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路中 其二
身似水中木,
險夷惟所遭。
不堪誇拙速,
可復嘆賢勞。
雨腳三冬少,
塵頭一丈高。
故鄉何處是,
南望首重搔。
身似水中木,
險夷惟所遭。
不堪誇拙速,
可復嘆賢勞。
雨腳三冬少,
塵頭一丈高。
故鄉何處是,
南望首重搔。
身軀如同水中漂浮的樹木,無論艱險平順全憑命運遭遇。不能自夸笨拙卻求速達,又豈能再感嘆賢能者的辛勞。冬季里雨腳稀少,路上塵土飛揚有一丈高。故鄉究竟在何處?向南眺望,我頻頻搔首。
險夷:艱險與平順。
拙速:笨拙而求速,典出《孫子兵法》“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此處指勉強求快的狀態。
三冬:冬季的三個月,即孟冬、仲冬、季冬。
塵頭:塵土飛揚的景象,形容旅途環境惡劣。
首重搔(sāo):頻頻用手搔頭,表達愁思難遣。
此詩當為詩人冬季途經長垣(今河南長垣)時所作。北方冬季干燥少雨,旅途塵土飛揚,詩人觸景生情,由漂泊的自身境遇聯想到歸鄉之思,遂作此詩以抒懷。
全詩圍繞“旅途”與“思鄉”展開,前半寫身世漂泊之嘆,后半繪環境艱辛之景,尾句直問故鄉,將歸思推向高潮。語言質樸,意象典型,是一首情感真摯的羈旅思鄉之作。
沖和養真命,神耀破昏衢。水山明秀雷澤,深處孕玄珠。七曜北辰樞紐,燦爛金華氣結,槁木得重蘇。靈腑風煙靜,岳頂月輪孤。透三天,滋九鼎,飲瓊酥。華胥笑傲,陶陶沉醉玉童扶。窈窕芝輧鶴駕,馳驟純陽圣境,宇宙不能拘。寂闃先天貌,隱顯混虛無。
諸祠謁后鄉團拜,得健多慚造物憐。老去一毫無雜念,閒來六度見新年。飯蔬老幼呼同席,記禮兒孫講半篇。此事此朝為例卷,清貧聊且守家傳。
蕊珠仙籍標名,絳紗覆玉云霞里。鑾坡鳳掖,絲絇鳴佩,甘泉近侍。濯柳臨春,饤梨照座,絕塵風味。記青蒲、夜半論兵,萬人驚誦回天意。麟組遙臨萬里。談笑處、江山增麗。遐沖坐折,風流馀事,唯應燕喜。新筑沙堤,暫占熊夢,恰經長至。過佳辰獻壽,雙旌便好,作朝天計。
泮宮樂育萬菁莪,折柳西湖奈別何。鸚鵡莫題當日賦,驪駒須唱舊時歌。新居近海魚蝦賤,舊學聞詩草木多。綠發交游今白發,河梁攜手重吟哦。
絕塵世外,自芳心純凈。何意無端出云嶺。覓知音、尋遍天上人間,晶瑩露,知我此時心境。疏花依修葉,顧盼情生,飄逸青絲袖香冷。粉黛薄未施,素雅怡然,又誰說,風騷獨領。都道是、君子美蘭花,何處有當初那般清靜。
殘月晨光認未明,薰爐貼被曉煙清。因貪好夢常思睡,任帶馀酣懶解酲。覺半猶嫌驚帳蝶,起來預擬聽林鶯。恐虛客約看花早,欹枕呼童問雨晴。
裕陵故物秦家得,再拜摩挲老墨潘。今代廷圭那復見,紙窗蛛絡半烏丸。
吾與二三友,周回此田疇。中歲風雨散,茲游誰與儔。望山漸適意,得樹亦少休。峰回西風長,吹我駝毛裘。登高遂遐矚,一粟托九州。去住定有契,欣戚焉足留。戲攀西祠花,下濯北澗流。
秋風明月獨離居,蕩子從戎十載馀。征人去日殷勤屬,歸雁來時數寄書。
少日同門客,山居晚共依。孤村一相訪,深樹鳥聲稀。面水心逾靜,班荊愿不違。蒼蒼平野際,還望瞑煙歸。
初修降表我無名,不是隨班拜舞人。誰遣附庸祈請使,要教索虜識忠臣。
寒梅自古占花魁,幾處清香在酒杯。玉朵固知留餉客,青皇應亦解憐才。巡檐共索風前笑,覓句同扳月下回。翠鳥近傳消息好,便須調鼎出三臺。
金粉吹香拂繡衣,都門南去彩鸞飛。君家只在長洲苑,帶得云霄雨露歸。
雪碗冰甌薦茗時,蕭然相與對幽姿。一生肝膽何由俗,時有清風披拂之。
日射嫣紅安石榴,波涵空翠木蘭舟。美人調笑渡江去,半榻柳風棋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