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陶詩二首
采菊見南山,賦詩臨清流。偶耳與物會,微言適相酬。
浩蕩思惟表,其心共天游。江不阻水逝,天不礙云浮。
后人涉雕斲,七竅混沌愁。掩卷三太息,至山莫容丘。
元氣本無聲,宣和偶宮徵。沨沨合自然,其音無惉懘。
流之天地間,六代激綺靡。溯觀刪馀什,雅豈不在是。
后來庶有知,韋柳實興起。更后邈無人,斯文止于此。
采菊見南山,賦詩臨清流。偶耳與物會,微言適相酬。
浩蕩思惟表,其心共天游。江不阻水逝,天不礙云浮。
后人涉雕斲,七竅混沌愁。掩卷三太息,至山莫容丘。
元氣本無聲,宣和偶宮徵。沨沨合自然,其音無惉懘。
流之天地間,六代激綺靡。溯觀刪馀什,雅豈不在是。
后來庶有知,韋柳實興起。更后邈無人,斯文止于此。
像陶淵明一樣采菊時望見南山,對著清澈溪流賦詩。偶然與外物相遇,用精妙言辭應答。思緒浩蕩超越表象,心靈與天同游。江水擋不住水的流逝,天空阻不了云的飄浮。后人刻意雕琢,讓本真如同混沌被鑿七竅般哀愁。合上書三次嘆息,最高的山容不下小土丘。元氣本無聲,和諧之音偶然像宮徵之調。自然和諧,聲音沒有煩亂。在天地間流傳,六朝文風變得綺麗浮靡。追溯《詩經》刪定后的詩篇,雅正難道不在其中嗎。后來或許有人明白,韋應物、柳宗元確實興起了好文風。再往后就難尋知音,文章到這里似乎就停止了。
采菊見南山: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微言:精妙的言辭。
思惟表:思想超越表象。
涉雕斲(zhuó):進行雕琢。
七竅混沌愁:《莊子》中混沌被鑿七竅而死,這里指破壞本真。
元氣:指天地自然之氣。
宮徵(zhǐ):古代五音中的兩個音,代指音樂。
惉懘(zhān chì):煩亂。
六代:指三國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
刪馀什:指《詩經》,傳說孔子刪詩。
韋柳:韋應物和柳宗元,他們的詩風質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文壇可能存在追求綺麗浮靡文風的現象,詩人不滿這種風氣,通過讀陶淵明的詩有感而發,表達對自然、本真文風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推崇陶淵明自然質樸的詩風,批判后世雕琢的文風。其突出特點是借古諷今,用對比和典故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文風演變的思考,強調文學應回歸自然、本真。
春到東園景物幽,小桃破萼柳絲柔。好邀詩友聯詩句,信步攜筇試一游。
鎮日無心掃黛眉,臨行愁見理征衣。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 停寶馬,捧瑤卮,相斟相勸忍分離?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
家乘桑蓋瑞,國富臥龍才。 漢水神暉徹,靈圖密命開。 橫天嘉氣應,繼日景云來。 儻管英雄器,三分亦殆哉。
濯錦江頭路。望祥云、密擁旌幢,初開天府。冰露壺中秋玉瑩,不著人間煩暑。現物表、神仙風度。回首太清宮闕杳,是鳴珂簪筆遨游處。萬舟斛,卻西訴。 籌邊堂上兵無數。笑當年、蜀山諒將,夜分旗鼓。聽取今朝宣閫令,洗盡蠻煙塞霧。便催喚、袞衣歸去。運應河清逢岳誕,辦中興事業須申甫,看歲歲,壽觴舉。
洞天仙伯。總是梅標格。來索東風一笑,香浮動、潛溪月。 壽尊誰共酌。少年花縣客。試問日邊春信,梁園上、正飛雪。
人物風流真罕見,何須塵外求仙。綠龜千歲穩巢蓮。醉傾金鑿落,笑擁玉и娟。須信日邊消息好,寒花也作春妍。笙歌樂地酒中天。功名無限事,都在壽觴前。
秋到三山呈瑞氣,斑斑繡虎廣章。早分桂殿一枝香。婉謀參幕府,華署等朝行。 駕月姮娥來獻壽,勝如昨夜輝光。十分滿勸紫霞觴。年年花萼宴,相約侍君王。
天啟重光,地鐘上瑞,有人起自東山。當年謝傳,幾曾鶴發貂冠。不似文章雋老,重來鳴步斗樞間。洪鈞轉,五原草綠,太白兵閑。 運慶今朝初度,正日添紋線,月掛冰盤。恩重御壺宣勸,喜溢天顏。聽取沙堤好語,金科紅篆押千官。春長在,調元鼎里,不假還丹。
草際雪痕消,梅上春心動。碧幕紅裙簇畫筵,橫玉聲三弄。 雅興雜魚龍,妙舞回鸞鳳。莫道司空眼慣□,還入清宵夢。
小樓苦節以詩昌,他日分羹有母嘗。士貴及時為孝子,我今垂老貢蠻鄉。
一官齒漱冰壺冷,三峽眠浮雪夢涼。更愛神山藐姑射,仙郎冰雪制衣裳。
檻外長江浪拍空。蕭蕭紅蓼白蘋風。三秋告稔三農慶,九日追歡九客同。 煙渚北,月巖東。莫嫌光景太匆匆。登龍戲馬英雄事,都在南數一嘯中。
星野涵輝,云峰環翠,南園迎臘開梅蕊。瑤臺仙子笑相逢,金釵行里拚沉醉。 照乘驪珠,出閑天驥。相隨壽母多年紀。春風侍宴寶花樓,五枝七葉都榮貴。
對亭臺幽雅,水竹清虛,嫩涼輕透。碧沼紅蕖,送香風盈袖。白首馮唐,誕辰同慶,上百分仙酎。鰲禁詞垣,烏臺諫省,昔游俱舊。 千里長沙,五年湓浦,近捧絲綸,更藩移守。桂苑余芳,有孫枝新秀。羅綺雍容,管弦松脆,愿拜延椿壽。歲歲年年,今朝啟宴,歡榮良久。
河濱上巳,洛汭春華。碧池涵日,翠斝澄霞。溝垂細柳, 岸擁平沙。歌鶯響樹,舞蝶驚花。云浮寶馬,水韻香車。 熟記行樂,淹留景斜。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 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镈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