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思立參藩貴州
七閩法吏意如何,
西去還鳴白玉珂。
三楚風煙連僰道,
五溪魚鳥下牂牁。
關通絕徼巴人少,
日近長安漢使多。
岳牧只今開府地,
璽書行且慰蹉跎。
七閩法吏意如何,
西去還鳴白玉珂。
三楚風煙連僰道,
五溪魚鳥下牂牁。
關通絕徼巴人少,
日近長安漢使多。
岳牧只今開府地,
璽書行且慰蹉跎。
你這位來自七閩的法吏心情如何?西去貴州赴任時仍佩著清脆的白玉珂。三楚的風煙與僰道相連,五溪的魚鳥順流而下到牂牁。關隘通向極遠的邊地,巴地人跡稀少;靠近京城,朝廷使者頻繁往來。如今貴州正是封疆大吏開府施治之地,皇帝的詔書即將送達,慰藉你往日的困頓。
七閩:古指今福建一帶,因閩地有七族而得名。
法吏:司法官員,此指梁思立此前的職務。
白玉珂:馬勒上的玉制裝飾,代指貴官出行的華貴儀仗。
三楚:古楚地分東楚、西楚、南楚,泛指今兩湖、河南南部及江蘇、安徽等地。
僰(bó)道:古縣名,治所在今四川宜賓,為川滇交通要沖。
五溪:指湖南西部沅水的五條支流(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代指湘黔交界地區。
牂牁(zāng kē):漢代郡名,治所在今貴州黃平一帶,此代指貴州。
絕徼(jiào):極遠的邊境地區。
長安:代指京城,此指明朝都城。
岳牧:傳說中四岳(四方諸侯之長)與十二牧(九州長官),代指封疆大吏。
開府:設置官署,此指擔任地方要職。
璽書:皇帝用玉璽加蓋的詔書。
蹉跎:指仕途失意、困頓。
此詩應為明代詩人送別梁思立赴貴州任布政使(參藩)所作。明代貴州于永樂年間設省,地位漸重,詩人通過描繪貴州‘連僰道’‘下牂牁’的地理要沖,及‘日近長安’的政治關聯,強調友人赴任的重要性,同時以‘璽書慰蹉跎’呼應其可能的仕途波折,反映明代邊地官員的任用背景。
全詩以送別為主題,通過鋪陳地理與政治意象,突出貴州的戰略地位與友人使命的重要性,既寫邊地之遠,又連京城之近,情感真摯,語言工整,是明代送別仕宦詩的典型之作。
清晝埽室,中宵擁衾。無象之色,希聲之音。咎譽可遠,陰陽不侵。雖乖通理,爰得我心。
木葉驚秋落上林,玉堂青鎖氣蕭森。凌云愧乏相如賦,憂國空懷賈誼心。萬里家書憑海雁,十年豪興托瑤琴。學成長劍全無用,獨立斜陽正苦吟。
文采風流鄭子真,乍交渾若故交人。歸舟風雨相思夢,多在釣灘煙水濱。
人心有默契,晤語不在多。一笑離凡情,萬象皆含和。孰是忘言人,聽此無聲歌。有懷閱古堂,夢中時一過。
象山山下舊名疆,羨子承恩握縣章。到日擁舟潮水白,行邊吹馬旱塵黃。可堪奉檄人千里,正見憂民詔十行。老學平生須大展,青云高躅看騰驤。
大安閣是延春閣,峻宇雕墻古有之。四面珠簾煙樹里,駕臨長在夏初時。
自是君才擬戴逵,手搜雞子刻新碑。江南螭首應無限,若個堪題幼婦辭。
共識星辰曳履聲,荷囊忽謝起歸旌。東山巳隱三朝望,北闕還期一德賡。籬菊延年榮晚操,羅蘭香國紉芳珩。蒼生霖雨思偏篤,旦暮蒲輪想趣迎。
星海茫茫,任萬古嫠蟾,冷浸秋碧。舉袂云飛,聳肩峰起,此身恍疑仙客。桂香露挹。素娥淚泫尋無跡。自佇立。凝望,小樓簾卷夜風急。題葉夢杳,瘞恨苔深,亂蛩聲中,誰慰岑寂?剩疏桐、娟娟弄影,霜姿猶似舊相識。休嘆廣寒千里隔。月映杯底,長貯一片清輝,照人肝膽,醉人心魄。
直指嶺頭路,寧論幾日回。尋春有消息,寄我一枝梅。
廬公倉使。意在留心風馬二。未解修丹。送我勞勞到武官。速回車馬。欲要全真先棄假。功行須周。定是將來看十洲。
北風厲中宵,明晨散飛雪。連翩素彩動,泱漭玄陰結。群林互騰耀,眾景紛變滅。既增寒竹姿,復宜青松節。因高始成勢,遇坎俄就缺。東西衢路間,來往昧深轍。眾穢交凌踐,幽光自娛悅。皎皎恒易污,無為恃清潔。
莽莽聞征鼓,紛紛踏去船。衰顏尚簪紱,雅志自林泉。茅屋應無恙,山田幸有年。憑君上華蓋,為訪白云邊。
畫名無言詩,所貴存天和。包含物之理,方外手可摩。趙君圖畫手,前輩誠無多。吳縑二三尺,意馬揮干戈。畫水有清意,涼風皺微波。畫山無著色,岱宗夫如何。浮圖寺之表,舴艋巖之阿。披圖一回首,逸興高嵯峨。紛紛名利人,塵土雙鬢皤。我亦在其間,歲月空蹉跎。林泉有馀興,從此歸漁蓑。
露晞向晚,簾幕風輕,小院閑晝。翠徑鶯來,驚下亂紅鋪繡。倚危墻,登高榭,海棠經雨胭脂透。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倦游燕、風光滿目,好景良辰,誰共攜手。恨被榆錢,買斷兩眉長斗。憶高陽,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舊。這情懷,對東風、盡成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