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無月賦詩三首 其一
月向中秋俟,陰從一夕愆。
望中孤老眼,暗里聳吟肩。
燈婢深留照,桃笙冷廢眠。
思兮在何許,有夢隔山川。
月向中秋俟,陰從一夕愆。
望中孤老眼,暗里聳吟肩。
燈婢深留照,桃笙冷廢眠。
思兮在何許,有夢隔山川。
月亮本應在中秋出現,卻因一夜的陰云而失約。我在期盼中用孤獨衰老的雙眼張望,在黑暗里聳著肩膀苦吟詩句。婢女把燈撥亮留下光明,竹席清冷讓人難以入眠。我思念的人在哪里呢?即便在夢里也隔著山川。
俟:等待。
愆:失誤,錯過。
望:盼望,期待。
燈婢:掌燈的婢女。
桃笙:竹席的別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和內容推測,應是在中秋時節,詩人本期待中秋賞月,然而連續幾夜都沒有月亮,在這樣的情境下,詩人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可能當時詩人內心孤獨,又有思念之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中秋無月時的孤獨與思念。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細膩的情感表達。
殷勤相送出天臺,
仙境那能卻再來。
云液每歸須強飲,
惆悵溪頭從此別,
碧山明月閉蒼苔。
昆侖凝想最高峰,
王母來乘五色龍。
歌聽紫鸞猶縹緲,
樹影悠悠花悄悄,
若聞簫管是行蹤。
一衲老禪床,吾生半異鄉。
管弦愁里老,書劍夢中忙。
鳥急山初暝,蟬稀樹正涼。
又歸何處去,塵路月蒼蒼。
??耳何年別渥洼,病來顏色半泥沙。四啼不鑿金砧裂,平原好放無人放,嘶向秋風苜蓿花。
隴上沙蔥葉正齊,騰黃猶自局羸啼。尾蟠夜雨紅絲脆,階前莫怪垂雙淚,不遇孫陽不敢嘶。
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別是古龍孫。霜侵病骨無驕氣,一朝千里心猶在,爭肯潛忘秣飼恩。
空被秋風吹病毛,無因濯浪刷洪濤。臥來總怪龍蹄跙,欲將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鉸刀。
病久無人著意看,玉華衫色欲凋殘。飲驚白露泉花冷,王良若許相抬策,千里追風也不難。
戴月早辭三秀館,遲明初識九華峰。
差差玉劍寒铓利,
行春若到五溪上,此處褰帷正面逢。
好風吹樹杏花香,花下真人道姓王。
大篆龍蛇隨筆劄,要喚麻姑同一醉,使人沽酒向余杭。
樹入天臺石路新,
云和草靜迥無塵。
煙霞不省生前事,
不知此地歸何處,
須就桃源問主人。
白石溪邊自結廬,風泉滿院稱幽居。鳥啼深樹?靈藥,
支頤冷笑緣名出,終日王門強曳裾。
寂寥深木閉煙霞,洞里相知有幾家。笑看潭魚吹水沫,
夜靜著灰封釜灶,自添文武養丹砂。
碧落香銷蘭露秋,星河無夢夜悠悠。
靈妃不降三清駕,人間何事堪惆悵,海色西風十二樓。
四十年前百戰身,曾驅虎隊掃胡塵。
風悲鼓角榆關暮,胸中別有安邊計,誰睬髭須白似銀。
鼇岫云低太一壇,武皇齋潔不勝歡。
長生碧字期親署,
秋風裊裊月朗朗,玉女清歌一夜闌。
海風葉葉駕霓旌,天路悠悠接上清。錦誥凄涼遺去恨,從此暫辭華表柱,便應千載是歸程。
五峰已別隔人間,雙闕何年許再還。既掃山川收地脈,從此枕中唯有夢,夢魂何處訪三山。
仙老閑眠碧草堂,帝書征入白云鄉。龜臺欲署長生籍,五千言外無文字,更有何詞贈武皇。
再到天臺訪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塵。
笙歌冥寞閑深洞,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見當時勸酒人。
皇帝齋心潔素誠,自朝真祖報升平。華山秋草多歸馬,千官整肅三天夜,劍佩初聞入太清。
海日西飛度禁林,太清宮殿月沉沉。不聞北斗傾堯酒,雪風更起古杉葉,時送步虛清磬音。
太一天壇降紫君,屬車龍鶴夜成群。春浮玉藻寒初落,千官不動旌旗下,日照南山萬樹云。
山擁飛云海水清,天壇未夕仗先成。千官不起金縢議,側聞左右皆周呂,看取從容致太平。
太和琴暖發南熏,水闊風高得細聞。滄海舉歌夔是相,今日病身慚小隱,欲將泉石勒移文。
莫道真游煙景賒,瀟湘有路入京華。
溪頭鶴樹春常在,
白羊成隊難收拾,吃盡溪邊巨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