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 題百蝶圖
翅軟如綿,腰纖似玉,看他嫵媚難禁。兩兩三三,飛來偷入花陰。香閨午倦拋書卷,把滕王、圖畫重尋。倚晴窗、搦管裁箋,點粉涂金。
笑余亦有丹青癖,記曾描百蝶,未遇知音。欲覓芳蹤,那堪夢杳青琳。葛衣又逐東風化,捲湘簾、閑煞金針。喜今朝,粉本攜來,許我撫臨。
翅軟如綿,腰纖似玉,看他嫵媚難禁。兩兩三三,飛來偷入花陰。香閨午倦拋書卷,把滕王、圖畫重尋。倚晴窗、搦管裁箋,點粉涂金。
笑余亦有丹青癖,記曾描百蝶,未遇知音。欲覓芳蹤,那堪夢杳青琳。葛衣又逐東風化,捲湘簾、閑煞金針。喜今朝,粉本攜來,許我撫臨。
蝴蝶翅膀柔軟如綿,腰肢纖細似玉,看它們姿態嫵媚難以自持。兩三成群,悄悄飛入花蔭。香閨中女子午間困倦放下書卷,將滕王所繪的蝶圖重新尋來。倚著晴亮的窗戶,握筆裁紙,點染粉黛、涂抹金彩。笑我也有繪畫的癖好,記得曾描繪百蝶,卻未遇賞識的知音。想要尋覓蝴蝶的芳蹤,怎奈夢境杳然,難至仙境。葛衣已隨東風化為舊物,卷起湘簾,金針也閑置無用。今日欣喜,畫稿被攜來,允我臨摹欣賞。
滕王圖畫:指唐代滕王李元嬰所繪的蛺蝶圖,《歷代名畫記》載其善畫蜂蝶。
搦(nuò)管:握筆,管指筆管。
粉本:古代繪畫的稿本,此處指百蝶圖的畫稿。
青琳:指青琳宮,傳說中仙人居所,此處代指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金針:原指刺繡用的細針,此處借指繪畫工具。
此詞當為作者觀賞百蝶圖后所作題畫詞。結合“香閨”“金針”等詞,推測作者或為女性,因見畫中百蝶靈動,勾起自身繪畫經歷的回憶,故題此詞以抒懷。
全詞以“題百蝶圖”為中心,上片描繪畫中蝴蝶之美與繪畫過程,下片追憶自身繪畫往事及得稿之喜,主旨突出對藝術的熱愛,語言工麗,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清代題畫小令。
愛爾辟疆園,相遇有綠尊。能文詞伯子,好武衛家孫。旭日初鳴雁,夭桃正爛門。翩翩秦士會,佳詠述新昏。
燭龍騰遐輝,離照亙天衢。室隙受馀光,徒能耀一隅。物理固殊鑒,各隨賢與愚。楚客倒滄海,提攜得明珠。重寶不見賞,抱價增煩紆。掩袂臥空谷,孰知中所須。
天一所生,而出異源。或噴于龍,或躍在山。智巧之妙,渾然天成。周流暢達,允怡圣情。
秋風一曲伯牙琴,曾和鳴皋鶴在陰。別后相思多夢寐,重逢今日是山林。大鵬萬里須摶海,駿馬高臺為筑金。見說松陵富酬唱,直從皮陸到如今。
勞歌載詠魯駉篇,諫牘曾宣帝匭前。憶誦凌云慚狗監,幾占貫斗識龍泉。三千騋牝看騰櫪,百萬攻駒待牧邊。盛世奇猷君合展,吾衰但贈繞朝鞭。
目斷蒼茫,云一片、山飛欲活。那應有、鼯啼溪畔,風驚木末。燈影暗隨人渡水,笛聲哀遍天垂月。正低回、擬唱舊時歌,歌詞缺。昔吳楚,今滇越。幾多事,消雙頰。嘆一身屬我,更因誰說。春去依依三月恨,江流滾滾千家別。似今宵、星火亂孤城,看明滅。
警七曜,詔八神。排閶闔,渡天津。
兩載淹淹不出城,謁陵今日喜郊行。紅塵車馬繁華地,得似云山意味清。
犀鎮簾帷風綽開,當庭恰似剪花回。眉間一點看渾似,笑領江南春信來。
灞水河邊楊柳春,柔條折盡為行人。只愁落日悲笳里,吹斷東風不到秦。
青奴白牯靜相宜,老罷形骸不自持。一枕西窗深閉閤,臥聽叢竹雨來時。
淺水漁船學搶風,竹竿斜著抗孤篷。青蒲葉底寒波起,吹入蘆花汊港中。
紅鮮高下照橫溪,勃窣含情欲上堤。手攬緗莖那忍折,戲魚長在葉東西。荷花深處放舟行,棹觸荷珠碎又成。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認得采蓮聲。
兩岸青山啼鷓鴣,船頭白發僧跏趺。憑誰借得云林筆,一抹春江老衲圖。
越俗團年席,吳風守歲盤。頻乘金盞暖,莫弄玉琴寒。稚妾為香史,嬌兒作酒官。半酣歌一曲,婉孌有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