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父學士示易詩四首某輒和韻 其一
學易非吾敢,疲駑亦勉旃。
冥心二篇策,皓首一韋編。
憂患生拘羑,幾微續草玄。
相期須畛域,慎勿泥蹄筌。
學易非吾敢,疲駑亦勉旃。
冥心二篇策,皓首一韋編。
憂患生拘羑,幾微續草玄。
相期須畛域,慎勿泥蹄筌。
學習《易經》我可不敢妄言,我就像疲憊的劣馬也只能勉強前行。我潛心鉆研《易經》上下兩篇的策數,直到頭發花白還在翻閱編聯竹簡的皮繩。周文王在羑里被囚時才領悟憂患之道,揚雄在細微處續寫《太玄》。我們相互期許要超越界限,千萬不要拘泥于表面的方法。
疲駑:疲憊的劣馬,自謙之詞。勉旃(zhān):勉力。旃,之焉的合音。
冥心:潛心。二篇策:《易經》分上下兩篇,策指《易經》的策數。
皓首:白頭,指年老。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皮繩編連起來,稱韋編。
拘羑(yǒu):周文王曾被商紂王囚禁于羑里,在那里演《周易》。
幾微:細微。草玄:揚雄模仿《周易》作《太玄》。
畛(zhěn)域:界限。
蹄筌(quán):蹄是捕兔的工具,筌是捕魚的工具,比喻達到目的的手段。
王安石與深父學士交流易學相關內容,深父學士展示了關于《易》的四首詩,王安石和韻而作此詩。當時王安石可能處于對學問不斷探索、思考的階段,通過詩歌表達自己對學習《易經》的看法和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學習《易經》的態度和見解。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以簡潔語言蘊含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但體現了他在學術交流中的文學創作能力和思想深度。
大尹青云彥,三年政有成。公勤歸士論,寬厚得民情。芹泮弦歌盛,棠陰訟牒清。此行書上考,闕下沐恩榮。
夕陽不可住,回首隔仙凡。齒漱端溪水,詩留副巉巖。濤欺將塌岸,雨阻欲歸帆。點檢游山具,蒼云滿碧衫。
重逢方適愿,幾日又分岐。瑚璉真堪寶,云霄自有期。從知萬人見,肯受一塵緇。無限歲寒意,題詩贈別離。
紙帳無風紙被溫,何殊錦段與綿屯。若知睡里真滋味,組麗由來不足論。
談笑西湖未寫真,老懷秋半為誰新。回峰曲澗多藏寺,細雨濃煙更可人。湖艇有情還欲泛,中秋無月底須嗔。西來一脈桐江水,照見先生鬢腳銀。
山川圍宴坐,日月轉庭隅。般若尋常事,如來臥起俱。多聞成外道,只是守凡夫。欲聽虛空教,須彌作鼓桴。
揚翠毦,曳金支。馬駊騀,車逶迤。手將兩黃鉞,大者誅二千石,小者僇偏裨。九卿班餞日崦嵫。相君眤眤前致辭。尚書行出師。樂哉尚書柰樂何。所過二千石,喪魂魄。日夜輦重稱軍食。黃金如山莫譙訶。累女對對嚬青蛾。回鶻小隊桃葉歌。中丞奉觴舞回波。樂哉尚書柰樂何。大宛驄,珊瑚鞭。天吳繡蹙當胸盤。麒麟玉刻稱腰圓。珍怪百寶裝千船。席捲三吳向青天。九卿班,迎晡不得前。相君眤眤前致詞。中官黃紙紛而馳。尚書告班師。樂哉尚書柰樂何。朝賜尚書,夕宴尚書。尚書第中錦不如。檀床八角垂流蘇。紫衣屏息駢街衢。欲進不進足次且。左右十二波斯胡。平頭奴子貂襜褕。醉著不下公侯車。樂哉尚書柰樂何。云霾辭天,雨洗白日。詔收尚書下請室。削之歸,一官不得著。昔來一何駛,今歸一何疾。念欲乘柴車,病不得驅。欲呼估客舟,估客不肯相于。婦女誶罵,小兒拍手揶揄。道逢九卿睥睨之,謁辭相君:相君新門十二重。東流之水西飛鴻。昔日父子今華戎。樂哉尚書柰樂何。
別離情所鐘,會合意無斁。如何僅踰歲,復賦弟行役。歲律亦已暮,風烈雪漫漫。去路阻且長,念子衣裘單。嚴之水淪漪,其山復蒼蒼。子陵釣游地,草木有馀光。我昔臨此州,民容拙使君。子行為多謝,慰彼無毫分。別駕亦何事,休戚理則同。但使民受惠,無論別駕功。巍巍孤高亭,念我昔所喟。子也時一登,千載起立志。義路本如砥,利徑劇羊腸。何以書子紳,世德不可忘。自昔謹交際,人情易因循。敬始以念終,君子貴守身。鄰邦呂正字,質疑時以書。校官有袁子,苦語莫厭渠。藐茲遺體重,相對子與予。祝子以自愛,念不忝厥初。云滿南陽陌,書藏善和宅。行行重回首,無使歸思隔。送子目力短,朔風吹我裾。心焉獨如結,子也當念予。
花朝令日遣車迎,畫扇開時似月明。花向佳人分巧笑,鶯因公子弄春聲。舊抄香乘文多誤,新寫琴心曲未成。幾席東西雙玉立,鴛鴦折殺馬長卿。
汀洲千里芳,朝云萬里色。悠然在天隅,之子去安極。春潭無與窺,秋臺誰共陟。不見一佳人,徒望西飛翼。
不教塵滓膩芳裳,一枕松風浣石床。懶慣兒童多任性,野便魚鳥亦生狂。書緘縹緲來鸞使,夢覺依稀似水鄉。猶有倚樓頻佇望,蒹葭搖影月明方。
愁絕非為離,相對何蕭瑟。謬登著作場,忝隨文墨職。言宴及良辰,讎校無虛日。匪玉枉受攻,雖蓬乃自直。走獸尚索群,歸鴻必求匹。臨風結長想,愿托西飛翼。
囊里多藏汲冢文,有時獨運郢人斤。但看赑負千秋色,奇字何勞問子云。
瓦響塵騰驟未防,一瓢飛潑過滄江。天意有時恩及我,休躲。試招荷侶說新涼。翻墨周遭遮欲斷,何憾?伊人自在水之陽。多少云山真面目,猜著。不須披露不須藏。
鶉野龍圖陳學士,迎秋登眺稱英奇。一聲玉管風流處,百尺金臺雨霽時。云近上清爭縹緲,山連太白斗參差。碧紗他日裁多少,籠得園園寺寺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