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仲舅韻寄拙庵
涵秋古澗落珠旒,幾欲相將作勝游。芒屩未穿心已懶,不如莫莫且休休。
明月堂前玉幾山,倦游雙徑卻來還。舅甥相與成三隱,城郭山林等是閑。
公居山外我城中,不見成疏見亦空。要是歸來當一見,待攜藜杖訪支公。
莫把坐忘成坐馳,歸來須是識真歸。壺籌投盡無人拾,澹坐藤床風掩扉。
涵秋古澗落珠旒,幾欲相將作勝游。芒屩未穿心已懶,不如莫莫且休休。
明月堂前玉幾山,倦游雙徑卻來還。舅甥相與成三隱,城郭山林等是閑。
公居山外我城中,不見成疏見亦空。要是歸來當一見,待攜藜杖訪支公。
莫把坐忘成坐馳,歸來須是識真歸。壺籌投盡無人拾,澹坐藤床風掩扉。
秋天的古澗水如珍珠般落下,我好幾次都想和您一起去游玩。草鞋還沒穿,心卻已倦怠,不如就默默無言,一切罷了。明月堂前有如玉幾般的山巒,您游倦了雙徑又歸來。舅甥三人都成了隱士,城市和山林同樣閑適。您住在山外,我住在城中,不見面關系疏遠,見面也覺得空茫。若歸來一定要見一面,我會帶著藜杖去拜訪您。不要把坐忘變成了心馳外物,歸來要認清真正的歸宿。投壺的籌碼投完了也沒人去撿,我靜靜地坐在藤床上,風關上了門扉。
涵秋:蘊含著秋意。珠旒:珍珠串成的簾子,這里形容澗水。芒屩:草鞋。莫莫:沉默不語。休休:罷休。雙徑:指山間小路。三隱:指舅甥三人隱居。支公:東晉高僧支遁,這里借指舅舅。坐忘:道家的一種修養方法,指物我兩忘。坐馳:心馳于外,不能安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較為安定,詩人可能因生活或心境的原因,向往隱居生活。與舅舅交流頻繁,有共同的隱居志趣,在此情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隱居之愿和與舅舅的情誼。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寶月驚塵墮曉。愁鎖空枝斜照。古苔幾點露螢小。銷減秋光旋少。佩丸尚憶春酥裊。故人老。斷香忍和淚痕掃。魂返東籬夢窅。
脩篁蘸方沼,常與此心通。永晝一卷書,閉拋聽泉筒。
野宿無淹寐,蓐食焉待飽。主人戒雞鳴,驅我就中道。行徒非古歡,惴惴來就保。隙月隱若窺,風林窣相惱。嚴霜白于雪,照我顏色槁。不恨顏色槁,但恨不自老。
敵降談笑據征鞍,勝敵何如自勝難。老眼浮云看一世,殊勛遠地險千盤。邊書罪己神靈護,頗藺同心賊膽寒。料理元戎清況在,也留只字及南冠。
門外軒車若水流,能虛要地結清幽。連峰半隱嵯峨閣,暗室中穿窈窕溝。銀燭媚回黃菊暝,綠窗驕借翠筠秋。狂夫丙夜猶呼酒,寄語陳遵轄慢投。
柳橋忽薦秋風館,送子重逢江上舟。十里海山原自到,五年羈淚向誰收。孤臣捧檄情何劇,圣主憐才召以優。共詠白蘋深一醉,高嗟吾土倦登樓。
白發身全諸福,班衣歡繞十孫。最是鳳毛五采,明時翙翙高騫。
萬古金山寺,煙波四望分。對江吳共楚,終日水和云。燈影搖鮫室,香煙觸雁群。最宜禪誦處,船客夜深聞。
臘月江村掩竹扉,蕭然四壁客來稀。云橫遠樹千峰斂,日落平原獨鳥飛。末技雕蟲空自老,雄談捫虱欲誰依。越王山下梅花發,幾度尋君夢里歸。
吟跡巖空覆綠苔,俄然天地此高臺。頹波力障心常在,榮政周除雪后來。景仰光風山獨秀,緒馀遺澤水深回。后車可繼資賢令,偉偉乾坤更看誰。
此君清苦少知音,獨有幽人忍凍吟。生死挺然終抱節,榮枯偶爾本無心。比肩恥與蒿萊伍,強項不容冰雪侵。姑待東風脫新綠,傍陰高臥解吾簪。
傾國傾城曲尚新,北方元自有佳人。白山黑水鐘靈秀,皓齒明眸絕俗塵。洛浦已傳蘭蕙信,天臺要許綺羅身。從今不羨揚州客,豆蔻青梅處處春。
別業借恩光,臺池草木香。玳梁棲燕子,錦石戲鴛鴦。荷密魚難聚,花繁鳥易藏。如何堪比勝,金谷在河陽。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生日當秋盡,衰顏滿鏡中。芙蓉誰得似,朝白暮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