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首 其四
天馬龍之媒,來自渥洼淵。
毛色燦云霞,飾以錦繡韉。
四蹄疾于鳥,馴良尤足賢。
驂乘并騕裊,隨宴昆崙巔。
羈靮不及轉,中道成迍邅。
空有遠駕能,誰復信其然。
天馬龍之媒,來自渥洼淵。
毛色燦云霞,飾以錦繡韉。
四蹄疾于鳥,馴良尤足賢。
驂乘并騕裊,隨宴昆崙巔。
羈靮不及轉,中道成迍邅。
空有遠駕能,誰復信其然。
天馬是龍的匹配者,來自渥洼淵。它毛色燦爛如云霞,身上裝飾著錦繡鞍韉。四蹄奔跑比鳥還快,性情馴良尤其值得稱贊。它與騕裊一同陪君主乘車,隨君主在昆侖巔赴宴。然而韁繩還來不及轉動,中途就遭遇了艱難。它空有遠行駕車的能力,可又有誰會相信呢。
龍之媒:指駿馬,古人認為馬八尺以上為龍,駿馬是龍的匹配者。
渥洼淵:傳說中產神馬的地方。
韉:馬鞍墊子。
驂乘:陪乘的人,這里指馬陪君主乘車。騕裊:古代良馬名。
羈靮:馬韁繩和馬嚼子。
迍邅:處境艱難。
陳子昂生活在初唐時期,政治上雖有變革氣象,但有才之士仍可能遭遇不公。此詩可能是他感慨自己或他人空有才能卻無法施展,仕途不順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借天馬的經歷,反映有才者不被重用的社會現象。其特點是以物喻人,生動貼切。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陳子昂詩歌關注現實、托物言志的風格。
一剪吳淞感逝波,記曾當路唱驪歌,天涯總是別離多。曲岸垂楊空涕淚,晚風殘月又關河,無邊身世此銷磨。零落情懷入夢稠,看花中酒四天秋,而今病似去年不?香到重簾吹不散,釵臨雙枕墮無由,此間儻許一勾留。數到殘更意惘然,歸車無奈夜涼天,相逢不似十年前。縱許情絲長作繭,可堪歡夢已如煙,只憑涕淚向歌筵。
各執梅枝不執鞭,涉溪穿竹過林煙。景純夢里經行處,直到青溪古洞天。
行衣葉葉馬蕭蕭,快意寧知歸路遙。海上尖峰青似染,卻從云外望岧峣。
六郎風貌。此語輕誣羞不道。翠蓋紅裳。洛浦猶應遜晚妝。嫣然搖動。十載詞仙曾入夢。筆底煙波。涉事驚看柰爾何。
姬發誓孟津,集者八百國。當時盡棄商,喜受鉅橋粟。獨有首陽山,不生周草木。至今插天高,與商無終極。
裂崖泉射便成溪,溪畔虛巖匹練垂。玉濺珠跳千仞底,陰陰眾木媚清池。
行盡炎荒路向東,蠻村戍鼓夜逢逢。惜無王朔同登望,騎氣應須似白虹。
騷客詞心,絳唇歌語。吳城合共天隨住。新巢元與舊巢鄰,飛來燕子知門戶。拙政園東,華陽橋堍。深深曲巷通蔬圃。杖藜若叩寄庵家,隔墻先見櫻桃樹。
素持不殺戒,一視齊冤親。今遭此大惡,不報無天倫。況聞曾子語,不取姑息仁。實為不得已,挺身事經綸。茍能悟昨非,赦汝改而新。負固變詐者,我恕佛亦嗔。直期后世后,弗忍為逆臣。惟愿吾與汝,同歸天德淳。
三首新詩慰病軀,萬金何必是家書。隔年已有游嵩約,玉趾何時過敝廬。
離尤南去本無因,陰騭忠嘉自有神。敵國猶強讒間露,君王宵旰憶良臣。
露下洗蒼苔,顫簾風定。北郭車聲破幽靜。半生羈宦,早被輪蹄催醒。那堪還對此,凄涼景。酒散夢回,一時都省。鏡滿霜華更愁病。撫衾長嘆,殘夜鳴雞相應。起來猶自弄,鐙前影。
歲盡天涯雨。
九農成德業,百祀發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
久依鳳翼與龍鱗,萬里青云可致身。圣主求賢如不及,夜光豈復怒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