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中秋寄楚鄉
極目行云,銷魂良夜。別來五度蟾圓矣。天涯同是此時看,清光一樣人千里。
嬉笑庭前,嬌憨兒女。那知人自愁如此。明年今夕又如何,回頭舊事成流水。
極目行云,銷魂良夜。別來五度蟾圓矣。天涯同是此時看,清光一樣人千里。
嬉笑庭前,嬌憨兒女。那知人自愁如此。明年今夕又如何,回頭舊事成流水。
極目遠望,天空中云兒飄游,在這令人心醉神傷的美好夜晚。分別以來,已經過了五次月圓(即五年)。遠隔天涯的我們此時共同仰望明月,清輝相同,人卻相隔千里。庭院前孩子們嬉笑玩耍,天真可愛。誰能知道我內心的愁緒如此深重。明年此時又會怎樣?回首往事,都如流水般消逝。
極目:用盡目力遠望。
銷魂:形容極度悲傷或歡樂,此處指因離別而神傷。
五度:五次。
蟾圓:月圓,蟾是月亮的代稱(傳說月中有蟾蜍)。
清光:指月光。
嬌憨:天真可愛。
舊事成流水:化用流水比喻往事消逝。
作者或客居異地,中秋佳節與楚鄉親人分隔已有五年。面對明月清輝,見自家兒女天真不知愁,更感自身漂泊之苦、思念之切,故寫此詞寄懷楚鄉,抒發對團聚的渴望與時光流逝的無奈。
此詞以中秋賞月為背景,通過“同看月”的共時場景與“兒女笑”的鮮活畫面,抒發異地思親之情與往事難追的感慨。情感真摯,手法細膩,以樂景襯哀情,增強了感染力。
(上缺)物有方。
口含大憲,手提國綱。
實邦之翰,為民之防。
宵沉狺吠,晨無飲羊。
千古是仰,昭其耿光。
八雄爭天下,狫鼠先啾唧。(自庚子年黃巢見,朱全忠等八人僭號)。
兔子上天床,(馬建屬兔,又以卯年開國)猿猴三下失。(朱溫三帝屬猴也)
李子生狼藉,(昭宗也)乃牛生叛??。(楊行密王于吳。斗牛,吳之分也)
群犬嘶首尾,走上中華國。(即六侵中國也。見《分門古今類事》卷十四引《賓仙傳》)。
復始才陽發,循環順節移。
龍潛騰未得,虎伏叫聲希。
二炁相方會,三花兆啟期。
火盈臨九數,虧折卻來歸。
東西南北總銅山,萬萬千千彌億千。
錢坊日鑄百萬算,功匠千人若神仙。
天寶三載置此塔,不朽不壞與天連。
(見光緒元年刊劉榮等纂《廣昌縣志》卷十二。)
(按:《興文塔銘》石刻,正書,天寶三載建,在東岳行祠。署“渤??こ_x上柱國高澄書”。作者不祥。)
月明星稀夜,
皆欲向南飛。
深閨寒鎖難成夢,那得同衾共繍床。
一自與郎江上別,霜天更自覺宵長。
(婦人歌。)
田文稱好客,凡養幾多人。
如欠馮諼在,今希廁下賓。
燕路霸山遠,胡關易水寒。
茫茫風藻動,澮澮陽只閑。
殘月蘆江白,老花菊岸[丹](舟)。
竹驚暖露冷,落葉寒飚闌。
(見日本《古事類苑》“唐樂樂曲甘州第四帖”辭。)
倏忽而來??少留,凡間風月已三秋。
趨名競利何時了,害物傷人早晚休。
禍極累成為世謗,貴榮過卻(《仙跡記》作“榮過恩卻”)與身讎。
君看虎戰龍爭者(《仙跡記》作“處”),幾樹白楊飄隴頭。
此水清,天下平。
昔我背準時,淄庭叨筮仕。及君飛蓋夕,梁墀擅詩史。
聯文日華上,接絢陽臺里(此字原殘)。東閣奉賓游,西園追宴喜。
謬此梁松筠,相彼歷冬春。連璧交逾密,斷金情更親。
林中浮淥蟣,濠際躍頳鱗。自然知管鮑,寧止挹雷陳。
歡娛樂相樂,放曠尋巖壑。原野縈心神,琴罇諧賞托。
蕭深(周改為“森”)對風景,顧歩披花藥。煙霞牙{丿為丶}縈暎,蔦蘿紛苒弱。
淹留窮[眺](晀)翫,麗藻方輝煥。逸唱子為輕,課拙余成憚。
聯翩限從[役](伇),云雨俄分散。各下澘然淚,共切離群歡。
長望關河阻,結思徒延佇。春鶯啼故林,秋鴈誼幽渚。
空悲結霜霰,無由欣晤語。時閱贈離章,持用寬羈緒。
上善冠前良,弈葉播余芳。丹[穴](宄)摛鸞[鳳](〖風〗從周校改),玄岫吐珪璋。
墻仞攸倫孔,陂澄固偶黃。司文踐蓬閣,刊冊染蕓香。
咸揖銅墨才,寔資瑚璉器。簡牘聞尚父,灌壇初歷試。
誰當嗣往哲?君子紹斯位。感神既不殊,非熊寧有異。
非熊在渭川,佐圣佇光先。語德雖云類,比跡詎同年?
雕蟲開制錦,乳翟應鳴弦。何止高無二,終期掩半千。
自揣無庸質,濫爾承朝顧。本之三(疑當作“王”)生能,遂踐龐公路。
望古承清白,修今恧尸素。何以嗣余基?履冰期歲暮。
索居睽宴語,每恨離筵促。下車忽相遇,適愿于斯足。
言志悅披沙,放情欣倚玉。豈唯忘鄭恡,復此陳心曲。
重敘舊嬉游,芳巵幾獻酬。蟬吟催晚夏,鴻響應新秋。
風氣清幽谷,云陰澹淺流。寫懷憑動際,長歌遣四愁。
天真帝一宮,藹藹冠耀靈。
流渙法輪網,旋空入無形。
虛皇撫云璈,眾真誦洞經。
高仙凜手贊,彌刼保利貞。
(同前卷二四。同書卷九作《三啟頌》。)
百發百中技,長楊獻賦年。
丹枝如技分,一箭的無偏。
文物兵銷國,關河雪霽天。
都人看春牓,韓字在誰前。
鑌鐵作鏡辟大旱,清泉虔祀甘霖感,
魅孽當前驚破膽,服之疫癘莫能犯。
雙龍嚄略垂長頷,回祿睢盱威早斂。
(見《唐文拾遺》卷六二引《湘煙錄》。銘末署:“武德壬午,造辟邪花鑌鐵鏡?!保?
脫卻霞裾換(《綠窗新話》作“裙著”)繡裙,仙凡從此路[歧](岐)(據《綠窗新話》改)分。
蛾眉再畫當時月,蟬鬢重梳舊日云。
玉貌緩將鸞鏡照,錦衾兼把麝香薰。
屏幃乍得蕭郎愛,更沒心情憶老君。
(見《類說》卷十二《紀異記》《綠窗新話》卷下引《紀異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