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曲江
一天疏雨且銜杯,寒食尋芳曲水隈。
江燕低隨飛絮下,春帆閒逐落花來。
沙蟠細草縈青帶,風卷輕波瀉綠醅。
回首當年修禊事,蘭亭誦罷更徘徊。
一天疏雨且銜杯,寒食尋芳曲水隈。
江燕低隨飛絮下,春帆閒逐落花來。
沙蟠細草縈青帶,風卷輕波瀉綠醅。
回首當年修禊事,蘭亭誦罷更徘徊。
一整天稀疏的雨,我姑且飲酒,寒食節到曲折的水邊尋覓美景。江燕低飛,隨著飄飛的柳絮落下,春日的船帆悠閑地追逐著落花而來。沙灘上細長的草如青色的絲帶纏繞,風卷起輕柔的波浪像傾瀉的綠酒?;厥桩斈晏m亭的修禊之事,誦讀完《蘭亭集序》后更覺徘徊悵惘。
銜杯:指飲酒。
寒食:節日名,在清明前一二日。
曲水隈:曲折的水邊。
蟠:盤繞。
縈:纏繞。
綠醅:綠色的美酒,這里形容水波顏色。
修禊事: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固定為三月三日)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稱為修禊。
蘭亭: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一位文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舉行修禊盛會,王羲之寫下《蘭亭集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寒食”“修禊事”等內容推測,可能是在寒食節期間,詩人游覽曲江,聯想到古代文人的雅事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文人有閑暇進行游賞活動。詩人或許在游覽中感慨時光流轉,對古代文人的風雅之事心生向往。
這首詩以雨中游曲江為主題,描繪了曲江春日雨中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對往昔文人雅事的追懷。詩中寫景細膩,意境清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審美情趣。
一合溪藤展樣裁,蒙頭疊足傍寒隈。玉樓凍合春初透,只有青燈伴定回。
魚鷹分浪赤,煙外老秋陽。犬吠漁燈暗,露滋蟲語涼。蕉心風更剪,荻影月偏霜。莫向罟師問,何由不返鄉。
我夕我牲。猗歟敬止。嘉豢孔時。供茲享祀。神鑒厥誠。博碩斯歆。祖考降響。以虞孝孫之心。曰晉是常。享祀時序。宗廟致敬。禮樂具舉。惟其來祭。普天率土。犧樽既奠。清酤既載。亦有和羹。薦羞斯備。蒸蒸永慕。感時興思。登歌奏舞。神樂其和。祖考來格。佑我邦家。敷天之下。罔不休嘉。肅肅在位。濟濟臣工。四海來格。禮儀有容。鐘鼓振。管弦理。舞開元。歌永始。神胥樂兮。肅肅在位。臣工濟濟。小大咸敬。上下有禮。理管弦。振鼓鐘。舞象德。歌詠功。神胥樂兮。肅肅在位。有來雍雍。穆穆天子。相維辟公。禮有儀。樂有則。舞象功。歌詠德。神胥樂兮。
蛇胥蝎吏本難防,況是迎新送舊場。一點紅朱千點血,叩心停筆費商量。
雁怪書多翻是累。長空不肯排人字。卻羨渡江憑一葦。風浪里。鄉心不與斜陽系。咫尺關山非萬里。秋風助我成歸計。諳盡咸酸詩外味。宵不寐。燭花何必虛垂淚。
相見復何日,相期安可忘。好攜沙際雪,聊慰發如霜。不孝原非佛,尋詩頗似狂。濡毫題去袖,春雨正茫茫。
開國乘氏,有德斯彰。參稽百行,贊理三綱。自拔行閒,榮名甚光。在史藹藹,歷久彌芳。
蓺苗欲其實,種椒欲其繁。我本正禮家,世人稱二難。學射庾公斯,取友念必端。相與今白首,交通可以完。羨君脫塵垢,顧己羞素餐。聊為鵬鴳飛,各自天宇寬。一月三寄詩,一詩千百觀。恍若從君游,君知我心歡。
空齋寂無人,絲桐奏流水。飛絮落寒潭,靜逐浮云起。
牡丹悲雨夜西風,獨對欄桿恨幾重。玉骨不曾離月外,香魂疑是繞花中。千嬌萬態羞無分,暮落朝開更不同。人世年光真可惜,牡丹悲雨夜西風。
老去相捐亦世情,楚騷還賦落秋英。盧傳砑帽山香曲,寧復園林鈴索聲。露濕未教辭蒂早,風微何惜試身輕。詩腸鼓吹還無恙,去聽前溪滿樹鶯。
俱胝一指禪,古今成話把。打破鬼門關,露柱尋無罅。
過了平湖又小溪,卻從蕪徑訪多歧。如何江上乘風鹢,化作泥中曳尾龜。誰遣旌旟行沮洳,定知鼓吹宅漣漪。中橋咫尺末由到,且作吳兒玩水嬉。澤國何村不著橋,中橋跬步即云霄。青簾望市雷鳴腹,黃帽推船水沒腰。六月彤云搖旱火,一潮清浪捲晴飆。平生未慣舟行陸,鐵石心腸也合消。
落膘寒汀煙漠漠。漠漠煙汀寒膘落。流水野塘秋。秋塘野水流。露幽藏古樹。樹古藏幽露。明月伴人行。行人伴月明。
剛恨平生學圣難,馀齡程課肯容慳。洛閩幸有階梯在,精白斯心日夜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