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郎中蘭谷古槐堂二首 其一
好鳥偕其侶,同飛復同止。
志士抱奇情,慨然慕知己。
白璧委泥涂,光輝非始初。
遇者棄不顧,難言茲器殊。
伏櫪上峻阪,老驥愁日晚。
伯樂一下車,眾乃驚奇罕。
兩物不相關,契合誠良難。
磁石與鐵俱,安得不留連。
好鳥偕其侶,同飛復同止。
志士抱奇情,慨然慕知己。
白璧委泥涂,光輝非始初。
遇者棄不顧,難言茲器殊。
伏櫪上峻阪,老驥愁日晚。
伯樂一下車,眾乃驚奇罕。
兩物不相關,契合誠良難。
磁石與鐵俱,安得不留連。
好鳥和它的伴侶,一同飛翔又一同棲息。有志之士懷有奇特的情懷,感慨地仰慕著知己。潔白的玉被棄于泥地,光輝已不如當初。遇到的人棄之不顧,難以言說這器物的特殊。伏在槽櫪上想登上陡坡,老驥發愁天色已晚。伯樂一下車,眾人就驚嘆這馬的罕見。兩件事物本不相關,要相互契合實在太難。磁石和鐵在一起,怎能不相互吸引留戀。
偕:偕同,和……一起。
委:丟棄,拋棄。
茲器殊:這器物很特別。
伏櫪:馬伏在槽櫪上,喻指有才者不得志。
峻阪:陡坡。
驥:良馬。
伯樂:春秋時善于相馬的人。
俱:在一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可能存在人才被埋沒、有志之士難以施展抱負的情況。詩人或許自身有過類似經歷,或看到身邊有才之人不被重視,從而創作此詩,抒發對人才境遇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人才難遇知己,難以施展才華。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比喻和對比,形象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大作,但反映了當時社會人才境遇的一個側面,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峭寒入夜逼窗紗,
敲徹晨鐘靜不嘩。
老樹迷離橫瘦影,
半天殘月聽啼鴉。
有情方是物,無敬莫言誠。
此事非俄測,由來只自成。
個中勤積累,熟處會分明。
未厭拘攣隘,他時滿八瀛。
瑯函拜誦等清淡,
知起冬眠體已堪。
鰣魚鮠肥添小味,
鳳城春色勝江南。
密移神化本無情,
天篆橫空木末榮。
凝住雪花都不下,
槎牙枝上放輕盈。
蕭條旅舍欲三更,殘月初開屋角明。
一夕霜砧催客夢,千山風樹動秋聲。
飛騰寶氣看長劍,棖觸吟懷對短檠。
關塞迢遙驚歲晚,南來群雁正縱橫。
屈指中臺彥,無如漢董君。
舊為驄馬客,新領鸛鵝軍。
組練遙明日,樓船上屬云。
亦知兼俎豆,三策向來聞。
共誇三晉地,前后擁朱輪。
人自風塵老,公偏日月新。
更衣向星使,把酒慰波臣。
總有明河在,蹉跎敢問津。
天花四散。似火簇驪珠,燒空璀燦。沸耳鷓鴣,三月風光蠻春晚。
交龍銜燭沖霄半。更旁綴、鰲燈千萬。越王臺下,餐霞吸露,送寒迎暖。
又見。波羅古廟,臨巨澥、撩起蟄虬宵戰。標奪赤城,甲楮云綿煙絲亂。
庭燎高舉諸仙宴。酌手盞、瓊漿酬勸。侑觴絳樹,雙聲鶯簧調轉。
報國大王心,
讒人彼婦口。
亭上起風波,
三字“莫須有”。
誰種疏梅古岸頭,
推蓬瞥見倍清幽。
君看竹外一枝好,
真有江南萬斛愁。
晚風收暑,小池塘荷凈。獨倚胡床酒初醒。
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云藻亂,葉底游魚動影。
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
后夜月涼時,月淡花低,幽夢覺、欲憑誰省。
且應記、臨流憑闌干,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
重陽時節黃花近,
老子情懷白發新。
點檢客囊無一物,
江湖七十五年身。
探奇趨石室,有約問羅浮。
豈謂尋仙杖,翻成訪戴舟。
身依行客苦,情為故人留。
語及經時別,中年怕遠游。
花開三月春,柳贈一離人。
別聽鷓鴣曲,歸應麋鹿親。
工詩緣骨瘦,買藥益囊貧。
倘訂游吳約,楓橋愿結鄰。
年來歸計已成空,云樹千山路轉窮。
自擬朋簪聯柱下,誰憐敵國寓舟中。
登樓漫起王生興,掛劍難追季子風。
堪笑為郎留滯客,無緣飛奮出江東。
一川新綠板橋通,更起盆亭著鏡中。杜曲兒孫供酒盞,謝家兄弟走詩筒。草鞋半濕莎庭露,蒲扇輕回竹埭風。勝日無因陪勝賞,只憑春夢到江東。
別業新開水竹居,游塵全不到庭除。楝花臺榭聞幽鳥,荻草盆池種小魚。翁醉不勞方竹引,客吟多借古藤書。何時罷直金華省,日日江頭奉板輿。
漠漠秋空雁幾行,
晚煙浮動月昏黃。
憑窗瘦骨支離甚,
落葉風多紙帳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