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南入關所經皆秦漢舊跡車中無事因仿香山新樂府體率成十章 其二 尸鄉置
尸鄉置,客欲愁,三十里進生王頭。海中山,波欲涌,五百人同死士壟。有死士,無生王,王頭上殿目尚光。九重真龍為一哭,韓王楚王顏瑟縮。
腐儒造醢理不誣,王頭乃復償腐儒。我來尸鄉中,白日忽掛樹,鄉人說王尚如睹。
君不見,王愛士,士效忠,誠不若項王故人呂馬童,手裂王體居奇功。
尸鄉置,客欲愁,三十里進生王頭。海中山,波欲涌,五百人同死士壟。有死士,無生王,王頭上殿目尚光。九重真龍為一哭,韓王楚王顏瑟縮。
腐儒造醢理不誣,王頭乃復償腐儒。我來尸鄉中,白日忽掛樹,鄉人說王尚如睹。
君不見,王愛士,士效忠,誠不若項王故人呂馬童,手裂王體居奇功。
尸鄉的驛站里,旅人心中發愁,三十里外進獻來生者的王頭。海中之山,浪濤翻涌,五百人一同葬在死士的墳冢。有舍死的義士,卻無求生的君王,王的頭顱被送上殿堂時雙目仍有光芒。帝王在深宮為其哭泣,韓王、楚王的面容因恐懼而瑟縮。腐儒被做成肉醬的說法并非虛妄,王的頭顱最終償還了腐儒的性命。我來到尸鄉之中,白日仿佛懸掛在樹上,鄉人說見到王的模樣仍清晰如睹。你可知道,君王愛惜士人,士人以忠誠相報,實在不如項王的舊友呂馬童,撕裂項王身體來求取奇功。
尸鄉置:尸鄉,古地名,在今河南偃師西;置,古代驛站。
生王頭:指被斬殺進獻的諸侯王首級。
五百人同死士壟:化用田橫五百士典故,田橫兵敗后與五百門客集體殉難。
九重真龍:代指皇帝。
腐儒造醢(hǎi):醢為古代酷刑,將人剁成肉醬;腐儒此處指被處決的儒生。
呂馬童:項羽舊部,歸漢后參與分割項羽尸體邀功,事見《史記·項羽本紀》。
作者自河南入關,途經秦漢舊地尸鄉,見歷史遺跡觸發感慨。仿白居易新樂府“即事名篇”傳統,借秦漢舊事中的忠烈與功利對比,反映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思考,暗含對現實世風的隱喻。
全詩以“尸鄉置”為線索,串聯田橫五百士殉難、王頭被獻、腐儒復仇等歷史片段,通過忠義與功利的鮮明對比,揭示“士效忠”的純粹與“居奇功”的涼薄,是一首借古諷今、針砭世態的新樂府佳作。
行帳適南下,居人局庭戶。城中望青山,一水不易渡。今朝川涂靜,偶得展衰步。蕩如脫囚拘,廣莫開四顧。半生無根著,筋力疲世故。大似丁令威,歸來嘆墟墓。鄉閭喪亂久,觸目異平素。枌榆雖尚存,歲晏多霜露。山腰抱佛剎,十里望家園。亦有野人居,層崖映柴門。昔我東巖君,曾此避塵喧。林泉留杖屨,歲月歸琴尊。翁今為飛仙,過眼幾寒暄。蒼蒼池上柳,青衫見諸孫。疏燈照茅屋,新月入頹垣。依依覽陳跡,惻愴不能言。宇宙有此山,閱世過鳥疾。何人不此游,名姓寧復識。茲辰世所重,前代多盛集。柴桑有故事,□謝留俊筆。并數孟與桓,此外誰記憶。人生百年內,踏地皆陳跡。獨惟我輩人,興懷念今昔。山林與泉壤,自古長太息。往年在南都,閒閒主文衡。九日登吹臺,追隨盡名卿。酒酣公賦詩,揮灑筆不停。蛟龍起庭戶,破壁春雷轟。堂堂髯御史,痛飲益精明。亦有李與王,玉樹含秋清。我時最后來,四座頗為傾。今朝念存沒,壯心徒自驚。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邊。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菊潭秋花滿,紫稻釀寒泉。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歸路踏明月,醉袖風翩翩。父老遮我留,謂我欲登仙。一別半山亭,回頭馀十年。江山不可越,目斷西南天。吾山一何高,清涼屹相望。龍頭出白塔,佛屋壓青嶂。云光見秋半,旭日發豪相。峨峨寶樓閣,金界儼龍象。鄉曲二十年,香火闕瞻向。金花香綿芊,夢想云雨上。福田行欲近,重為詩酒障。終當陟層巔,放眼天宇曠。
君莫喜。羊叔子。何如銅雀臺前伎。拍檀槽。橫寶刀。屠門大嚼,亦足以自豪。人生有情淚沾臆。雖壽松喬竟何益。捋黃須。眺五湖。如此江山,應出孫伯符。傷心史。可憐子。卿復何為爾。大江東。一帆風。來往行人,閒坐說元宗。連昌宮中滿宮竹。白項老烏暗上屋。穆提婆。蕭摩訶。且自吾為楚舞、若楚歌。咸陽樹。驪山路。可憐當日作事誤。殷仲文。王衛軍。國家此輩,要是可惜人。憶君清淚如鉛水。奴見大家心亦死。令壺齟。收中吾。聊且酒酣,耳熱歌嗚嗚。莫櫟釜。行學估。羞與噲等伍。金屈卮。楊叛兒。阿奴今日,不減向子期。生子當如李亞子。奴價今年大勝婢。轂朱丹。作高官。未若小樓吹徹、玉笙寒。
青絲踠地早經霜,憔悴秋容照野塘。眉黛不修慵曉鏡,舞衣全暈怨空箱。不堪舊意牽張緒,難得纖腰奉楚王。肯信章臺街畔月,蕭蕭涼影異春坊。
屋上青山半隔城,門前林木有馀清。林連北郭藏春色,水過東家作雨聲。薄祿藜羹堪養老,閑身竹素最鐘情。人嘲寂寞揚雄宅,自笑《玄經》草未成。
寒宵宿古寺,愛爾且淹留。忽向蔣生徑,仍登謝氏樓。詞華依玉樹,行李敝貂裘。為樂須閒散,那能待白頭。
致身通顯大槐夢,快意畋魚紫石潭。何似相攜古蘭若,細看香篆味茶甘。
一燈分耀百千燈,個事宗家誰也曾。少室相傳斷臂可,黃梅分付墜腰能。
雅淡無言肯借譽,采芳擷秀競知余。夕餐不獨傳湘國,榮鞠先標夏正書。
登瀛忝繼唐詞客,補郡仍陪漢望郎。政事將何攀邵杜,聲名空貴躡王楊。三賢領劇緣才選,拙者求閒屬倦飛。幸得汝陰當僻左,無能尸祿眾應譏。紞鼓吳門徹曙開,郡人還喜鄧侯來。政成歲稔庭無訟,誰伴南園舉宴杯。當年二邑弦歌洽,所幸諸生簦蹻隨。此日毗陵流美化,風流應似贊皇時。惠愛昔曾留二浙,能聲行復表三河。更傳騷雅聯編富,可是江山助思多。
愁來只是向無何,浮圣沈賢共一波。若見江南煙釣侶,寄言好與曬漁蓑。
平明僮奴更笑呼,群飛掇取如拾涂。僵鳶窘兔真鮮腴,勸汝貸此驚啼烏。巢營卯伏知念母,一一向來反哺雛。梟獍縱橫鳳高引,殄滅此族寧良圖。
萬井煙燈簇火城,洗塵微雨正新晴。賢人滿座揚星彩,麗句投珠助月明。良夜喜逢文酒客,豐年偏稱賞游情。爭春梅柳垂垂發,按曲宜停玉笛聲。
一葉輕舟閣水湄,十年蹤跡兩心知。風云羨子隨撐駕,漁釣從誰亦便宜。丹葉墮前秋已老,碧云開后月初移。筍輿爝火催歸速,翹首江干系所思。
層層花外。嫩泥親割,尺綠松塊。慈悲枉自呼佛,如今不管人間纖芥。慣妒聰明,細忖者天意堪駭。憑記取埋玉深深,古怨和苔繡成彩。沉思錯把貍奴怪。便雪衣恁受心經戒。金籠那知催命,真要算被儂坑害。萬里魂歸,還仗關山苦月攜帶。倘異日紅豆勤拋,或有相逢再。
主將何時出,行人此日歸。退盟驚左次,迎附識先機。四野何煩掠,孤城不再圍。文山青萬丈,回首一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