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參議挽詞
中外衣冠盛,流傳識后凋。聲名三語掾,身世半僧寮。寶晉書尤逸,坡仙隱可招。梅溪殘月墮,蕪沒舊風標。
飾吏先儒雅,低徊五十霜。萑蒲掃韶石,桑柘滿黃岡。知己平津老,傳家刪定郎。八龍無半在,風雨夜侵床。
中外衣冠盛,流傳識后凋。聲名三語掾,身世半僧寮。寶晉書尤逸,坡仙隱可招。梅溪殘月墮,蕪沒舊風標。
飾吏先儒雅,低徊五十霜。萑蒲掃韶石,桑柘滿黃岡。知己平津老,傳家刪定郎。八龍無半在,風雨夜侵床。
朝廷內外官員眾多,您的聲名流傳更顯晚節可貴。您有三語掾般的才名,一生清苦如居僧舍。書法如東晉名家般超逸,隱德可比蘇軾值得推崇。梅溪上空殘月墜落,舊日風標已隨荒草湮滅。您以儒雅治吏為先,為官五十載令人懷念。曾掃平韶石盜賊,讓黃岡遍植桑柘。得平津侯般的知己,家傳刪定郎的官職。八個兒子已半數離世,風雨之夜更添哀傷。
衣冠:代指官員。
后凋:出自《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晚節堅貞。
三語掾:典出《世說新語》,指善清談的官員,此處贊陸參議才名。
半僧寮:指生活清苦,如僧侶居所。
寶晉書:東晉書法以王羲之為代表,此處喻陸參議書法超逸。
坡仙:指蘇軾,贊其隱德。
萑蒲(huán pú):指盜賊,《左傳》有“萑蒲之盜”。
平津老:指西漢公孫弘(封平津侯),代指賞識陸參議的權貴。
八龍:典出《后漢書·荀淑傳》,喻陸參議的八個兒子。
此詩為悼念陸姓參議官員而作。參議為宋代州郡屬官,詩中提及“五十霜”“桑柘滿黃岡”等,推測陸參議長期任職地方,政績顯著。創作背景當為其去世后,詩人感其生平才德與際遇,作挽詞以寄哀思。
全詩緊扣“挽”字,前半贊其才德風標,后半述其政績與身后零落,既突出陸參議“儒雅飾吏”的治世功績,又以“風雨夜侵床”的細節深化哀悼,是宋代挽詩中“頌德悼亡”的典型之作。
蒲暮寒風送暮霞,驅車盼店似還家。塵絲絡壁愁縈枕,穴隙安窗看卷沙。熏透征袍牛馬矢,鐫深寒骨雪霜花。夜闌童仆皆酣睡,且撥爐火自烹茶。
雄劍無端掛壁鳴。秋濤搖廢壘,轉鼉更。王良閣道照人行。歌宛轉,心抱北辰明。云水謝浮名。客心爭日月,預期程。與君回撫伯牙琴。天風靜,來有大龍聽。
陶家籬落菊花開,醉擬西風立釣臺。一座良交皆不見,數聲燕雁戛云來。
白羊城堡枕關腰,上谷春風凍未消。薄□五更侵土炕,殘澌二月下山橋。老僧肅客焚香迓,稚子烹茶掃葉燒。大覺以南皆賜寺,宦游應喜避塵囂。
中外勛名三十年,亨衢仍際中興天。壯猷方叔初留后,相國蕭何復召還。帆引龍江民望系,履聽鳳闕圣情專。樗材散地知何補,南北追隨似有緣。
一身百病老難支,病減身輕偶此時。窗暖不妨聊假寐,囊空久已罷招醫。山爐巉絕香生岫,鏊研坡陀墨滿池。個里生涯君莫厭,癡人至死不曾知。過雁聲悲落葉稠,孤村景物更禁秋。窮諳客路風塵惡,老判人間歲月遒。酒號賢人真古語,疾為豎子豈吾憂。山房幸有初寒備,且傍篝爐擁褐裘。
今朝江上路,明日復何之。蹤跡已無定,前程焉可期。
出門何所適,欲見邵云臺。天氣晴相送,灘舟小易推。坐恬時掬水,吟苦恰□梅。舟子遙相問,江潮來未來。
卅年何意能重見,秉燭相看各惘然。棋局中間凡幾變,酒爐強半已長眠。東南半壁君方壯,丘壑平生我故便。且喜評碑兼讀畫,舉觴急欲訊秦權。
駐馬清流香氣吹,東風漸近落花時。可憐躑躅關山路,才見江南第一枝。
聞有西方士,幽居在白云。日高窗漏曙,風靜榻馀薰。寢息收龍雨,冥棲伴鶴群。悠然半間屋,無地著塵氛。
望闕心雄百萬兵,乘風破浪不留停。湞江江口逢漁父,一個鮮魚米一升。
處士娟娟白氅衣,松門石徑轉依微。不因月落西湖上,貪看梅花忘卻歸。
上天下地無一物,窮荒仰面惟星辰。百年未了世間事,片刻且為空外人。婆悉厥海等勺水,折羅漫山同纖塵。輕車度漠沙月出,似泛虛舟涉遠津。
再訪神居結地幽,武夷真境擬蓬丘。閒開竹徑風生籟,深閉松關月在洲。函蛻藏香封玉匣,插厓橫木訝仙舟。紫陽倚棹歌聲遠,九曲名稱遍十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