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絕句依老人韻 其二
風騷一脈苦難知,
媲白抽黃世不疑。
沈謝諸人聲律起,
千年無復性情詩。
風騷一脈苦難知,
媲白抽黃世不疑。
沈謝諸人聲律起,
千年無復性情詩。
《詩經》和《離騷》所代表的詩歌傳統一脈相承卻難以真正領會,世人只注重詩歌文字的雕琢,對此毫無懷疑。自從沈約、謝朓等人開創了講究聲律的詩風后,千年來再也沒有抒發真情實感的詩歌了。
風騷:《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代指詩歌傳統。
媲白抽黃:指刻意雕琢文字,追求辭藻華麗。
沈謝:指南朝齊梁時期的詩人沈約和謝朓,他們開創了講究聲律的永明體。
可能創作于當時詩壇流行聲律、注重形式而忽視內容的時期,詩人針對這種現象有感而發,以詩表達自己對詩歌創作的見解。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當時詩壇重形式輕內容的不良風氣,強調詩歌應繼承“風騷”傳統抒發真情。它一針見血指出問題,在詩歌理論探討上有一定價值。
東風劣。芳菲釀出花朝節。花朝節。夜來微雨,海棠啼頰。午窗人寂喧翻蝶。閑愁閑悶何時歇。何時歇。鷓鴣聲斷,梨花飄雪。
江湖春枕熟,燕趙夜犀燃。俠客絕聞耳,販夫堪比肩。殊方喑夢外,異態逼燈前。寂寞將英氣,吟成寶劍篇。
山頭兀坐已忘年,咫尺孤云兩角天。但有圓明真實在,是身何往不安禪。
幽幽澗底蘭,花葉愁枯槁。不及爾青蒿,春陽能得早。
朱明吐南極,群禎時輻輳。上元捧玉觴,王母前稱壽。三花復加一,叢芳仍再秀。何意謝庭榮,翻為顧家婦。
灌木晴湖合,高花午榭移。堯茨元不剪,周稼欲先知。雨露懸蓬徑,風云護竹籬。九重歡豫地,仿佛見龍旗。
自憐孤韻不投時,懶學逢迎惹世嗤。筆墨有靈偏伴我,風花無力欲依誰。空宵臥病禪心進,幽夢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鴻與偕隱,百年寧負住山期。
念無凌風翮,啖汝洗兒果。莫笑儂無功,一字珠一顆。
萬里窮何路,雙厓壯此門。吁天惟決戰,航海豈圖存。虜騎能追宋,王師實滅元。聊持一尊酒,波上酹忠魂。
江南柳,煙穗拂人輕。愁黛空長描不似,舞腰雖瘦學難成。天意與風情。攀折處,離恨幾時平。已縱柔條縈客棹,更飛狂絮撲旗亭。三月亂鶯聲。
別離無限感滄桑,送我長亭已夕陽。魂夢天南翻地北,年光夏暑忽秋涼。誰將世事酬書劍,難得知交話肺腸。試到高峰塔上望,城西隱隱一瞿塘。
粵城南望水明霞,薇省移舟觀翠華。夢入鈞天儀彩鳳,風回江樹聽啼鴉。瑯玕得雨高千仞,薺菜逢春勝萬花。展誦思君何處是,草堂蘿月映窗紗。
石骨苔衣雖賦形,蹲空獨逞忒猙獰。威尊百獸終何用,寧解當年吼一聲。
幽閨情脈脈,漏長宵寂寂。草螢飛夜戶,絲蟲繞秋壁。薄笑夫為欣,微歡還成戚。金簪鬢下垂,玉箸衣前滴。
都門判袂已經春,海邑紛傳惠化新。一幅平安鄉里意,舊來卓魯亦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