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駱蘿憲分水嶺詩 其二
莫言種木事平平,多少行人上玉京。豈憚炎途依密蔭,云天大芘盡蒙成。
莫言種木事平平,多少行人上玉京。豈憚炎途依密蔭,云天大芘盡蒙成。
揀得瑯玕截作筒,
緘題章句寫心胷。
隨風每喜飛如鳥,
渡水常憂化作龍。
粉節堅如太守信,
霜筠冷稱大夫容。
煩君贊詠心知愧,
魚目驪珠同一封。
微之別久能無嘆,知退書稀豈免愁。
甲子百年過半后,光陰一歲欲終頭。
池水曉合膠船底,樓雪晴銷露瓦溝。
自覺歡情隨日減,蘇州心不及杭州。
豐年寒食節,美景洛陽城。三尹皆強健,七日盡晴明。
東郊蹋青草,南園攀紫荊。風拆海榴艷,露墜木蘭英。
假開春未老,宴合日屢傾。珠翠混花影,管弦藏水聲。
佳會不易得,良辰亦難幷。聽吟歌暫輟,看舞杯徐行。
米價賤如土,酒味濃于餳。此時不盡醉,但恐負平生。
殷勤二曹長,各捧一銀觥。
剪葉藩封早,承華冊命尊。
笙歌辭洛苑,風雪蔽梁園。
鹵簿凌霜宿,銘旌向月翻。
宮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門。
一家五十口,
一郡十萬戶。
出為差科頭,
入為衣食主。
水旱合心憂,
饑寒須手撫。
何異食蓼蟲,
不知苦是苦。
潦倒宦情盡,蕭條芳歲闌。
欲辭南國去,重上北城看。
復疊江山壯,平鋪井邑寬。
人稠過楊府,坊鬧半長安。
插霧峰頭沒,穿霞日腳殘。
水光紅漾漾,樹色綠漫漫。
約略留遺愛,殷勤念舊歡。
病拋官職易,老別友朋難。
九月全無熱,西風亦未寒。
齊云樓北面,半日憑欄干。
可憐風景浙東西,先數余杭次會稽。
禹廟未勝天竺寺,錢湖不羨若耶溪。
擺塵野鶴春毛暖,拍水沙鷗濕翅低。
更對雪樓君愛否,紅欄碧甃點銀泥。
榮進雖頻退亦頻,與君才命不調勻。
若不九重中掌事,即須千里外拋身。
紫垣南北廳曾對,滄海東西郡又鄰。
唯欠結廬嵩洛下,一時歸去作閑人。
少年賓旅非吾輩,晚歲簪纓束我身。酒散更無同宿客,詩成長作獨吟人。
蘋洲會面知何日,鏡水離心又一春。兩處也應相憶在,官高年長少情親。
公私頗多事,
衰憊殊少歡。
迎送賓客嬾,
鞭笞黎庶難。
老耳倦聲樂,
病口厭桮盤。
既無可戀者,
何以不休官。
清曉趨丹禁,紅纓降紫宸。
驅禽養得熟,和葉摘來新。
圓轉盤傾玉,鮮明籠透銀。
內園題兩字,西掖賜三臣。
熒惑晶華赤,醍醐氣味真。
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燒人。
杏俗難為對,桃頑詎可倫。
肉嫌盧橘厚,皮笑荔枝皴。
瓊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勻。
偷須防曼倩,惜莫擲安仁。
手擘才離核,匙抄半是津。
甘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
已懼長尸祿,仍驚數食珍。
最慙恩未報,飽??不才身。
自從嬌??一相依,共見楊花七度飛。
玳瑁床空收枕席,琵琶弦斷倚屏幃。
人間有夢何曾入,泉下無家豈是歸。
墳上少啼留取淚,明年寒食更沾衣。
每看闕下丹青樹,
不忘天邊錦繡林。
西掖垣中今日眼,
南賓樓上去年心。
花含春意無分別,
物感人情有淺深。
最憶東坡紅爛熳,
野桃山杏水林檎。
一日復一日,
自問何留滯。
為貧逐日俸,
擬作歸田計。
亦須隨豐約,
可得無限劑。
若待足始休,
休官在何歲。
紫袍新秘監,白首舊書生。
鬢雪人間壽,腰金世上榮。
子孫無可念,產業不能營。
酒引眼前興,詩留身后名。
閑傾三數酌,醉詠十余聲。
便是羲皇代,先從心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