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一首 其五十四
秋風離離,秋色依依。
秋云淡佇,秋月分輝。
篆不彫之心印,狀似鐵牛之機。
阿呵呵,力咄希,再三撈摝始應知。
秋風離離,秋色依依。
秋云淡佇,秋月分輝。
篆不彫之心印,狀似鐵牛之機。
阿呵呵,力咄希,再三撈摝始應知。
秋風輕柔拂動,秋色依戀不舍。秋云淡泊佇立,秋月灑下清輝。這是無需雕琢的禪心印證,恰似鐵牛般穩固的機鋒。阿呵,力咄希,反復探求才能真正領悟。
離離:形容風吹動時的輕柔綿延之態。
依依:依戀不舍的樣子,形容秋色濃郁難舍。
淡佇:淡泊寧靜地佇立。
分輝:月光分散灑下,遍照四方。
心印:禪宗術語,指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的悟境印證。
鐵牛之機:比喻如鐵牛般沉穩堅固的禪機。
撈摝(lù):反復探求、參究,禪宗常用語,指用心體證。
此偈為宋代禪宗偈頌,創作于禪僧日常參禪悟道之際。宋代禪宗注重以自然意象和機鋒語句傳遞禪理,作者借秋日典型景物引發對禪心的觀照,旨在引導學人超越文字,直探本心。
全詩以秋景起興,由外境入禪心,通過‘心印’‘鐵牛之機’等禪門術語,強調禪悟需脫離文字執著、反復體證。語言簡淡而機鋒暗藏,是宋代禪宗‘以詩說禪’的典型之作。
去歲茲辰始息肩,俄然日月已周天。
經營小隠雖云畢,栽種清陰苦未圓。
湖畔百年多古木,山前一望足平川。
從嗟白發催吾老,能享林泉得幾年。
懶散無堪合杜門,十連帥閫若為分。
仁風尚可揚千里,勇氣安能作六軍。
戈甲紛紛徒曜日,旌旗獵獵漫連云。
歸來夾道人爭看,應笑蒼顏老使君。
昔時乘障楚江邊,信筆題詩度歲年。
豈敢嘲風仍詠月,祇思問舍與求田。
歸心雖似陶元亮,句法寧窺孟浩然。
多謝君詩過褒拂,愈令慚汗出如泉。
使君盛德格皇天,奔走群龍雨霈然。
坐使槁苗成茂實,潛將豐歲換兇年。
荷鋤野老欣嘉應,抱甕田夫得晏眠。
擬倩樂工弦盛事,山城那得有師涓。
慶典施恩及萬方,老臣遭遇亦非常。
頓加多邑慚非稱,倍進崇階懼莫當。
自念生來無此望,卻憂福過有余殃。
病軀莫效循墻避,且上天庭控免章。
平生臭味最相投,方喜同時得退休。
正欲從容陪杖屨,從茲蕭散老林丘。
高標豈料成千古,遺愛空嗟滿一州。
兄弟凋零復無繼,故山誰與我同游。
喜對東風玩朵云,按行知已遍淮濱。
論心我正懷良晤,乘興公應繼昔人。
采石江頭天欲霽,凌歊臺上物長春。
從容儻許留牙纛,看取姑溪歲事新。
巧偽由來苦亂真,獨持正論竦簪紳。
身心贏得為君子,學術寧將殺世人。
已向廷中伸此道,更來湖外濟斯民。
愿言恢作經綸業,會有功名遇合辰。
山中鹿鶴久相疏,恨不歸來與汝俱。
飛舞尚如前日否,奔騰還上后山無。
不聞警露來庭下,猶想銜花近座隅。
嘆我素鐘山野性,從來與汝本無殊。
糝遍山巔與水涯,天公著意做年華。
要令臘里呈三白,時向空中散六花。
勒住玉梅還可恨,妝成瓊樹卻堪夸。
須知造物憂民切,預把豐穰報萬家。
乘閑聊復出城游,所喜相從盡勝流。
已對江山銷客恨,更添花卉解人愁。
須知世事渾如夢,還念人生盡若浮。
君若更辭花下醉,問君能有幾春秋。
芳草連天柳拂堤,憐君俯首去勾稽。
賦成梁苑方同樂,唱徹陽關遽解攜。
指日鹍鵬當直上,待時鸞鳳且卑棲。
若逢訪戴人乘興,莫惜相隨泛剡溪。
桐川古桃州,地僻官事少。
簡靜宜有余,苛刻則煩擾。
公來省其俗,好尚已默了。
碧凝燕寢香,青鞠圜扉草。
麥垅雨初勻,棠陰風自掃。
回觀漢循良,未足語治道。
豈惟術數多,更覺規模小。
公將宰天下,一郡乃戲嬲。
便當作吏師,詎止為民表。
邦人何所祈,區區頌難老。
奉祠命下大明宮,盡室歡呼笑語同。
但欲從容全晚節,敢言高尚激貪風。
醉鄉有約誰陪我,詩社無人頼有公。
從此故山添勝事,未饒弘景相山中。
意廣才高困謗傷,又還客里換年光。
驅馳道路風霜苦,放蕩江湖日月長。
縱未致身登鳳閣,也應平步入鹓行。
胡為尚鬰騫騰志,無地棲遲寄寺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