閿鄉道中
長堤新柳綠婆娑,山鳥驚啼客又過。
遠水平鋪帆影少,春沙細疊縠紋多。
亂蛙向夕鳴深澗,病馬嘶風立斷坡。
見說潼關鄉樹近,今宵旅夢復如何。
長堤新柳綠婆娑,山鳥驚啼客又過。
遠水平鋪帆影少,春沙細疊縠紋多。
亂蛙向夕鳴深澗,病馬嘶風立斷坡。
見說潼關鄉樹近,今宵旅夢復如何。
長長的堤岸上新柳依依,山鳥驚啼,我這個旅人匆匆而過。遠處水面如平鏡,帆影稀疏,春天沙灘細浪層層,像縠紋般繁多。深澗里亂蛙鳴叫,病馬在風中嘶鳴。聽說快到潼關了,不知今晚旅途中會做怎樣的夢。
閿鄉:古縣名,在今河南靈寶市西北。
縠紋:縐紗似的皺紋,常用來形容水面的波紋。
見說:聽說。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旅途之中,經過閿鄉,看到沿途景色,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可能是為了仕途奔波,旅途的勞頓和未知的前路讓詩人心生感慨。
這首詩描繪了旅途風光,展現詩人旅途心境。以景襯情,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反映了古代文人旅途生活與情感。
剖竹新分大郡符,朱軒華轂照行途。云驅五馬朝辭越,霧擁雙龍夜入吳。重遣遺民歌麥穗,盡搜奇士出菰蘆。雙旌遍閱閭閻后,釃酒能過二陸無。
割地求和國必危,安知堅守絕來思。年年來伐年年割,割盡韓鄲何所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三十六盤啼杜鵑,杜鵑啼盡到平川。千山白雨作秋氣,六月赤城堪晝眠。銀渚星槎留使客,竹宮風帳候神仙。衰予病起橋門下,目送晴云度楚天。
千柱依然跨寶坊,庭前柏子久荒涼。明珠白璧無人識,賴有斯文萬丈光。
穆穆睟容,如天之臨。赫赫明命,如玉之音。虔恭出門,禮容兢兢。涂山生啟,夏道以興。
忠臣祝壽吐嘉詞,鮑叔臨軒酒一卮。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無危。
東北劫愈急,問策乃及我。樓前招片月,仗劍向遼左。強鄰久阻兵,跨海置遮邏。吾民被迫逐,待斃但僵坐。其鋒誠難爭,善守抑猶可。杜回有時顛,食報在魏顆。姑求振民氣,申儆首媮惰。死灰儻復燃,行見陸渾火。人言柔勝剛,精鐵綿與裹。試探囊底智,籌一不須夥。
登壇初卸黑貂裘,玉宇無聲夜色流。十萬貔貅環漢幟,三千熊虎抱吳鉤。歌傳桃葉清江上,曲奏梅花大海頭。徙倚胡床豪興發,不知明月墮南樓。
大呂功名重,鴻毛軒冕輕。閑居客愈盛,暫出市皆傾。溟海涵容大,龍門謁見榮。謙光儼在目,慟哭望佳城。
聞說東莊好,居然遠世紛。短筇行引鶴,頹石坐看云。鄰父時遺酒,山僧解乞文。秪緣幽意狎,魚鳥亦欣欣。
亡國降臣固位難,癡頑老子幾朝官。朝梁暮晉渾閒事,更舍殘骸與契丹。
蟠桃一熟九千年。仙家春色無邊。畫堂日暖卷非煙。晝永風妍。看取疏封湯沐,何妨頻棹觥船。方瞳綠發對儒仙。歲歲尊前。
單于都護再分疆,西引雙旌出帝鄉。朝日詔書添戰馬,即聞千騎取河湟。
溪上高人稱福吳,一尊深喜共為娛。步行可是困公子,日晏不應驕灌夫。縱履全勝驅下澤,緩歌長欲聽提壺。行年八十心如水,正覺公非嵇阮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