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作
席簾高卷枕高欹,
門掩垂蘿蘸碧溪。
閑把史書眠一覺,
起來山日過松西。
席簾高卷枕高欹,
門掩垂蘿蘸碧溪。
閑把史書眠一覺,
起來山日過松西。
高高卷起竹席,斜靠著高枕,門掩映在下垂的藤蘿間,藤蘿枝條輕蘸著碧綠的溪水。閑來無事拿起史書讀了讀,睡了一覺,醒來時山間的太陽已過了松樹的西邊。
欹:傾斜。
垂蘿:下垂的藤蘿。
蘸:沾染,這里指藤蘿枝條輕拂溪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遠離塵世的山間,可能是為了逃避世俗紛擾,在山居生活中尋求寧靜與自在,創作此詩時心境閑適恬淡。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山居的閑適生活。其特點是通過生活場景描寫營造意境,情感表達含蓄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生動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近得山中使,遙傳錦字書。云披萊子服,肯問蔣生廬。菽水貧非病,鶯花樂不虛。安仁耽寂寞,一意賦閒居。
幾憑青鳥報芳塵,終是將心寄不真。一紙短書分付與,蕊珠宮里弄珠人。
一鼓孤眠內守。寶陸用云耕透。密種紫芝苗,自是洞天無漏。無漏。無漏。坎虎離龍交媾。
朝采薇,露未晞。夕采薇,風凄凄。岐山東來墨為缞,大白小白懸兩旗。食周之粟不如蕨與薇。蕨薇雖不飽,應是商山草。
春明仰首一長嘶,莫說河冰迸玉蹄。曾與將軍同患難,等閑平步到檀溪。
空傳仙掌擘清霄,可似真珠寫小槽。白露白云都不要,溫柔鄉里探春醪。
梅粉凝嬌不肯添,萬云籠暝壓重檐。江南可是春寒甚,十日東風不捲簾。春波橋頭柳似煙,越王城郭在西邊。我家繞屋皆春水,盡日鴛鴦隨釣船。
萬壑松聲山雨過,一川花氣水風生。
山吐月昏黃。梅開幾度香。捲竹簾、遙看晚煙蒼。屋上雪花猶未盡,朔風吹,夜生涼。日久別離長。思歸夢未忘。搦霜毫、慣寫鴛鴦。芳信天涯莫道遠,望春來,雁飛翔。
種柳五年高出屋,攀條坐愛春陰綠。環池又栽數品花,蜀葵玫瑰與石竹。
水色山光似昔時,往來還動百年思。顛崖蘚蝕錢王箭,拍岸潮迎伍相祠。歲月難勝雙短鬢,興亡能博幾新詩。望中喜是林逋宅,竹外梅花一兩枝。
昔予丁丑冬,一月舉二子。節應嘉平初,相距越旬耳。是時計父年,四十四齡始。韶光忽以邁,予既七十矣。隙駒夫何常,人生一彈指。兩兒并及壯,舉子若相俟。去秋與今春,厥歲為壬癸。天敘兩孫行,依次射蓬矢。老夫對之狂,挲摩溢私喜。緬懷千載上,競述二程美。亦生壬癸年,歷系森可紀。吁嗟黃口雛,敢與先賢擬。維茲歲干符,益應動仰止。興發成孤吟,揮毫授側理。異日捧遺章,庶幾念前軌。古人泣祖硯,奮力著芳史。
繩繩厥承,忠厚之教。庶其紹之,以食斯報。
自愛清游自愴神,五千里外獨歸身。馬嘶平野呼鷹吏,犬吠寒沙射雁人。直北關山初合凍,近南氣候漸知春。蒼苔白石梅花路,長憶驅車魯水濱。
曉來新霽上簾櫳。頃刻透春風。竹葉欣欣浮白,梅花漠漠燃紅。乾坤收拾,塵埃掃蕩,談笑雍容。還我金甌無缺,今年拭目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