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詩
云霞出沒群峰外,
鷗鳥浮沈一水間。
一自越兵齊振地,
夢魂不到虎丘山。
云霞出沒群峰外,
鷗鳥浮沈一水間。
一自越兵齊振地,
夢魂不到虎丘山。
云霞在群峰之外時隱時現,鷗鳥在水面上或浮或沉。自從越國軍隊震天動地地攻來,我的夢魂再也到不了虎丘山。
出沒:時隱時現。
浮沈:即浮沉,指鷗鳥在水面上時而漂浮時而潛入水中。
一自:自從。
振地:形容越國軍隊進攻時聲勢浩大,震動大地。
虎丘山:在今江蘇蘇州,相傳吳王闔閭葬于此。
此詩可能創作于吳越爭霸之后。越國滅吳,改變了歷史格局。詩人或許身處吳越舊地,目睹曾經繁華的吳國如今的滄桑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借景抒情,感慨歷史的興衰。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變遷。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自然之景與歷史事件的結合,以小見大反映時代變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秋花白露芹,鄉郡萬山云。官冷難為滿,囊空政喜聞。灘船牽月上,嶺路入閩分。有客來書辟,青霄記雁群。
君馬黃,我馬赤。君馬紫絲韁,我馬黃金勒。兩馬馳騁長安陌,相逢宛若曾相識。公子王孫天上客,玉鞭指點分南北。善和坊里多青樓,不知今夜誰家留。
十載縈縈栽一樹,小鍤培根,日日祈天露。不敢同云爭泛宇,平生只愿隨陰住。一夜西風吹折去,仰首問天,天也渾無據。若許蟾蜍能解語,未言先應淚如雨。
書劍上青霄,鄉關雨雪遙。年華侵水竹,客思墮山苗。會想商巖綺,將從鄭里橋。文詞誠小伎,祗比俗情饒。
一盞燈花隔歲明,旅懷無地不關情。看春值過周瑜里,訪古閒登劉信城。歲節盡從驢背度,特華差遣客愁輕。何因復聽江南曲,疑是家園侶伴聲。
臨安山水似江南,天氣況當三月三。往往揮毫逢鶴野,行行騎馬過龍潭。載歌白雪誰能和,試飲清泉亦不貪。記取人家畫欄曲,桃花一樹倚春酣。
千載康成學,群賢惜異時。典章秦火盡,禮樂漢書疑。聚訟吾何敢,承家子莫辭。從來參筆削,萬一補民彝。
翠掩千尋洞,青窺一竅天。人間無絕境,不要問桃源。
太學資錢囊久竭,丹陽麥舟篙櫓絕。彭城義士古秦豪,青史他年合三杰。王侯一生慎許人,手卷索詩遙贈君。東南兩歲溝壑滿,放筆懷賢空暮云。
茅檐甕牗賦閑居,爆竹聲聲逼歲除。稚子年來看長大,佳人天末近何如?買來曲檗堪逃俗,盼斷煙云欲寄書。亦有梅花誰共賞,閉門風雪渺愁予。
腰鐮無賴剪秋蓬,孤館寥寥夜色空。忽報客來鐘定后,共看心事月明中。夢回書帶飛蝴蝶,坐久經簾墮網蟲。種得芭蕉堪作紙,墨莊荒盡舊墻東。
瞻彼繹山,綿綿其麓。爰有君子,樂爾貞卜。有倬斯亭,蔭此嘉木。悠悠永歌,衍衍春服。先民有覺,昧茲寡聞。我其致之,匪學曷敦。問辨言析,反思其存。煥若融徹,大明初暾。顧瞻周行,玄邈奚緒。曷其致之,惟圣有矩。我車既堅,我馬孔阜。無遠弗至,式谷爾御。潏彼川流,晝夜斯逝。溯溯無端,原原無已。于惟緝熙,不雜不二。我是用希,夙夜敬止。既種既耨,廩積孔殷。既狩既獵,鼎餗具陳。秩秩大猷,俛焉日新。勖爾尚友,予亦何人。
彌天酷日管塵寰,底事驅行不自安?偶向車窗飄一瞥,中心頓似古人寒。
三五樓上女,徙倚當雙扉。紅妝妙一世,誰不攬容輝。弦歌入青云,新聲亮所稀。千載為一彈,含意有馀哀。知音難再得,且復立徘徊。終日不成曲,零涕沾裳衣。三嘆令人老,游子何時歸。
要與梅花巧斗新,恨無詩句敵黃陳。約齋詩好人仍好,不怕梅花賽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