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舍七首 其一
學道欠定力,一寒便生嗔。
古來雪埋腰,定知英雄人。
去為百錢游,得酒不濡唇。
慘澹行歌歸,仰面東南云。
紛紛過車馬,寂若耳不聞。
退坐茆檐底,徒有豪氣存。
學道欠定力,一寒便生嗔。
古來雪埋腰,定知英雄人。
去為百錢游,得酒不濡唇。
慘澹行歌歸,仰面東南云。
紛紛過車馬,寂若耳不聞。
退坐茆檐底,徒有豪氣存。
修行求道缺乏定力,一遇寒冷便生怨憤。自古以來大雪埋腰的困境中,必定能識別出英雄人物。出門為幾文錢奔波,得到酒卻未沾唇。凄涼地邊走邊歌而歸,抬頭仰望東南方的云。車馬紛紛經過,我卻寂靜得像沒聽見。退坐于茅草屋檐下,空有豪情仍在心中。
嗔(chēn):發怒,生氣。
雪埋腰:形容極寒天氣或困境中大雪沒過腰部的艱難場景。
百錢游:指用少量錢財外出奔波。
濡(rú)唇:沾濕嘴唇,此處指飲酒。
慘澹:凄涼、蕭瑟的樣子。
茆(máo)檐:茅草蓋的屋檐,代指簡陋的旅舍。
此詩當創作于詩人旅途寓居客舍期間。彼時生活困頓,或因修行遇挫、生計奔波而心緒起伏,故借旅舍生活片段,反思自身、追慕英雄,抒發逆境中的豪情與不甘。
全詩以旅舍生活為背景,通過“學道欠定力”的自省、“雪埋腰”的英雄聯想,以及“徒有豪氣存”的收尾,展現了詩人在困頓中矛盾又堅韌的內心世界,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其個人境遇與精神追求的生動寫照。
我昔大醉清暉樓,燭前醉眼如滄洲。九華五老將心遠,七澤三湘隨夢流。湘紋臥簟清如水,紈扇平頭小奴子。黃葉聲聲枕上來,白云片片床前起。酒醒樓扉曙月涼,青綾猶覺茝蘭香。向來水木通幽處,始悟丹青落醉鄉。茲晨看畫重攜興,更喜仲容初戰勝。黃門給事此同游,玉堂待詔曾留詠。九月黃花酒滿槽,主人洗盞客持螯。風流笑傲清暉里,到處爭傳牧隱高。
無家千里客,此日若為情。異縣多風雪,殘年見甲兵。梅花因我笑,山月為誰明。照我鄉關夢,相隨到鄮城。
日落片時許,星才數點明。須臾玉棋子,遍滿碧瑤枰。向晚垂垂雨,通宵得得晴。秋蛩伴儂語,苦底是誰聲。
大禘天香出內宮,孝思興老總無窮。百年禮樂行三獻,一代簫韶起半空。使者引班云氣里,女仙搖佩月明中。小臣監禮陪清列,兩袖葵花映燭紅。
日照黃金寶殿開,雕闌玉砌擁層臺。一時侍衛回身立,天步將臨玉斧來。殿西小殿號嘉禧,玉座中央靜不移。讀罷經書香一炷,太平天子政無為。
孤鴻向何處,身亦孤鴻,江畔獨向西風。長堤衰柳罥殘夢,思量往事成空。人生一彈指,嘆如今蕭瑟,首若飛蓬。流光誰勸,系長繩,斜日猶紅。搔首問天無語,慷慨共誰論,辜負吟筇。十載江南倦客,依前落拓,深愧吳蒙。乍驚寥唳,似當年,蕭寺聞鐘。恐塵心難浣,滔滔濁浪,擾擾雞蟲。
自憐十五畫長眉,暗壁低頭未幾時。此際相逢君莫問,如今正好共簫吹。
父族本南山,母家在湘水。生兒有重質,清風滿人耳。共言弗簫韶,終當柱下史。
一病已兼旬,朝來試整襟。眼前驚霧散,耳底怪蟬吟。檢點塵侵硯,爬搔雪滿簪。春歸渾未省,綠樹又成陰。彈指嘆吟身,慳慳滿六旬。維摩寧久病,孺子豈長貧。雖欠詩邊興,還存筆底春。莫言憔悴損,梅瘦越精神。病起覺癡聾,徐行腳躡空。杖能供半力,藥已奏全功。整頓身仍健,優游道未窮。呼兒滌泓穎,拂素貌漁翁。
露下梧桐爽氣浮,天低河漢近高樓。西風鼓角凄涼夜,落日山川慘澹秋。尚憶鹿門堪避世,祇慚燕頷未封侯。海波東去三山遠,劍氣徒勞望斗牛。
狐虎亦難必,威骨化媚珠。軍容多禮數,謁者廣妻孥。恭謹將門將,尊嚴姑上姑。師中有女子,何以激眉須。
年富豈知行路永,眼高猶喜閱人多。荒村古木云長鎖,白鳥青天水不波。老竹忽看高鳳下,短墻無算小蟲窠。憑君寄語東山道,神禹無功在九河。
古德杖頭挑,今師竿下取。月滿體自如,清光無處所。昔人釣忘餌,今師亦忘鉤。靜夜江不湍,孤光送歸舟。
襄陽山勢何所似,東如翥鳳西虎蹲。墓堆累累不空地,于中豈少英雄魂。大堤先前花艷時,朱樓細柳黃金羈。但看舊園歌舞處,掘發金釵知是誰。君今有酒不飲,恨不駟馬軒車馳。縱及金張許史將焉為,身后埋沒蒿草疇見知。
白馬魂空結,朱蛇讖豈真。九重原叔侄,一死自君臣。鼎鑊當年事,蒸嘗異代人。西山一抔土,寂寞掞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