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表門閭安人陳氏挽詞
婦德高千古,鄉評徹九重。柏舟終自誓,石窌啟新封。孫子傳清白,閨門慕肅雍。死生無憾處,了不愧三從。
族姓朱陳盛,夫人事愈明。老姑俱上壽,難弟各清名。節行輝彤管,門閭照赤城。寶鄰方有托,何忍送銘旌。
婦德高千古,鄉評徹九重。柏舟終自誓,石窌啟新封。孫子傳清白,閨門慕肅雍。死生無憾處,了不愧三從。
族姓朱陳盛,夫人事愈明。老姑俱上壽,難弟各清名。節行輝彤管,門閭照赤城。寶鄰方有托,何忍送銘旌。
這位婦人的品德高尚流傳千古,鄉間的好評傳到了朝廷。她如《柏舟》中女子般堅守誓言,如今墓門開啟受新封。孫子傳承清白家風,家門崇尚和睦恭敬。一生無憾,完全無愧于三從之德。朱陳兩族本就興盛,夫人的事跡更加顯明。婆婆長壽,小叔們都有清名。她的節行閃耀于史冊,家門榮耀照亮赤城。本指望她能長久依靠,怎忍心送她最后一程。
柏舟:出自《詩經·邶風·柏舟》,常用來比喻婦女守節。
石窌:指墓穴。
三從:指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桿身漆朱的筆,后常用來指女子文墨之事,這里指記載節行。
赤城:可能泛指地方。
此詩可能是為旌表門閭的安人陳氏而作。陳氏以高尚的婦德獲得鄉評贊譽并得到朝廷旌表,詩人可能在其去世后,為表達對她的敬意和悼念而創作此詩。
這首挽詞主旨是贊美陳氏的高尚婦德和節行。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敘述清晰,展現出陳氏的品德和家族榮耀。在文學上體現了挽詞對逝者品德的歌頌傳統。
萬鍾豈不多,財得孟子辭。
千乘友子思,猶曰須我師。
古賢不易養,養賢則已而。
今賢養自易,無于古加疑。
醉倚秋風笑自攻,偶來還去竟何蹤。
已夫鳯鳥今不至,行矣鳣鯨非所容。
且把心胸同伏虎,誰知頭角是真龍。
歸乎伊畝殊難得,死爾西山尚有從。
塵囂擺落到鴻冥,始見當時遁世英。
叢棘敢思丹鳯至,寸筳慚叩巨鐘鳴。
須知奔競浮榮路,未若喧傳不朽聲。
此道固為流俗笑,茍非夫子欲誰明。
擾擾從俗為,日與所學戾。
茫茫坐三復,心面自相愧。
守道惡從人,取俗患髙世。
誰令二者異,不得一吾致。
平居汩汩喜自墮,萬事過目不省窺。一年南北兩見雪,未始把筆成一詩。
朝看氣象浩茫昧,夜歸瞑想通幽疑。夢乘虛空謁帝所,砆礩象柱承瓊榱。
坦涂壁堊相照射,鶴扇虧蔽狐腋帷。帝旁鮮鮮舞萬女,寶綃雅冶吹裳衣。
累??貫瑀錯組佩,斥棄朱黛素兩眉。撩搔王母戯華髪,袒脫姑射爭膚肌。
提珰擲珥互投報,顧我塵垢加笑譏。其傍臨臨立萬鬼,帝所寵與借色辭。
密呵細纻賜裘舄,笑齒發露寒差差。諸神斂避不敢望,棄唾墮落成珠璣。
朝懽嚱怡棄煙霞,暮慨吁吸成云霏。互偷天帑購黨與,散布萬玨分千珪。
紈羅練縠不計數,逆取倒曳交橫披。鞭驅巨靈刦夸父,揮斧解系關星機。
東觀豗頹墮壁角,南顧禿鬝亡斗箕。其他雜冗莫分辨,徒見漫亂如籮篩。
雷公爭前泣訴帝,至此豈可無省知。愿分羽衛??天討,助以積雹千山齊。
金神擁遏按行道,后乘駕以萬玉蜺。寶刀聯翻夾鐡盾,玉戟鉤子橫珠旗。
天風蕭蕭吹縞素,貝甲合陣窮天圍。磨砮插羽注萬矢,強弩競發相聯飛。
奸窮詐極不保守,引組自縛相連歸。累俘奏愷闖天陛,越雉拔羽按舞儀。
帝呼祝融付焚棄,散灰下地無留遺。徴朋索黨計輕重,斬戮屏翳囚風師。
扶桑瞳瞳露軒豁,日御復反天衢馳。覺來四顧駭皓白,心與恍惚爭是非。
冬雷無聲電不照,疑亦眾鬼乘其私。天髙地下非所職,且可把酒無嗟咨。
何處難忘酒,王臣立藎方。
群邪終自直,萬死不摧剛。
社鼠旁難塞,龍鱗逆易傷。
此時無一盞,何以洗憂腸。
山頭喬木長山髙,山下泉深沒榜篙。
春牛畢耕已閑暇,春馬還有人游遨。
田中青旗署沽酒,道上雙孫扶白毛。
子有歸資好來比,我方飄泊可嗟勞。
經旬飄雨喜新晴,病馬緣畦取次行。
老態只應隨日至,春心無意與花爭。
山川滿目浮煙合,樓板侵天暮靄橫。
嗟我有身無處用,強攜尊酒入崢嶸。
天風變春和,晝日差夏永。
門闌閉無事,燕雀去益靜。
紛翻詩書帙,棄散懶收整。
時來就枕臥,復可取窺省。
心恬逐物閑,跡濶與世屏。
鮮鮮南山暖,秀色在修嶺。
茍嫌安坐慵,還可遠游騁。
自緣智能薄,反得閑暇幸。
交朋久相遠,疏懶欲誰警。
魚蝦無所能,動輒困人得。
蛟鯨能則乖,覆舟取人食。
龜龞能謂殊,刳剝同一劇。
龍不入網羅,亦不為人識。
朔磧云深憶舊行,心驚漢月忽騫翔。
江南水濶無天地,漠北沙寒有雪霜。
遠目送飛沉暮靄,西風吹影過斜陽。
衡南未到歸何日,須信張羅近稻粱。
家世無雙舊,材資第一良。山川儲地秀,日月合天光。
遠色抵千古,洪聲壓四方。道如天未喪,子讓世誰當。
文斧摩空運,儒工縮手藏。镕金斥淄石,截玉出端剛。
追復軒羲舊,裨縫典誥亡。夸傳爭噍噍,問望蔚堂堂。
章甫通期冠,緇裘詎合裳。計量遺丈引,收取竟尋常。
有漸雖宜賀,論才固在傷。偶來官簿版,何異任牛羊。
客有裝垂槖,時窮道括囊。貧才完豎褐,義不及妻糠。
劍折終羞屈,蘭移不改香。幸偷容足地,恥學及羮墻。
同日如無善,當年尚取狂。互鄉前事在,北面有先望。
十日九自病,偶平還苦吟。
萬金無枉志,千古有遺心。
靜隱支憑幾,寒搔髪解簪。
南風久寂寞,誰繼五弦琴。
一夜風聲驚屋破,四鄰叩壁呼我賀。
久知旱勢非所期,果見雨逐浮云過。
庭塘流注已有余,田畝不霑亦何奈。
雷嗔電笑竟何為,幽人空廢南軒臥。
二夷之來始何自,乘我中國方迷昏。各投陰誣張誕妄,尋附罅隙為株根。
例夸難能壓甚畏,釣博天下要推尊。其流汗漫已不制,尚自沖蕩洪其源。
一戎中侵欲內侮,猶遣萬甲疆場屯。何哉二戎日內壞,不思刷去仍資存。
嘗聞古人第氣類,皆以夷敵禽獸論。惜乎無倫弗禮義,幾希不得人相捫。
吾觀世之陷此者,不啻火立足向燔。豈期之子既自悟,不思跳出乃欲??。
余方往就西北食,聞子亦整東南轅。雖然去就固在子,安忍惜手不試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