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水仙
雅稱六株衣,見青蔥,幾簇翠云低繞。微步欲凌波,湘江靜、煙水茫茫人悄。冰肌玉骨,含情怕向東風笑。一點芳心杯樣淺,著得春愁多少。
小窗凈幾清幽,伴金猊睡鴨,何須龍腦。弱質不禁風,環佩冷、爭奈暮寒料峭。新妝淡掃。蛾黃蝶粉天然好。倩影亭亭明月下,可是廣寒飛到。
雅稱六株衣,見青蔥,幾簇翠云低繞。微步欲凌波,湘江靜、煙水茫茫人悄。冰肌玉骨,含情怕向東風笑。一點芳心杯樣淺,著得春愁多少。
小窗凈幾清幽,伴金猊睡鴨,何須龍腦。弱質不禁風,環佩冷、爭奈暮寒料峭。新妝淡掃。蛾黃蝶粉天然好。倩影亭亭明月下,可是廣寒飛到。
它正合水仙的雅稱,看那青翠蔥蘢的莖葉,幾簇如翠云般低低環繞。仿佛凌波微步的仙子,在湘江靜美的煙水間悄然佇立。冰清玉潔的花姿,含情脈脈似怕對東風展露笑顏。那如杯盞般淺小的花芯,能承載多少春愁?小窗明凈、案幾清幽,有金猊形、睡鴨形的香爐相伴,何須龍腦香料?嬌弱的花莖難禁風拂,似環佩輕響,怎奈暮寒料峭。新妝淡淡,鵝黃蝶粉的花色天然美好。亭亭玉立的倩影映著明月,莫不是從廣寒宮飛落人間?
六株衣:水仙的雅稱,或指其莖葉形態如衣袂輕揚。
翠云:形容水仙莖葉青翠濃密,如云朵低繞。
凌波:化用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形容水仙姿態輕盈。
冰肌玉骨:形容水仙花瓣潔白瑩潤,質地清透。
金猊睡鴨:指獅子形與鴨形的香爐,金猊即獅子,睡鴨為鴨形。
龍腦:龍腦香,一種名貴香料。
環佩:原指玉佩,此處形容花莖搖曳如環佩輕響。
蛾黃蝶粉:指水仙花色淡雅,如蛾翅之黃、蝶翼之粉。
廣寒:廣寒宮,傳說中的月宮,此處借指水仙如仙子自月宮來。
此詞為詠物詞,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可能為作者賞水仙時所作,通過細膩描繪水仙的形態與氣質,借物抒情,反映文人對自然景物的關注與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全詞以水仙為中心,從莖葉、花姿到環境烘托,多角度刻畫其清雅之態,融形、神、情于一體,既是對水仙的詠贊,也暗含作者對美好品格的向往,是詠物詞中形神兼備的佳作。
水遙花瞑。隔岸炊煙冷。十里垂楊搖嫩影。宿酒和愁都醒。
南京柳麻子,黧黑,滿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說書。一日說書一回,定價一兩。十日前先送書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時有兩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余聽其說景陽岡武松打虎白文,與本傳大異。其描寫刻畫,微入毫發,然又找截干凈,并不嘮叨。勃夬聲如巨鐘,說至筋節處,叱咤叫喊,洶洶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內無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甕甕有聲。閑中著色,細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靜坐,傾耳聽之,彼方掉舌。稍見下人呫嗶耳語,聽者欠伸有倦色,輒不言,故不得強。每至丙夜,拭桌剪燈,素瓷靜遞,款款言之。其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說書之耳,而使之諦聽,不怕其不齰舌死也。柳麻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靜,直與王月生同其婉孌,故其行情正等。
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 忠臣耶怕痛,鋤頭耶怕重。
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晚霽,余登龍山,坐上城隍廟山門,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侍。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蒼頭送酒至,余勉強舉大觥敵寒,酒氣冉冉,積雪欱之,竟不得醉。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簫和之,聲為寒威所懾,咽澀不得出。三鼓歸寢。馬小卿、潘小妃相抱從百步街旋滾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頭車,拖冰凌而歸。
崇禎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鎮江往兗。日晡,至北固,艤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噀天為白。余大驚喜。移舟過金山寺,已二鼓矣。經龍王堂,入大殿,皆漆靜。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余呼小奚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蘄王金山及長江大戰諸劇。鑼鼓喧闐,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張口,呵欠與笑嚏俱至。徐定睛,視為何許人,以何事何時至,皆不敢問。劇完,將曙,解纜過江。山僧至山腳,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春在枝頭有淺深,疏疏冷冷小溪陰。 好風一陣香如洗,明月三更影不沉。
《文選》爛,秀才半,前人之言豈河漢。后來文士卑六朝,輘嬴轢劉追陶姚。
那知高論起風雅,徒使落筆空枝條。華實自相因,根植可抒藻。
巍巍《文選》臺,屹立不易倒。東坡解事薄小兒,恐亦耳食未深討。
讀書種子得義門,河源本會尋昆侖。剬經緝史有余力,乃復來闖曹劉藩。
目中一字不輕放,欲使臨文絕影響。從茲論辨始見真,譬若片言折堂上。
吟才今日傳湘靈,夜照太乙然藜青。十年好古有元本,肯夸明月遺秋螢。
出岫白云猶繚繞,離群飛鳥尚嗚悲。 四年人去寧無憾,況是梅花滿樹時。
曉角寒聲散柳堤,千林雪色亞枝低。 行人不到邯鄲道,一種煙霜也自迷。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
御苑春何早,繁花已繡林。笑迎明主仗,香拂美人簪。 地接樓臺近,天垂雨露深。晴光來戲蝶,夕景動棲禽。 欲托凌云勢,先開捧日心。方知桃李樹,從此別成陰。
旄頭有精芒,胡騎獵秋草。羽檄南渡河,邊庭用兵早。 漢家愛征戰,宿將今已老。辛苦羽林兒,從戎榆關道。 一身救邊速,烽火連薊門。前軍鳥飛斷,格斗塵沙昏。 寒日鼓聲急,單于夜火奔。當須徇忠義,身死報國恩。
戰艦排江口。正天邊、真王拜印,蛟螭蟠鈕。征發棹船郎十萬,列郡風馳雨驟。嘆閭左、騷然雞狗。里正前團催后保,盡累累、鎖系空倉后。捽頭去,敢搖手? 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臨歧訣絕,草間病婦。此去三江牽百丈,雪浪排檣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園楓樹下,向叢祠亟倩巫澆酒。神佑我,歸田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