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賀監李謫仙二像
不有風流賀季真,更誰能識謫仙人。金龜換酒今何在,相對畫圖如有神。
斗酒澆詩動百篇,鑒湖牛渚兩俱仙。早知今日猶相對,不向稽山回酒船。
不有風流賀季真,更誰能識謫仙人。金龜換酒今何在,相對畫圖如有神。
斗酒澆詩動百篇,鑒湖牛渚兩俱仙。早知今日猶相對,不向稽山回酒船。
若沒有風流的賀季真,還有誰能識別出謫仙人李白呢。當年用金龜換酒的事如今在哪里呢,對著這二人的畫像仿佛能看到他們的神韻。李白斗酒就能寫出上百篇詩,賀知章和李白一個在鑒湖、一個在牛渚,都是神仙般的人物。早知道如今還能對著他們的畫像,當初賀知章就不該回稽山而停了載酒之船。
賀季真:即賀知章,字季真,號四明狂客,唐代詩人。
謫仙人:指李白,賀知章初見李白,稱他為“謫仙人”。
金龜換酒:賀知章見李白后,解下金龜換酒與李白共飲。
鑒湖:在今浙江紹興,賀知章晚年隱居于此。
牛渚:在今安徽馬鞍山,李白曾在此留下詩篇。
稽山: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是看到賀知章和李白的畫像后,有感于他們之間的交往故事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已對這兩位詩人的事跡有所傳頌,詩人借此表達對他們的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賀知章和李白的才情與交往。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濃郁。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從側面反映了后人對這兩位詩人的喜愛與追慕。
不作十日別,煩君此相留。
雨余江上月,好醉竹間樓。
此意無所欲,閉門風景遲。
柳條將白發,相對共垂絲。
浪息定何時,龍門到恐遲。
輕舟不敢渡,空立望旌旗。
離亭一會宿,能有幾人同。
莫以回車泣,前途不盡窮。
涼月如眉掛柳灣,
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鯉魚來上灘。
沅水連湘水,千波萬浪中。
知郎未得去,慚愧石尤風。
絲管霜天夜,
煙塵淮水西。
明朝上征去,
相伴醉如泥。
手把杏花枝,未曾經別離。
黃昏掩閨后,寂寞心自知。
一公持一缽,相復度遙岑。
地瘦無黃獨,春來草更深。
伯勞東去鶴西還,
云總無心亦度山。
何似嚴陵灘上客,
一竿長伴白鷗閑。
夜光貯懷袖,待報一顧恩。
日向江湖老,此心誰為論。
上國杳未到,流年忽復新。
回車不自識,君定送何人。
謫戍孤城小,
思家萬里遙。
漢廷求衛霍,
劍佩上青霄。
文案日成堆,
愁眉拽不開。
偷歸甕間臥,
逢個楚狂來。
隱幾讀黃老,閑居耳目清。
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濕,鴉鳴池館晴。
晚來因廢卷,行藥至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