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江南簡寂觀道士侯用晦磨劍
欲整鋒铓敢憚勞,
凌晨開匣玉龍嗥。
手中氣概冰三尺,
削平浮世不平事,
與爾相將上九霄。
欲整鋒铓敢憚勞,
凌晨開匣玉龍嗥。
手中氣概冰三尺,
削平浮世不平事,
與爾相將上九霄。
想要磨礪劍的鋒芒怎敢害怕辛勞,清晨打開劍匣寶劍如玉龍咆哮。手中寶劍透著三尺寒氣,氣勢不凡,要削平世間的不平之事,然后與你一同飛上九霄。
鋒铓:鋒刃,這里指劍的鋒芒。
憚勞:害怕辛勞。
玉龍:指劍。
浮世:人間,塵世。
相將:相偕,相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諸多不公平現象,詩人看到世間的丑惡與不平,借為道士磨劍之事,抒發自己內心的憤慨和想要匡扶正義的愿望。
這首詩主旨明確,就是表達詩人對正義的追求和對不平的抗爭。其特點是情感奔放,氣勢磅礴。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積極向上、敢于挑戰現實的精神。
憶別河梁思不禁,石橋流水綠煙深。
忽驚雁字乘風至,快睹龍吟帶羽臨。
茹藿山中勞客夢,折梅堤畔故人心。
海西社事多零落,吊古行歌擬在今。
竹木蕭森水滿塘,
誰家別館此江鄉。
午雞啼徹門深掩,
一樹梨花白過墻。
昨夜新霜滿菊叢,
起來何面對西風。
白衣送酒無消息,
賴有西鄰張長公。
前嶺下陂陀,驛路疑中斷。
峽轉地軸開,山形又一變。
遵路復前驅,平蕪睇遠岸。
馭者正揚鞭,岡阜重相見。
覆甑各低昂,菁蔥而峭茜。
一笑下長轅,徐行將過半。
回首望復嵐,煙橫如匹練。
借問跨石鞍,何如馬道棧。
虎視當年亦壯哉,千秋遺廟枕巖隈。
依然王氣東南盛,不見仙人海嶠來。
事去雄猜終束手,運窮付托況非才。
如何倒海回山力,不救驪山土一抔。
一時耆舊盡英游,玉節迎鑾暫少休。不以秦人視越瘠,載馳楚尾與吳頭。
兩淮濃被鐘離政,一水聊縈杜若洲。行見鋒車還禁橐,已看仁化浹魚鷗。
老去心情故倦游,直誠自許賦休休。清流固已久絕望,白發只今空滿頭。
軟語每思揮玉麈,尋源便欲過瓜洲。他年一棹煙江雨,有愧輕輕不下鷗。
簡書分陜羨賢勞,幾見巡邊樹節旄。戰馬不嘶饒苜蓿,耕農無事醉蒲萄。三春雨露滋三輔,六籍經綸濟六韜。八座登庸還有待,好將忠赤荅恩褒。
遙持玉節鎮長安,百辟嚴趨仰豸冠。私謁不通霜滿面,秋毫無犯鐵為肝。一封丹詔來春殿,三品清銜貳夏官。幸際升平戎事少,委蛇日日侍金鑾。
大雄孤頂曾遐舉,
遍索諸方誰敢拒。
乳竇峰前捋虎須,
再得完全又歸去。
清歡夜,偷眼認檀郎。
錦瑟偎燈腸斷句,青絲墮馬內家妝。
私語口脂香。
雨溜和風鈴。滴滴丁丁。釀成一枕別離情。可惜當年陶學士,孤負郵亭。
邊雁帶秋聲。音信難憑。花須偷數卜歸程。料得到家秋正晚,菊滿寒城。
八尺輕羅繡折枝,墜襟馀幅更教垂。
相逢交甫明珠佩,惆悵東陽白袷衣。
幾日離愁看漸緩,一春幽恨只空持。
誰家桃葉挑鸞綬,羨爾尊前處處宜。
愛此泉林好,來游李氏園。
沿溪花覆地,繞徑竹成垣。
蝶夢空今古,經聲幾寂喧。
酒闌酣索句,絕勝入桃源。
西涼霜氣已消沉,塞上風云夢古今。翹首強鄰眈虎視,不堪秋水作龍吟。
送君西出故伊州,腰下吳鉤鋒要收。壯士但愁華發易,西風吹老玉關秋。
嬌重偏憎小婢。發亸故梳時髻。倒暈鏡流紅,重上桃花粉膩。
蟹眼珠泉響細。鸞帳玉山人起。一啜便驕郎,可解櫻桃至味。
江城烏夜飛,
江月潑羅衣。
欲問瞿唐賈,
琵琶數阿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