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昆陽樓
一片孤城日欲低,極天沙草共凄凄。
乾坤尚想風云陣,蒼莽猶驚虎豹啼。
萬恨連營惟劍戟,諸山京觀盡鯨鯢。
中原從此雄圖定,河隴長驅白帝西。
一片孤城日欲低,極天沙草共凄凄。
乾坤尚想風云陣,蒼莽猶驚虎豹啼。
萬恨連營惟劍戟,諸山京觀盡鯨鯢。
中原從此雄圖定,河隴長驅白帝西。
夕陽西下,一座孤城顯得格外落寞,極目遠望,沙地荒草一片凄涼。遙想當年,天地間仿佛還留存著風云變幻的戰陣,荒野中似乎仍回蕩著虎豹的驚啼。無數的怨恨與那連營的劍戟相連,群山間的京觀都是敵軍的尸首。從此中原的雄圖大略得以確定,大軍長驅直入,向河隴以西、白帝之西進軍。
孤城:孤立無援的城,這里指昆陽樓所在之城。
極天:直到天邊。
凄凄:形容草長得茂盛,也有凄涼之意。
乾坤:天地。
風云陣:指古代的戰陣,也象征著戰爭的風云變幻。
蒼莽:形容郊野或天空一碧無際。
萬恨:很多怨恨,這里指戰爭帶來的傷痛。
連營:扎營相連。
劍戟:古代兵器,這里代指軍隊。
京觀:古代戰爭中,勝者為了炫耀武功,收集敵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
鯨鯢:比喻兇惡的敵人。
雄圖:宏偉的謀略。
河隴:指河西與隴右,今甘肅、青海一帶。
白帝:白帝城,在今重慶奉節東瞿塘峽口。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登上昆陽樓,回顧歷史上發生在昆陽的著名戰役(如昆陽之戰)時。昆陽之戰是新朝末年,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劉秀以少勝多擊敗王莽大軍,為東漢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詩人站在昆陽樓上,面對歷史遺跡,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回顧歷史上的戰爭,展現戰爭的慘烈和對中原局勢的影響。其突出特點是意境雄渾,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它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戰爭場景,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麟鳳在赤霄,黃塵亂豺虎。 慨息道路難,涕泣每交下。 吁嗟壯士行,或有神靈護。 云電以為旌,雷霆以為鼓。 縱有斧鑿手,何能重傷女?丑類自含私,昊天明有睹。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歲華銷盡客心驚。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齏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淺畫香膏拂紫綿。牡丹花重翠云偏。手挼梅子并郎肩。 病起心情終是怯,困來模樣不禁憐。旋移針線小窗前。
赤闌橋盡香街直,籠街細柳嬌無力。金碧上青空,花晴簾影紅。 黃衫飛白馬,日日青樓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塵。
花滿院。飛去飛來雙燕。紅雨入簾寒不卷。曉屏山六扇。 翠袖玉笙凄斷。脈脈兩蛾愁淺。消息不知郎近遠。一春長夢見。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 細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柳絲碧。柳下人家寒食。鶯語匆匆花寂寂。玉階春蘚濕。 閑憑薰籠無力。心事有誰知得。檀炷繞窗燈背壁。畫檐殘雨滴。
一是金丹總數,河圖象出真機。誰知罔象盡玄微。大道從茲孕起。斗柄璇璣正位,陰中卻抱陽輝。崑崙子母著緋衣。此是乾坤真理。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誰憐。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別來此處最縈牽。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
年年為客遍天涯。夢遲歸路賒。無端星月浸窗紗。一枝寒影斜。 腸未斷,鬢先華。新來瘦轉加。角聲吹徹小梅花。夜長人憶家。
笙歌間錯華筵啟。喜新春新歲。菜傳纖手青絲細。和氣入、東風里。 幡兒勝兒都姑媂。戴得更忔戲。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十載仰高明,一見心相許。來日孤舟西水門,風飽征帆腹。 后夜起相思,明月清江曲。若見秋風寒雁來,能寄音書否。
斜點銀釭,高擎蓮炬,夜深不耐微風。重重簾幕,掩映堂中。香漸遠、長煙裊穟,光不定、寒影搖紅。偏奇處、當庭月暗,吐焰為虹。 紅裳呈艷,麗娥一見,無奈狂蹤。試煩他纖手,卷上紗籠。開正好、銀花照夜,堆不盡、金粟凝空。丁寧語、頻將好事,來報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