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翁懶窩 其三
終日云氣厚,寖寖雨將傾。
如何才入夜,月輪皎如冰。
云去露飛灑,星稀天熨平。
正恐中秋節,未必如許清。
終日云氣厚,寖寖雨將傾。
如何才入夜,月輪皎如冰。
云去露飛灑,星稀天熨平。
正恐中秋節,未必如許清。
一整天云氣濃厚,眼看著雨就要傾盆而下。可怎么剛到夜晚,月亮就皎潔得像冰一樣。云散去后露水飛灑,星星稀少,天空像被熨平了一樣。真擔心到了中秋節,也未必有這般清朗。
寖寖:漸漸。
月輪:月亮。
熨平:形容天空平整、晴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了這樣天氣突變、景色由陰轉晴的情況,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自然景色的變化之美。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景色差異,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中自然之景的敏銳捕捉。
向下轉去,誰不知有。向上轉去,如十日并照。
世事紛紛類奕棋,蓮花峰下睡多時。春風引入華胥國,忘卻浮生在亂離。
高秋盛集,把清樽共酹,信江詞魄。遺響風雷空皕載,孤鳳一生曾厄。百折黃流,千尋赤壁,怪底飄零咽。銅弦水調,此中似聞消息。江山異代藻思,起君應恨,生不同今日。白發青顏來萬里,翔翥鵝湖秋翮。丘壑煙云,風騷壇坫,更樹千秋業。詞人往矣,為君啜醨揚粕。
出郭卜居何所似,杜陵浣花溪水頭。榿林吟風草堂靜,楠樹接葉茅亭幽。每從圖史慰岑寂,復有琴尊陪燕游。平生我亦愛清賞,他日訪君須買舟。
三老雖誇濟世才,亦能為福亦為災。舉枚慧眼觀窮達,具片虛心攝去來。數減至三無足陌,銖輕惟五尚稱財。祇除義士并廉吏,萬貫填門不易開。
茂木遮天越鳥啼,萬流紛注匯成溪。壑深崖陡霏煙郁,峰復路回蘿蔦迷。巢許戀,太憨癡,閑身空老解人稀。蓬萊悠遠無從至,且臥荒山唱鳳兮。
薄暮蛾眉臨水出,照人猶自未分明。初升遠岫如無意,欲下西樓卻有情。離別幾多長在望,團圓三五未能成。豈知少婦階前拜,羅袖才揎恨已盈。
十載論心意氣高,馳驅蜀道佩虔刀。天涯羈客傷多事,海上思家嘆獨勞。四五鳳毛饒玉樹,三千鶴發啖蟠桃。清朝詔問壺山隱,十漸何辭解竭膏。
風吹浩蕩去,卻在蘆江湄。燕子磯頭月,清光當待誰。
郁郁澗上松,磊磊澗中石。石泉有馀韻,松枝有馀色。高人事幽討,結廬此棲息。欹枕聽潺湲,開軒盼溶碧。俛仰欣有契,足以愒昕夕。我亦厭塵囂,久焉慕岑寂。他年倘相過,勿謂予生客。
濃醪艷唱愁難破,骨瘦魂消病已成。若為多羅年少死,始甘人道有風情。
一壺天地備菟裘,應結壺翁物外游。田仲盡當多屈轂,惠施何得應莊周。豈容五石為無用,好辦千金預為酬。匏落縱甘成棄物,世途元更有中流。
幸作耆年侶,惜此歲寒姿。妙手偶裁云錦,無縫織天衣。仿佛一瓢遠慰,蕭瑟千林初落,黃菊未離披。風勁唳鴻雁,壁暗走龍蛇。訪讓泉,吊文木,渾忘疲。天都跌巖,蓮華蓮蕊更探奇。借問先生游興,笑說山靈情重,遺我滿囊詩。善價知難賈,倘許餉朝饑。
曲江池畔龍化魚,明光宮前垂獻書。丈夫意氣薄霄漠,健翮不受樊籠拘。歸來吳門領燕月,三尺劍光飛刻缺。不容匣底繡紫苔,要封塞外天驕血。我曾曳裾趨后塵,壺觴觚墨時相親。荊卿臺前雪沒脛,狂游不惜肌膚皴。南薰樓頭一分手,過隙光陰白駒走。翠簾兩度見飛螢,消息不聞空仰斗。今夜翩然入夢魂,五色彩筆扛昆崙。白日下照寸心苦,好風吹入金馬門。金馬之門在天上,雙雙玉人笑相向。夢回海角只孤吟,千里百里相思心。霜華滿地月華白,悠悠何處鳴寒砧。
宴宇新成苦未嘉,忽膺朝委易軍牙。張侯暫喜留歡客,開檻憑誰種好花。北沼不難平釣岸,西峰猶欠入窗紗。后賢政敏多馀暇,高會何妨月影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