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樓
郡樓名甚遠,幾換見樓人。
庾亮魂應在,清風到白蘋。
晴軒分楚漢,夜酒揖星辰。
何必匡山上,獨言無世塵。
郡樓名甚遠,幾換見樓人。
庾亮魂應在,清風到白蘋。
晴軒分楚漢,夜酒揖星辰。
何必匡山上,獨言無世塵。
這座郡樓的名聲流傳久遠,不知經歷了多少代人來此登樓。庾亮的魂魄應該還在,那股清風一直吹拂到白蘋之處。晴天時在軒窗前能分明看到楚漢的分界,夜晚飲酒時仿佛能與星辰拱手作揖。何必只說匡山上沒有塵世的紛擾呢。
郡樓:指庾樓,在今江西九江。
庾亮:東晉時期將領、名士,曾鎮守江州,在九江建有庾樓。
白蘋:一種水生植物。
楚漢:指楚漢之地,九江一帶在歷史上處于楚漢交界。
匡山:即廬山。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庾樓因東晉庾亮而得名,詩人登上此樓,面對歷史遺跡,有感于時光流轉、人事變遷,從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在游覽中觸發了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庾樓表達對歷史的感慨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自然與人事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也展現了詩人對古跡的獨特感悟。
倒影樹淩亂,落耳蛙聲碎。但看涼夜中,皎皎孤月在。
風流此日陶彭澤,善唱吳歈向別筵。制錦正當佳麗地,彈冠初遇中興年。一庭詩景孤松里,疋馬春風立柳邊。傾蓋相逢又分手,金臺涼月夜娟娟。
亦知牢落苦奔波,其奈冠裳掃地何。一自首陽人去后,更誰重唱采薇歌。
袖海澆塵,噓云作雨,羃?春滿人間。綠草南園蝴蝶,伴我芳樽。游絲何緣羈落日,醉襟應不怯余寒。徘徊處、柳色青青,離亭一笛陽關。相看。幽抱好,玄鬢在,此身禁得清頑。徙倚崆峒長劍,手辟榛菅。南云大鳥搏溟澥,西風匹馬度天山。歸來也、重與細斟醽醁,浩唱刀環。
十年叨藉法交歡,玉管長收黍谷寒。盡起龍文高海氣,排來米勢動星壇。黃金許士羞彈鋏,白璧持身獨正冠。松柏有根那用祝,缽盂東去意猶難。
鳥象雌雞,自名鷓鴣。其志懷南,不思北徂。
襄城得圓鯽,留以待吾友。大梁又得之,始憶終按酒。今君復持贈,重念滁陽守。滁陽石瀨中,此物豈無有。三得實嘉遺,我敢自私口。口且不爭甘,事亦難利誘。
岷峨人物古,淮海姓名香。識面歲華晚,論心春晝長。有懷胡去國,無愧好還鄉。呼酒犒三老,柁樓天正涼。蜀產班行幾,分符又去之。氣完吞落日,心定發涼飔。蠅虎攫何壯,蝸牛升更癡。見幾能許早,別思渺江蘺。
自種因緣亦似僧,丈夫身世豈無憑。桄榔林下堪棲憩,重話菩提一夜燈。
空階宜晚步,步步影隨人。回首青天外,西飛月一輪。銀蟾元不沒,仙桂自長春。晦朔猶生死,人天總未真。
梅花落盡人誰管。暗凄斷、傷春眼。雪后平蕪春尚淺。一簪華發,滿襟離恨,羞做東風伴。斗花小斛蘭芽短。猶是當時舊庭院。擬把新愁憑酒遣。春衫重看,酒痕猶在,忍放金杯滿。
一個窮官不解為,貪他絳葉與青枝。來時開花去結子,教人怎不罵狂癡。
帝資弘裕,明達好謀。纂述先志,混一九州。禮優三恪,忠厚之道。貽謀弗臧,識者所少。
十年不摘洞庭霜,喜見新苞照眼黃。但對典刑休嗜味,虎賁猶得作中郎。
爆竹聲中夜漸闌,圍爐猶自怯輕寒。魚龍依舊當街舞,焰火還須隔岸看。風雨頻催新氣象,須眉終愧好河山。一年光景從頭數,最是今宵感萬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