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道中二首
西流一水向東潺,夾右諸陵并道擐。
歸路惟多千嶂阻,愁來欲把眾峰刪。
云影相從樹影親,近峰如作遠峰臣。
奇觀始信天工巧,誰把丹青掛夕晨。
西流一水向東潺,夾右諸陵并道擐。
歸路惟多千嶂阻,愁來欲把眾峰刪。
云影相從樹影親,近峰如作遠峰臣。
奇觀始信天工巧,誰把丹青掛夕晨。
西邊流來的一條河水向東潺潺流淌,道路右側眾多陵墓環繞在路旁。回程的路上只被無數山巒阻擋,憂愁涌起真想把這些山峰都刪去。云影與樹影相互陪伴十分親近,近處的山峰好似在向遠處的山峰稱臣。這奇異的景觀真讓人相信是上天的巧妙安排,是誰把這如畫的美景掛在了早晚時分。
潺:潺潺,形容水流聲。
夾右:道路右側。
諸陵:眾多陵墓。
擐:環繞。
嶂:像屏障一樣的山峰。
丹青:指繪畫,這里比喻如畫的景色。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衢州道中往返,可能途中經歷了行程的艱難,又被沿途的自然景觀所震撼,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既包含行程中的愁緒,也有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情感與景色自然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觀察力。
韶也命何奇,生前與世違。
貧棲古梵剎,終著舊麻衣。
雅句僧抄遍,孤墳客吊稀。
故園今孰在,應見夢中歸。
華林幽勝地,胡氏舊門閭。
四遠來名士,一家常義居。
素風殊不墜,儒業未曾虛。
何日諧尋訪,琴棋萬卷書。
搖落江天萬木空,雁行斜戛塞垣風。
征閨搗月離愁遠,舊館眠云旅夢通。
郢客豈能陪下里,臯禽爭肯戀樊籠。
此心曠蕩誰相會,盡在南華十卷中。
水精冠葉鏤春冰,巧思鐫研仿未能。
風砑紅綃光點血,暖銷金鏤細含棱。
韶容旖旎終無比,晚艷低佪更可憎。
戲脫仙衣親手覆,香身柔軟力難勝。
蜀路新修盡坦平,交親深幸再逢迎。
正當返袂思鄉國,卻似歸家見弟兄。
霑澤只慚堯綍重,溯流還喜范舟輕。
欲將感戀裁書旨,多少魚箋寫得成。
云隠秋鴻水隠魚,相思難得惠休書。
遙聞養性棲蓮岳,不肯攜筇入帝都。
金殿圣緣應未斷,玉堂知己漸凋疏。
何人曾得陪高論,頭戴神羊馬大夫。
滿架高峰隠史書,英儒冠蓋會仙居。
云霞滿屋光難掩,松柏數庭景有余。
累世子孫傳孝義,一時旌表在門閭。
要知感伏休征處,次第鸞凰上碧虛。
僧門奇士有英公,篆隸高能世莫窮。
五色彩毫傳夢寐,三乘真諦達虛空。
賜衣深染函關上,寵號光呼柰苑中。
幸對風情添逸趣,好陪清話在蓮宮。
前賢功及物,禹后杳難儔。
不及古今色,平分南北流。
寒沖山影岸,清繞荻花洲。
盡是朝宗去,潺湲早晚休。
家隠西山下,華林地絕塵。
門旌千古義,學聚四方人。
道致清云富,名隨白日新。
他年應許我,猿鶴一相親。
桐葉飛霜落井欄,菱花藏雪助衰顏。
夜窗颯颯搖寒竹,秋枕迢迢夢故山。
臨水釣舟橫葦岸,隔溪禪侶啟柴關。
覺來依舊三更月,離緒鄉心起萬端。
憶見萌芽日,還憐合抱時。
舊歡如夢想,物態暗還移。
素艷今無幾,朱顏亦自衰。
樹將人共老,何暇更悲絲。
圓塘綠水平,魚躍紫莼生。
要路貧無力,深村老退耕。
犢隨原草遠,蛙傍塹籬鳴。
撥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華林茂族藹青芬,族本重華遠裔孫。
弟姪聲光攀郤桂,君王恩渥表于閭。
書幃月鑒琴橫席,吟閣云殘村隔原。
多感朝英寄詩什,永留風雅賁丘園。
舊館秋寒一夢長,水簾疏影入回塘。
宦情率爾拖漁艇,客恨依然在燕梁。
白鷺獨飄山面雪,紅蕖全謝鏡心香。
起來不語無人會,醉倚東軒半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