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采石吊李白墓四首 一快其遇知章也
英豪相視一杯中,笑向金鑾顧紫宮。貂作當年知己具,靴留千載侍臣風。
賦就調羹動主知,歌成酌酒感妃辭。無端宿醉雙靴落,故令新妝一語疑。
金箋捧出慶池章,落羽翻辭鑾殿旁。供奉清班能幾日,風騷不盡古今場。
主恩朋意兩殊遭,知遇無緣答寸毫。只為宮閹多氣色,故藏名姓入醇醪。
英豪相視一杯中,笑向金鑾顧紫宮。貂作當年知己具,靴留千載侍臣風。
賦就調羹動主知,歌成酌酒感妃辭。無端宿醉雙靴落,故令新妝一語疑。
金箋捧出慶池章,落羽翻辭鑾殿旁。供奉清班能幾日,風騷不盡古今場。
主恩朋意兩殊遭,知遇無緣答寸毫。只為宮閹多氣色,故藏名姓入醇醪。
英雄豪杰在一杯酒中相互賞識,李白笑著走向金鑾殿,回望皇宮。賀知章解下金貂換酒,是李白當年的知己之舉;力士脫靴,留下了千載侍臣的風范。李白賦成《清平調》,讓皇帝賞識;歌罷飲酒,引得貴妃推辭。無端宿醉,雙靴掉落,新妝美人也因他的言語產生疑慮。捧著金箋寫出慶池之章,卻如落羽般離開鑾殿旁。做翰林供奉能有幾日,而他的詩文卻在古今文壇流傳不盡。君主的恩寵和朋友的情誼遭遇不同,李白沒機會報答知遇之恩。只因為宦官們氣焰囂張,所以他藏名于美酒之中。
英豪相視一杯中:英雄豪杰在酒中相互賞識。
金鑾、紫宮:都指皇宮。
貂:賀知章曾解金貂換酒與李白共飲,這里說貂是知己的象征。
靴留千載侍臣風:指李白讓高力士脫靴之事。
賦就調羹動主知:李白作《清平調》三首,讓唐玄宗賞識。
歌成酌酒感妃辭:貴妃聽了李白的詩后有所反應。
無端:無緣無故。
金箋捧出慶池章:李白奉詔作關于慶池的詩文。
落羽:比喻失勢離開。
供奉清班:指李白做翰林供奉。
宮閹:宦官。
醇醪:美酒。
這首詩可能創作于作者路過采石磯李白墓時。李白一生渴望施展抱負,曾受唐玄宗賞識入宮廷,但因不能見容于權貴,在長安僅待三年便離開。作者在憑吊李白墓時,有感于李白的遭遇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憑吊李白,概括了李白在宮廷的經歷。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生動展現李白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從側面反映了后人對李白的追思與感慨。
母愛兒,比瑤草,百花□頭春浩浩,結綠懸黎總非寶。朝居目前暮懷抱,頃刻相違作憂惱。兒兮勸爾無出游,忍令母心日夜憂。紉衣一針一度鉤,針線不比心綢繆。兒嬉斗草拈春縷,綠縟青蔥不堪數。楚人只解歌王孫,萋萋乃有子母恩。徂徠松,淇園竹,人生長生勝他木,千年萬年春草綠。
忽憶西窗晝掩扉,卻緣殘照水邊歸。杜陵夔府坡南海,都似西窗此夕暉。
早年辛苦待飛翻,翅折無因達九關。更使襟靈憎市井,足知緣分在云山。誰憐古學長無用,自幸馀生且就閒。多謝鹿鳴筵上友,解傳詩句慰衰顏。
雌蝶雄蜂綴杏枝,此時此意妾心知。等閒繡在香囊上,寄與東風贈所思。
度盡名山問楚湘,扁舟此夜泊潯陽。琵琶聲斷知何處,江水江煙自眇茫。
海上群山跋浪來,千蒼萬翠畫圖開。朝陽巧欲施金采,涌出參差白雪堆。
延春閣下承恩日,是我經帷侍講時。方擁青編臨綺席,遙看朱紱拜丹墀。風微細草鳴珂佩,日煖飛花近鬢絲。上憶遠人常軫念,莫言南海是天涯。
鐘山高處。又結層樓住。山自蒼蒼江自去。萬景一時收聚。平生湖海詩豪。更傾五斗香醪。不信人間好句,不教驅入霜毫。
一帶陰山浪引弓,運移婚媾一朝通。英雄白首消磨盡,甘與梟雛作婦翁。
沙暖鴛鴦傍柳眠,春來亦懶避湖船。佳人窈窕惜顏色,自照晴波整翠鈿。
風雨連江氣,十月如深冬。坐曹日暮歸,密室溫爐紅。慘慘庭下日,騷騷窗外風。三杯容我醉,萬事聽天工。
不忿胡笳內地聞,子衿何必少終軍。論文一變南朝體,運策兼收絕塞勛。
古人飲酒戒沉湎,一石蕭然神不亂。今人飲酒如沐猴,脫巾狂叫無時休。雙眼茫茫向天白,知交側目成愆尤。清音軟謔有何意,白波平地如山丘。君不見張旭滿引揮云煙,李白一斗詩百篇,遇汝那得開心顏。又不見劉阮朝朝竹林醉,當日高談遇此輩,大白流離玉缸碎。
露花煙柳。春思濃如酒。幾陣狂風新雨后。滿地落紅鋪繡。風流何處疏狂。厭厭恨結柔腸。又是危闌獨倚,一川煙草斜陽。
第四橋下風水惡,千斛舟中心骨驚。蛟龍有時就廟食,鴻雁每歲不南征。松江太湖會合地,暮雨寒濤交戰聲。獨客倚篷歸嘆息,崎嶇世路何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