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述 其九
俗交毋惜三分話,道眼須看上一層。
太傅莫疑高屐客,都官休厭紫衣僧。
俗交毋惜三分話,道眼須看上一層。
太傅莫疑高屐客,都官休厭紫衣僧。
和世俗之人交往不要吝惜只說三分話,有洞察事理的眼光要看得更高更遠。不要懷疑像穿高屐的阮孚那樣的人,都官也別厭惡穿紫衣的僧人。
俗交:與世俗之人交往。
道眼:洞察事理的眼力。
太傅:官名。這里可能泛指高官。
高屐客:可能指阮孚,他性好屐。
都官:官名。
紫衣僧:唐代賜高僧紫色袈裟,后紫衣成為高僧象征。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了一些世俗交往中的事情后,有感而發,希望人們能有更開闊的視野和更理性的處世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在世俗交往中要有所保留,同時要有更高的見識,不輕易以貌取人。語言質樸,道理深刻,具有一定的勸世意義。
日月垂光照海濱,東南聲教屬儒臣。九天雨露金甌重,萬里山河玉燭新。田野年豐多貢賦,江湖秋靜息風塵。此行宣室須前席,剩有嘉謨為上陳。
振衣同上白云岑,宿雨初晴春正深。流水落花紆曲澗,煖煙芳草護長林。雩風入詠聊言志,園景凝眸總會心。猶道馀芳在幽壑,杖藜徐步漫追尋。
星漢西流明月墜。雙雀喧晴,炯炯愁無寐。誰見寒宵眠復起,孤衾清淚如鉛水。絞恨為經悲作緯。悲恨千尋,難挽重泉閉。何日舊歡新怨地,纏綿心事埋憔悴。
蠻落人家厭食魚,兒孫生長不知書。桄榔滿種緣山邏,翡翠新收越海墟。
雪后帝京聊騁望,冰天懸影照人寰。遙瞻丹鳳分銀闕,周覽青龍展玉山。廣野漫鋪明月色,白波搖動大江灣。多情獨倚新亭樹,更愛長風灑醉顏。
王湛蓄深器,世人不能窺。大慧實若愚,人遂以為癡。可憐濟父子,同門不識之。何況隔千里,而欲求人知。
倩影姍姍緩步來,軟紅衫子稱身栽。嫣然一笑情如醉,滿院夭桃帶露開。
楓岸紛紛落葉多,洞庭秋水晚來波。乘興輕舟無近遠,白云明月吊湘娥。
繡衣有緣志沖天,談笑揮兵用命前。借箸留侯知有后,誓江祖逖勇居先。一時蛇豕俱風靡,萬灶貔貅解甲眠。如此賢勞端為國,詠歌當見太平年。
憶昔客吳山,門對萬松嶺。松下日行游,況值長春景。朅來臥窮海,時秋枕席冷。還同泣露蛩,唧唧吊宵永。豈無棲泊處,寄此形與影。行矣臨逝川,前途無由騁。以之懷往年,一念詎能靜。
三間老屋故江東,琴鶴人天各轉蓬。一寸溺灰同此劫,百年海客異鄉風。不辭咥虎林泉下,長痛生靈羿彀中。屢折民肱無九轉,壺翁朝暮作狙公。
吹起春風若有馨,指工妙處擅丹青。瀛洲勝地曾聞種,西子妝馀或起靈。幸入筵間供嘯詠,猶強枝上自飄零。安知一部天香色,不是冰魂所合形。
絕塞逢秋已覺涼,此中氣候訝非常。流金每似臨三伏,晞發真成向九陽。山煙叆叆分朝潤,草色青青敵夜霜。我亦臨流堪一笑,稽生盥浴久相忘。
賀監湖邊山斗高,水軒水塢頻抽毫。吟馀清興杳無際,揭蓬聽雨登漁舠。云門雪竇阻清賞,恍然目想心如遺。前溪后溪月上處,千山萬山花發時。
我本山中人,渴飲松下露。松肪釀春酒,和月共吞吐。一瓢甘自醉,漓薄亦不惡。澹然有真味,醲滟反成痼。常恐樽罍空,或貽友朋怒。萬里困風塵,十年負幽趣。平生陶靖節,耿耿見寐寤。初非薄軒冕,且復事農圃。難效西施顰,慮失邯鄲步。故園歸何時,委心任吾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