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嵊縣至天臺山行雜詩 其一
楓生北山上,葉落入西嶺。
傷此東南風,愁看去來影。
蕭條暮天氣,凄瑟絕人境。
露草黃一壇,土花紅半井。
傷禽既相戒,廄馬行復警。
寥廓天地心,窮秋一深省。
楓生北山上,葉落入西嶺。
傷此東南風,愁看去來影。
蕭條暮天氣,凄瑟絕人境。
露草黃一壇,土花紅半井。
傷禽既相戒,廄馬行復警。
寥廓天地心,窮秋一深省。
楓樹生長在北山之上,楓葉飄落到西嶺。感傷這東南風,憂愁地看著來來去去的影子。傍晚的天氣一片蕭條,凄清冷落人跡罕至。帶露的秋草黃了一壇,苔蘚紅滿半口井。受傷的鳥兒相互警戒,馬廄里的馬也不時驚起。在這空曠的天地間,在這深秋時節深深反思。
嵊縣:今浙江嵊州。天臺山:在浙江天臺縣北。
傷:感傷。
蕭條:形容景象冷落、寂寞。
凄瑟:凄涼蕭瑟。
土花:指苔蘚。
傷禽:受傷的鳥。
廄馬:馬廄里的馬。
寥廓:空曠深遠。
窮秋:深秋。
作者在從嵊縣到天臺山的行程中,目睹了深秋時節的蕭瑟景象,結合自身的經歷和心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旅途勞頓,心境也較為落寞,看到眼前的凄涼秋景,引發了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深秋旅途所見之景抒發內心的憂愁和對人生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力。
自此東西洞,無煩割紫云。青花雖復爾,綠髓不如君。久握成溫玉,輕研許翠裙。蕉間天一尺,日夕吐氤氳。
破鏡云間照寂寥,愁將寒影對良宵。關山一一征鴻去,似逐梅花出麗譙。
草堂昨夜夢,了了見茅屋。畫壁存龍蛇,去向月痕讀。破瓦盈蛛絲,短檐巢小鵴。直指當年題,日色照離陸。側戶履花寮,蘭芷香若馥。廚煙淩高霄,庶婦饈馨蔌。出還理鄴架,恍惚昔萬軸。細雨濕庭階,父老相過逐。予亦冠蓋迎,樽罍走童仆。山雞覺蘧然,往事千行哭。
胡沙豈瘞北山雄,雉堞疑藏漢勁弓。百里黃龍今暫蟄,亦蟠首尾鎖西東。
識得水中金。煅煉烹煎理更深。進退抽添須九轉,浮沈。溫養潛龍復與臨。妙運自天心。托仗黃婆配丙壬。醞就醍醐山頂降,頻斟。慢撥無弦一曲琴。
滿目江南煙水秋,濟南重到憶南游。便欲移家漁市側,輕蓑短棹弄扁舟。
當年抱疾題新句,老歲支離已可嗟。官學半生渾似夢,塵埃兩眼漸生花。相從杖屨非無意,歸去田園亦有涯。袛許刀圭振疲苶,與公白首醉流霞。勞勞苒苒任年華,何用逢春苦嘆嗟。但得千鐘傾竹葉,不妨一笑為桃花。麒麟莫問行天路,魚蟹從今飽海涯。祇恐愛閒成痼疾,卻須妙手泛丹霞。昏昏煙土客京華,節物驚心祇自嗟。一飽徒饕太倉粟,十年不見故園花。躬耕舒嘯今方決,卜筑橫塘尚未涯。夫子元無療饑藥,待從方士飯朝霞。
沙頭酒盡我當還,又載茶爐送幾灣。劍氣舊曾看北斗,樗材何敢忘青山。生來本帶漁樵相,老至才分夢覺關。青眼故人天上客,依依猶共惜黎斑。
九功播祧墠,七德陳武懸。展事昌國圖,息兵由重戰。皇情咨閱典,出車迨辰選。飾徒映寒隰,翻綏臨廣甸。颯杳佩吳戈,參差腰夏箭。風旆舒復卷,云霞清似轉。輕舞信徘徊,前歌且遙衍。秋原嘶代馬,朱光浮楚練。虹壑寫飛文,巖阿藻馀絢。發震岳靈從,揚旌水華變。憑高訓武則,中天起遐眷。鳳蓋卷洪河,珠旗掃長汧。方待翠華舉,遠適瑤池宴。
靜坐閑觀理自明,是非榮辱豈須爭。一身常在閑中過,萬事肯于先處行。嫩竹半欹聽夜雨,晚云收盡看秋晴。兩般清意誰能識,世事交游物外情。
為愛潮聲與枕連,移居恰好近江天。何人垂釣得雙鯉,有客維舟烹小鮮。遠札忽從魚腹見,新詩先訂虎溪緣。群公要識寒山否,乞食狂歌處處禪。
海門山滅沒,蒼翠似空天。暮去惟馀影,秋來不是煙。瀑高難作響,峰小易成妍。悵望蘿衣客,攀松何處邊。
春去春來何所之,春花隨爾亦全稀。黃金大藥終難駐,紅袖嬌遮晚更飛。忍唱驪駒催客去,欲馮啼鳥喚儂歸。年年此際腸堪斷,何事東君如別離。
瑚璉之器華司勛,十年遠別長思君。留都典籍國與立,目睹成憲恢前聞。司勛家世故有文,臺閣省寺聯清芬。民曹兩考兩書最,馀興卻憶江東云。自公退食弦南薰,秦淮坐對波沄沄。神仙中人在圖畫,回首世路徒紛紜。胡為異境復此分,蓬萊有徑瀛無濆。我懷疇昔一灑淚,吟倚楚天終夕曛。
歸客來登至喜亭,喜歸兼喜峽江平。當時作記文章伯,不止文章得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