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日鄭高密生日和稷坰韻
先生能發公羊學,畏友重開此日筵。
后至莫辜賓客會,清時那有黨人篇。
石犀取悅終為病,木雁論材或自全。
奈此洛陽風雨感,且拚一斛醉來眠。
先生能發公羊學,畏友重開此日筵。
后至莫辜賓客會,清時那有黨人篇。
石犀取悅終為病,木雁論材或自全。
奈此洛陽風雨感,且拚一斛醉來眠。
先生精通《公羊傳》之學,令人敬重的朋友在這天重新擺下筵席。來得晚的人不要辜負了這賓客相聚的盛會,清平時代哪會有像過去那樣彈劾黨人的篇章。石犀取悅眾人最終會成為弊病,以木雁那樣的標準來論才能或許能自我保全。無奈有這如洛陽風雨般的感慨,姑且拼著喝下一斛酒,醉后就睡去。
公羊學:研究《春秋公羊傳》的學問。
畏友:品德端重、讓人敬畏的朋友。
黨人篇:歷史上有彈劾黨人的篇章,這里可能喻指政治上的傾軋。
石犀:傳說李冰作石犀厭水,這里可能指為取悅他人而做的事。
木雁論材:出自《莊子》,不成材的樹木和不鳴叫的大雁,前者因無用免被砍伐,后者因無能被殺,比喻人要根據環境選擇自處之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為鄭高密生日而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復雜的政治現象或人際關系問題,詩人借詩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慨。
這首詩以生日聚會為契機,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同時通過用典對社會現象進行思考,體現了詩人的憂患意識和處世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心態。
日用總玄玄,時人識未全。當推心上好,放下口頭禪。法法非空法,傳傳是妄傳。不曾修福始,焉能有禍先。不益便無損,不變豈能遷?不垢亦不凈,無缺亦無圓。莫著嗔和喜,何愁迍與邅。不作善因果,那得惡因緣?不聞興廢事,名利不相牽。精粗無愛惡,妍丑不憎憐。不償歡喜債,都無恩怨纏。打開人我網,跳出是非圈。清虛不好古,恬澹倦希賢。休思今世后,放下未生前。從他佛是佛,任伊仙是仙。既無塵俗累,何憂業火煎。有無俱不立,虛實任相連。都緣無取舍,自然無過愆。來去渾忘卻,死生何預焉?居止無余欠,隨處任方圓。饑來一碗飯,渴則半甌泉。興至自逍遣,困來且打眠。達者明此義,休尋天外天。見前赤灑灑,末后亮娟娟。
玉漏涓涓銀漢清,鵲橋新架路初成。催妝既要裁篇詠,鳳吹鸞歌早會迎。
瘴雨昏昏梅子黃,午窗歸夢一繩床。江南云腴忽到眼,中有吾家棠棣香。
風搖疏影落清漪,汎汎魚兒趁晚嬉。不是來禽驚不去,窗前從此使人疑。
二女灑竹淚,盡是心中血。精誠著于物,千載猶不滅。當時從南巡,豈少稷與契。奈何比孤累,匍匐陽城謁?;视ⅹ毢稳?,風泉共幽咽??蓱z女子心,慷慨男兒烈。湘水流不斷,誰道恩情絕。何時見歸來,續君遠離別。
香粥分雛鬧膝前,兒時風味渺如煙。老夫奉佛焚香了,自懺平頭六十年。
誰斗寒姿,正青素、乍試輕盈。飛云溜屧,朔風回舞流霙。羞擬臨波步弱,任長空奔電,恣汝縱橫。崢嶸。詫瑤峰、時自送迎。望及山河羃縞,警梅魂初返,鶴夢頻驚。俏碾銀沙,只飛瓊、慣屧堅冰。休愁人間險途,有仙掌、為調玉髓,逶迤填平。悵晚歸,又譙樓、紅燦凍檠。
鴛鴦碧瓦寒留雪。玉樹先春發。小樓歌舞夜流連。月落參橫、一夢繞梅邊。尊前酒量誰能惜。都是高陽客。十分莫厭羽觴傳。半醉娉婷、云鬢亸金鈿。
丹道立基處,休教外境侵。一心才靜定,二物互相任。離火燒鉛汞,雷車運水金。調和籍坤土,灌溉必天壬。白雪凝金鼎,黃芽長玉簪。這些真種子,本不是玄參。
畫船過午入西林,人擁孤山陌上塵。曾被弁陽模寫盡,晚來閒卻半湖春。
寶車輾駐彩云開,誤到蓬萊頂上來。瓊室既登花得折,永將凡骨逐風雷。
集云峰頂風霜飽,黃檗洲前水石清。不入貢包供玉食,祇應山澤擅高名。
倦來支策立階除,深喜官居似隱居。寒日西流報衙鼓,紛紛清影上圖書。
粥飯家風孰識儂,多生禪味尚沉醲。迷離煙水藏幽夢,魂返南屏夜半鐘。
老火久斂戍,蓐收令西方。塵沙隨白日,慘澹無晶光。故葉改顏色,過雁新著行。孤坐墜秋月,寒燈飐空房。悵然盛時節,開緘理衣裳。芙蓉久當采,浩蕩不可量。芬芳易消歇,歲暮安得長。毋為守空死,萬代同山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