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同年黃子敬編修二首
氣淩山岳有馀輝,欲竭經綸補舜衣。云錦發殘天地隱,陽秋評盡古今非。英賢有道曾何究,造化無情不慭遺。靜對襜褕懷舊德,月寒風冷幾歔欷。
東風聯轡杏花旁,幾載金蘭道誼長。共擬人龍終作瑞,寧知玉樹不禁霜。生芻萬里懷封鬣,落月三更滿屋梁。惆悵九京無可作,石渠今日少文章。
氣淩山岳有馀輝,欲竭經綸補舜衣。云錦發殘天地隱,陽秋評盡古今非。英賢有道曾何究,造化無情不慭遺。靜對襜褕懷舊德,月寒風冷幾歔欷。
東風聯轡杏花旁,幾載金蘭道誼長。共擬人龍終作瑞,寧知玉樹不禁霜。生芻萬里懷封鬣,落月三更滿屋梁。惆悵九京無可作,石渠今日少文章。
其一:您的氣勢凌駕山岳,余輝閃耀;用盡經世之才,欲補帝王之治。文采耗盡如云錦消散,天地為之隱暗;評盡古今是非,如《春秋》般公正。賢能之人守道卻未盡其才,造化無情竟不將您留存。靜對您的衣袍懷念舊德,月寒風冷中數次嘆息。其二:曾與您在東風中并轡游賞杏花,多年間情誼如金蘭般深厚。本共盼您如人龍終成祥瑞,怎料如玉樹般難禁寒霜。萬里外帶著生芻懷念您的墓冢,三更落月映滿屋梁。惆悵九泉之下再難相見,石渠閣今日少了您的文章。
經綸:治理國家的謀略。
舜衣:代指帝王的統治,此處指輔佐君主。
云錦:比喻絢麗的文采。
陽秋:指史書或公正的評論,因《春秋》有褒貶之意。
慭遺:愿意留下,《詩經》有‘不慭遺一老’句。
襜褕(chān yú):長衣,此處代指逝者遺物。
金蘭:比喻深厚的友情,出自《易·系辭》‘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人龍:比喻杰出的人才。
玉樹:喻指才貌出眾之人。
生芻(chú):新割的青草,代指吊唁的薄禮,出自《后漢書·徐稺傳》。
九京:即九泉,指墳墓。
石渠:漢代石渠閣為藏書之所,代指文苑。
此詩為作者悼念同年(同榜進士)好友黃子敬而作。黃子敬曾任編修,才德兼備,卻英年早逝。詩中追憶交游、贊頌才德、痛惜早逝,當是其去世后作者因哀而作,反映了古代士大夫間深厚的友情與對才士隕落的痛切。
全詩以挽悼為核心,前首贊其才德與遭際之悲,后首憶交游與痛失之傷,情感逐層遞進。語言典雅,用典自然,既顯逝者風范,更彰生者深情,是明代悼亡詩中情感真摯、藝術精湛的代表作。
孤鴻幾點沉沙際。問北去、南來底事。春燈夢影付江潮,迤邐。幾垂楊,共臥起。
南朝地。愁羅怨綺。數九十、春光有幾。舊盟鶼鰈各西東,應諱。結同心、抱影寤寐。
砧聲起碧空,
河里浣花紅。
照影入秋水,
香囊裙帶中。
沿山無數好山迎,才出杭州眼便明。兩岸濛濛空翠合,琉璃鏡里一帆行。
濃似春云淡似煙,參差綠到大江邊。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欲上船。
煙水蕭疏總畫圖,若非米老定倪迂。何須更說江山好,破屋荒林亦自殊。
金碧湖山作隊看,沙鷗卻占子陵灘。武林舊事依稀記,待詔街頭賣牡丹。
妙墨流傳八百年,
更摹云影隔重煙。
笑他龍樹欺人作,
鳧鶴徒教續斷篇。
北痛逆胡南篡賊,
淵明心事菊花知。
看花不盡千秋感,
殘照西風又一時。
百鍊剛非繞指柔,
貂蟬要是出兜鍪。
得官若使皆齊虜,
對泣何疑效楚囚。
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時。事會乃適然,隱見無預期。
鷹揚若有意,何異熊與羆。羊裘若無心,客星光亦微。
營丘與釣臺,千載高嵬嵬。
采蓮入深谷,養此眉與須。一朝事適逢,敢自愛幽隅。
以身為羽翼,豈曰為帝儲。安危在一割,漢道爭須臾。
卓哉四老人,山水本空虛。
率爾東游不裹糧,斜風灑雨遍船涼。都無長物惟存硯,凈掃閑心剩愛香。
十載索居成懶癖,一生多累為柔腸。歡筵到處興悲感,羞聽狂時舊樂章。
睡足空船夕照黃,水程三日酒為糧。招讒宋玉因詞貌,助懶嵇康是老莊。
好友僅能同筆硯,美人難與共杯觴。醉偕俗客無聊甚,聊當長歌哭幾場。
向晨結束爭長途,利風刮面冰在須。
岡窮得水馬不進,霧暗失道人相呼。
悠悠旁舍見汲井,軋軋隔林聞挽車。
游目騁懷自可樂,勿憶鄉縣增煩紆。
虎山橋頭太湖曲,花為銀海山為玉。湖鄉歲判梅花租,花開便抵湖田熟。
我來系艇南溪邊,晴空無雨山無煙。只有白云三十里,模糊隔斷山中天。
筍輿側入似無路,矮籬窄徑相回旋。粘衣不嫌花霧重,壓帽更愛花枝偏。
前迎后送來遠所,豁眼倏上山之巔。慰斗巖邊路幽仄,長旗嶺外連西磧。
十家五家無別種,千樹萬樹同一色。微分螺黛嶂橫青,遙奪琉璃波涌白。
出林更上蓮花臺,枝枝玉葉當門開。一擲凡軀眾香國,十年面目慚塵埃。
使君仙尉如可喚,芳魂古魄何悠哉?梅花不老青山在,姓名清絕留蒼崖。
吳儂愛花乏花趣,但貪狂賞慳清句。寒花謝客似有言,好勸幽人為少駐。
蓓蕾黃花當徑開,
朣朧佳月出云來。
中秋見菊從前少,
端為瀛公詩句催。
倦后入蒲龕,
欣時出草庵。
偶圓靈照話,
亦于善財參。
為園學步兵,筑臺五千丈。清夜嘯聲流,冷然萬峰上。
愛此松風吹,柴關抱麋鹿。白眼四無人,濤聲滿空谷。
高堂揮彩筆,字字濯云霞。錦帳三千女,齊歌玉樹花。
杰閣起千尋,芙蓉不盈丈。為有謫仙人,含毫坐其上。
一徑入深篁,翛然碧云墮。涼飆四面來,吾將北窗臥。
中天白玉臺,高掛九千尺。薄暮海東云,先送嫦娥入。
平湖千丈寬,中有涵虛閣。靜夜時推窗,星辰四檐落。
青鞋趁桃花,杳杳赤城路。石梁千仞橫,自躡飛云度。
方池六尺強,風吹眾芳墮。時有杜陵翁,扶藜石欄坐。
危欄跨長空,星辰俯手拾。獨有紫薇垣,可望不可即。
藤蘿垂洞口,空谷四無人。恍惚天臺路,難尋兩玉真。
移來十丈峰,虬鸞舞虛牖。面面白云生,終南亦何有。
荷鍤入中條,云霞導雙屐。山腰翠漸微,冉冉孤亭出。
軒窗洞然開,正對西山碧。十日忘朝餐,飽此蓮花色。
去家十里遙,結茅在深樹。白云洞口來,忽與幽人遇。
蒼鱗剝苔蘚,千尺自成趣。朝來云霧生,緲縹欲飛去。
八十曾無恙,蒼顏出渭濱。寧知漢飛將,黑發畫麒麟。
海上釣鰲客,曾聞太白翁。何如置孤嶼,圓嶠在庭中。
十萬瑯玕枝,個個青欲墮。不分王徽之,借我亭中坐。
幽齋只數椽,科頭抱書讀。經旬不出門,芳草上階綠。
朝吟白雪齋,暮憩青霞館。羲皇以上人,腳赤發仍散。
危闌系鐵絙,高懸四松上。千尺凌云臺,晉人何足尚。
虛閣倚青蓮,恍入莊嚴界。悠然清凈身,萬古長不壞。
一出恒沙河,彈指幾千劫。金剛在舌根,何許貝多葉。
聚書三十冬,插架三萬軸。開卷時忻然,三公豈吾欲。
簾內延湘妃,簾外種湘竹。秋風何泠然,淅淅動蒼玉。
湖上秋風生,推窗綠無數。不制三閭裳,但制三閭賦。
虛齋窅千尺,恍忽阿融留。何須疑陸處,天地一虛舟。
左手鸕鶿杓,右手鸚鵡杯。拍浮酒缸中,萬事何有哉。
翩翩白鳳凰,夜吐青藜館。何人坐吮毫,莫是揚中散。
孤亭十尺藏,梅花萬株列。中有姑射仙,肌膚若冰雪。
事業等唐虞,浮云過太虛。何如高閣上,支臥一床書。
蘭若何翛然,焚香擁孤衲。兀坐萬緣空,繩床下黃葉。
移將九畹芬,散植雕楹畔。悠然丈室中,如坐瀟湘岸。
飛樓瞰平津,空翠散遐矚。山雨暮欲來,蕭蕭入窗綠。
十畝辟彊園,寒風灑亭榭。何須問主人,日坐瑯玕下。
南園紅藥盡,西塢綠陰重。別有藏春處,胡床未易逢。
葉落楓如撼,花攲桂若崩。白頭溪上叟,閒坐結魚罾。
攜手東皋夕照明,隔林時鳥起啼聲。
青山華屋人猶在,碧海丹邱世已更!
一路樓臺非錦里,十年朋舊尚深情。
春蔬夏筍浮醪飲,賓主高歌感慨生!
遠聽明君愛逸才,玉鞭金翅引龍媒。
不因茲白人間有,定是飛黃天上來。
影弄日華相照耀,噴含云色且徘徊。
莫言闕下桃花舞,別有河中蘭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