多賢士,我友更偉奇。見之立衰懦,不見令人思。暫別已作惡,況乃三歲暌。躊躇西郊外,此意誰能知。
剛強不可恃,柔弱難自恃。愿君日進德,古人以為期。
古人重世家,非為世其祿。世祿非不朽,風流要相續。君家富才杰,海內仰名族。豈徒衣冠盛,要使操履篤。邇來益光華,君其繼高躅。
尉職最親民,亦足行所學。吾民茍安枕,微官有馀樂。
嘗聞長老言,人性原不惡。迷涂偶忘返,見善寧不怍。君能復其初,治行乃超卓。
天有庶子星,
地有莫愁湖。
天地且猶然,
而況于人乎。
向蒼崖、蓬聲吹裂,斜陽一片危岸。江流北瀉雁南征,洞里春光無算。星燦爛。都應是、云中劍舞珠光按。花蹊棋館。留滿地蒼苔,數峰煙樹,擲與人間看。
仙戶啟,石乳倒垂銀蒜。空山翠杳天半。百花橋阻玉壺遠,誰倩鴛鴦抵喚。君莫嘆。君不見、彤云故鎖三山斷。罡風吹散。想華表鶴歸,天臺人返,怕見人民換。
秋草灤河輦路荒,牛車重又冒風霜。國人爭看天魔舞,帝女難言神鵲祥。
今尚拳拳持璽綬,人言籍籍撲縑囊。蕪萋豆粥艱辛處,應憶東朝樂未央。
無人伏闕諫青蒲,事誤都由七尺孤。當璧咸尊十阿父,折箠思服小單于。
黃?擁護難為婦,寶玦凄涼乞作奴。同此王稱同此禍,早知金狄譣非誣。
提筐兮阡陌,花紅兮衣白,步遲遲兮心迫迫。
行至止兮嗟于役,低聲相勞兮日其夕。
云散雨初晴,漁鐙數點明。
遠鐘敲旅夢,落葉帶秋聲。
幔卷星皆動,波恬月不驚。
有懷空擊楫,感慨壯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