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仲防通判
清德曾瞻啟慶碑,孫曾清更畏人知。祇緣一介弗輕取,坐使斯民不忍欺。瀨水家傳御書卦,宣城手寫送行詩。典刑尚繼金鑾舊,馬氏一門誰白眉。
題輿再到海東涯,嗜學深于入幕時。一字未通終不置,五行俱下尚嫌遲。情親端有卜鄰意,別后空勞望月思。老我無因可重見,祝君來此擁旌麾。
清德曾瞻啟慶碑,孫曾清更畏人知。祇緣一介弗輕取,坐使斯民不忍欺。瀨水家傳御書卦,宣城手寫送行詩。典刑尚繼金鑾舊,馬氏一門誰白眉。
題輿再到海東涯,嗜學深于入幕時。一字未通終不置,五行俱下尚嫌遲。情親端有卜鄰意,別后空勞望月思。老我無因可重見,祝君來此擁旌麾。
您高潔的德行曾見于啟慶碑上,子孫們更清廉卻唯恐被人知曉。只因為一絲一毫也不輕易獲取,所以使得百姓不忍心欺騙您。瀨水家中傳有御筆書寫的卦象,宣城時您曾親手寫下送行詩。您仍繼承著金鑾殿舊有的典范,馬氏一門中誰能像您這般出眾?您乘車再次赴任到海東之畔,嗜學之心比入幕為僚時更甚。一字未理解透徹便絕不放棄,讀書雖能五行并下仍嫌太慢。我們情誼深厚曾有比鄰而居之意,別后只能空自望月寄托思念。我年老無緣再與您相見,只能祝愿您將來在此地執掌帥旗。
清德:高潔的品德。
啟慶碑:記載功德的碑刻。
祇緣:只因為。
一介弗輕?。阂唤z一毫也不輕易獲取,指清廉自守。
瀨水:水名,或指秦氏家族所在地。
御書卦:皇帝親筆書寫的卦象,代指御賜恩榮。
典刑:同“典型”,指典范、楷模。
白眉:《三國志》載馬良眉間有白毛,才學出眾,后以“白眉”喻出眾者。
題輿:指官員赴任,《后漢書》載周景辟陳蕃為別駕,不待車,景題其車曰“陳仲舉座”。
海東涯:海邊,指秦仲防赴任之地。
入幕:參與幕府,指舊時幕僚。
五行俱下:形容讀書速度極快,一眼能看五行文字。
卜鄰:選擇鄰居,指結為近鄰的意愿。
擁旌麾:執掌軍旗,指擔任高級官職。
此詩為送別友人秦仲防再次赴任海東涯而作。秦仲防以清廉好學著稱,與詩人交情深厚(詩中“情親端有卜鄰意”可證)。詩人通過回顧其家族榮耀、個人品學,表達贊賞與離別之情,當創作于秦仲防赴任前夕。
全詩以“贊”為核心,從德行、家學、才識、情誼多角度刻畫秦仲防形象,既展現其“清”“學”特質,又傳遞深切別情。語言質樸而意蘊豐厚,是宋代送別詩中兼具人物刻畫與情感表達的佳作。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
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
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
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滿目。
愿言結斯廬,聊用慰幽獨。
旋步云綱上,天風颯爾吹。
飄裾凌斗柄,秉笏揖參箕。
獅子銜丹綬,騏驎導翠輜。
飛行周八極,幾見發椿枝。
大筆文章手,飛揚獨妙年。
判花森玉筍,視草對金蓮。
講肄聯重席,官花臥八磚。
他年?石室,妙絕冠遺編。
元和數才子,例指到元白。
香山詆中奄,進寸輒退尺。
元侯躐要涂,崔子實卵翼。
兩公賢與愚,何啻白與黑。
二武有直氣,詆評恣呵斥。
蒼蠅從何來,污我盤中食。
想像懷昔人,撫幾三嘆息。
今日天色佳,晴光與山秀。
道人邀我出,共訪山中舊。
馬首轉巖阿,佛屋露螭獸。
殘花趣春事,白水決崖溜。
山行亂人影,香火各奔輳。
禪師秋月空,遺像孤鶴瘦。
平生三昩句,高壓島與晝。
風吹水成紋,妙語本天就。
莫言鳩摩羅,臨死出神呪。
山有生前約,花留病后開。
得閑如我少,扶步與誰來。
閉戶深防客,哦詩穩送杯。
夕陽如有意,催月與徘徊。
洲蘂霏紅風澹沱,池光鋪練月徘徊。
乍驚醉眼生春纈,頓覺詩腸蟄夜雷。
坐看千言供刻燭,自甘百罰恥空罍。
使君處處栽桃李,為報花奴羯鼓催。
漢宮三十六,復道高崔嵬。
皇情極游豫,警蹕北之回。
蒼螭挾龍辀,風伯清路埃。
羽衞森戞擊,玉輿久徘徊。
青娥絕望幸,故宮秋葉催。
舉頭望霄漢,白露零玉階。
虎鼠同游十二宮,何妨蛇蚓雜蛟龍。
熒煌寶樹繁星合,泛艷金莖湛露濃。
海鳥定知驚矍鑠,濠魚且樂共從容。
賈生欲系單于頸,應費朝家五餌供。
人生天宇間,動作均有寄。
誰知林下人,亦復有幽事。
短步舒微芳,長吟抽逸思。
有夢煩青奴,無弦須綠綺。
寒日忽滿窗,香銷人未起。
慎勿喚客來,昬昬敗人意。
石梁茆屋雨蒼苔,春風一笑冰容開。
微瀾浸月臥疏影,一枝的皪橫江海。
含情不語立雪久,飛步欲去凌波回。
紛紛紅紫莫浪出,我欲楚些招歸來。
新安野婦雙鬢垂,紅膏涂靨深畫眉。
青襜兩幅不掩骭,赤腳一雙深染泥。
餉耕如賓有翁媼,頭戴銀冠相媚好。
銀冠猶是嫁時粧,馬上不知人絕倒。
長年相見無別離,竟死不識愁眉啼。
紅顏暗逐春光老,暮櫛常隨落日低。
秋娘一尺春風髻,下蔡陽城盡風靡。
傾城可愛亦可憐,野婦誰知有西子。
白頭煩惱不堪醒,滿引休嫌酒趣行。
世事可驚嗟豆落,人生安得俟河清。
舊交傾蓋由來久,年少論心苦不情。
誰與寄聲劉校尉,肯來同此看春耕。
彼美蜿蜒勢若龍,挺然為瑞獨稱雄。
云凝好色來相借,水潤清輝更不同。
常帶暝煙疑振鬣,每乘宵雨恐凌空。
故憑彩筆親模寫,融結功深未易窮。
功名本是兒時事,過是懸知終少味。向來欲度驊騮前,無命能居百僚底。
未容晚輩識風流,頓遣前賢隔生死。黨獄十年猶未開,讒口囂囂苦相訾。
且將皮里著陽秋,敢復眼前分濁泚。顏之厚矣終自羞,論少卑之人亦否。
路逢俗士呼與言,公獨未知其趣耳。無人為吊楚客魂,誰肯更作將軍地。
此心此語只自知,聞君足音驚且喜。詞傾三峽頗壯觀,氣吞云夢真奇偉。
時從霧豹得一斑,行看飛黃日千里。如君人物尚淹留,此事寧非肉食鄙。
枘方雖自與鑿乖,瓶竭那知是罍恥。一生恨未識荊州,萬事政須咨伯始。
忘形已自到爾汝,論事何妨雜嘲戲。人生一笑不易得,莫遣征航有歸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