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洞見梅花四首
素質猶相邇,冰心莫我遐。頗疑春有腳,能使雪為花。窈谷辭兵氣,荒村作歲華。可憐香自撲,獨令遠人嗟。
似聞花有嘆,偶值客幽吟。自恨叢芳少,相依窈緒沉。曉風吹淡薄,寒日護清深。豈意枝頭色,猶同物外心。
幸不依炎嶺,真宜傍碧溪。馀香收未足,交影畫難齊。有意含公鼎,銷魂倩客題。當年官閣興,滿目似堪攜。
日月將窮節,風云未改圍。豈知春色滿,獨寄曉芳微。所欲誇寒歲,無妨動遠暉。折來終不忍,相對渾忘歸。
素質猶相邇,冰心莫我遐。頗疑春有腳,能使雪為花。窈谷辭兵氣,荒村作歲華。可憐香自撲,獨令遠人嗟。
似聞花有嘆,偶值客幽吟。自恨叢芳少,相依窈緒沉。曉風吹淡薄,寒日護清深。豈意枝頭色,猶同物外心。
幸不依炎嶺,真宜傍碧溪。馀香收未足,交影畫難齊。有意含公鼎,銷魂倩客題。當年官閣興,滿目似堪攜。
日月將窮節,風云未改圍。豈知春色滿,獨寄曉芳微。所欲誇寒歲,無妨動遠暉。折來終不忍,相對渾忘歸。
梅花潔白的品質與我相近,它冰清玉潔的心并不疏遠我。我很懷疑春天有腳,能讓雪化作梅花。幽深山谷告別了戰爭的氣息,荒村因梅花增添了歲時的光華。可惜那梅花香氣撲鼻,只讓遠方的人感嘆。好像聽到梅花在嘆息,偶然遇到我這幽居的人吟詩。它自恨周圍芬芳的花朵太少,相依的幽情深沉。曉風吹拂著淡薄的花枝,冬日守護著清幽的梅影。哪里料到枝頭的花色,還如同超脫塵世的心。幸好它不依傍炎熱的山嶺,真適合生長在碧綠的溪邊。它的余香收集不盡,交錯的花影難以畫得整齊。它有意蘊含著公侯的氣象,讓人銷魂,等待著客人題詩。當年在官閣的興致,滿眼的梅花好像都能攜取。時節將到歲末,風云還未改變環境。哪里知道春色已滿,獨獨寄托在清晨那微小的芬芳上。它想要在寒冬中夸耀,不妨觸動遠方的光輝。折下它終究不忍心,相對著幾乎忘了回去。
素質:潔白的質地,指梅花的品質。
冰心:像冰一樣晶瑩純潔的心,比喻梅花的高潔。
春有腳:形容春天到來。
窈谷:幽深的山谷。
歲華:歲時的光華。
叢芳:眾多的芬芳花朵。
窈緒:幽深的情思。
炎嶺:炎熱的山嶺。
公鼎:公侯的鼎,比喻公侯的氣象。
窮節:歲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日月將窮節”推測可能創作于歲末,當時社會或許處于一種相對寧靜又有些蕭瑟的狀態,詩人在斗洞看到梅花,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的高潔品質。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梅花自比或寄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美好事物的敏銳感知與細膩表達。
高松多悲風,蕭蕭清且哀。南山接幽壟,幽壟空崔嵬。白日徒昭昭,不照長夜臺。雖知生者樂,魂魄安能回。況復念所親,慟哭心肝摧。慟哭更何言,哀哉復哀哉。神仙不可學,形化空游魂。白日非我朝,青松為我門。雖復隔幽顯,猶知念子孫。何以遣悲惋,萬物歸其根。寄語世上人,莫厭臨芳尊。莊生問枯骨,三樂成虛言。
禁鐘曉初歇,騎出城東門。惜君有遠役,相攜薦芳尊。君本瑣闥彥,忠言動天閽。起居今十載,廷謝初蒙恩。西南萬馀里,滇江浩沄沄。軺車足時雨,憲節明朝暾。丈夫挾壯氣,撫此歲月奔。紅芳漫春色,青松自霜根。迢遙古南服,慷慨扶風孫。行臺知有道,后會須重論。
渺天涯,正關河秋老,霜信到蒹葭。掠水橫斜,臨風斷續,殘夢時繞平沙。盡消受、菰青露冷,背落日、分影別昏鴉。永夜孤懷,伴砧隨月,凄迸哀笳。江上偶逢邊侶,問前經游處,是也非耶。迷壘云黃。垂煙黍熟,清景猶憶些些。漫惆悵、衡陽望杳,怕瀟湘、歸去已無家。寂寞荒江歲晚,還倚蘆花。
碧嶺何崔巍,行云日縈回。相看不相厭,怡爾重徘徊。衣裳炫爛資爾補,蛟龍早晚憑爾雨。秋風吹動桂花香,跨騰直抵清虛府。
英賢濟濟,聚首一堂。商搉疑義,剖晰毫芒。鳳毛麟趾,規圓矩方。日新月盛,篤實輝光。
長劍倚天外,永夜蛟龍吟。霜刃小玷缺,棄置荒江潯。朽鈍等鉛刀,剝蝕歲月深。一朝蒙淬礪,寒風起陰森。敢復試盤錯,幸免沙泥侵。
下山如井上如梯,亂石嵯岈割馬蹄。正是行人行不得,鷓鴣更在隔林啼。
我生詩酒弄林泉,紫詔三呼出洞天。高視塵寰但蚊睫,冷看時輩聳鳶肩。山間已袖嬰鱗手,物外今還釣月船。若使兒曹知此樂,人人同得地行仙。
小軒巖桂露香乾,秋蕊扶疏碧玉寒。章句那能如許樣,夜深渾作月中看。
一年一度進燈詩,才薄多慚圣主知。不向同儕爭勝負,祗將忠悃荅明時。
白云來往青松頂,樹老云寒歲月深。云去人間化甘澤,松留天地作清陰。孤標素有沖霄氣,高躅曾無出岫心。已喜卷舒皆在我,何妨偃蹇臥豐林。
鷹熊聽澗古來難,飛走藏名戲筆端。堪笑陰陵迷失道,當年枉怒沐猴冠。
丫髻之中,明藏兩吉。師名頂戴休更易。鐘離昔日亦如斯,姚公仿效寧無益。性燭修完,命燈挑剔。靈光朗照知無極。迎仙客唱踏云行,瑤臺月里投端的。
一歲三春好景光,紛紛紅紫競芬芳。芙蓉亦有傾城色,不見東風卻拒霜。風散螢光夜未分,隔窗涼雨落紛紛。秋衾不與還鄉夢,征雁南來獨自聞。碧瓦涼生月欲流,露蛩楓葉共啼秋。城烏半夜驚飛起,只為離人白盡頭。多事池邊促織兒,聲聲哀怨旅魂知。干戈滿地無機杼,長夜辛勤說與誰。伐木丁丁谷響傳,楩楠樸樕共成煙。扶桑不是人間樹,因見滄溟變稻田。愁極每將歌當哭,歸來不覺笑成狂。蓬山縹緲鯨鯢外,一夕相思九斷腸。永夜西風裊裊來,露華如玉委蒼苔。碧雞啼落山頭月,腸斷槐根夢不回。
比來心若死灰,風吹不起,閒讀周易,遣此殘生。偶憶坡翁此調,因效其體,聊寫吾憂。易大傳云:“中心疑者,其辭枝,”殆我之謂乎?動靜有常,天地廣生,大始初成矣。剛與柔,交互衍精微。察乾坤陰陽之理。悟復迷,還憑四營推斷,賢愚各已素其位。嗟望道難行,研幾未省,燈前空恨神昧。問古今誰是更誰非,演卦象屯蒙轉添疑。龍戰郊原,鬼載軒車,渺焉百世。嘻,吾愿長違。所求形下終為器。身遁元不悶,邀同人共商兌。但屈以求伸,變而致用,戔戔束帛丘園賁。捫窈窕秋星,玲瓏夜月,從知山澤通氣。盼巽風起處萬物齊,奈往蹇來連我安歸。自含章、豈關王事。虛舟輕泛江海,漫品豚魚味。慨夫貞觀貞明漸杳,舉國中孚盡棄。負涂群豕總乖睽。且回頭、正道重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