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揭辭三首
道久民胥化,幾先慮極深。勤邦循禹度,傳圣得堯心。生德齊天地,仁聲振古今。三山神藥在,滄海信空沉。
薄葬定鄰邊,民安即舊廛。大非空六馬,深不錮三泉。忍逐宮車出,翻隨玉輅旋。西都無限竹,淚色似湘川。
圣治方無事,仙游遽不還。心休黃屋外,鄉遠白云間。笳鼓悽寒月,旌旗卷暮關。孤臣期得殉,黃鳥愿重刪。
道久民胥化,幾先慮極深。勤邦循禹度,傳圣得堯心。生德齊天地,仁聲振古今。三山神藥在,滄海信空沉。
薄葬定鄰邊,民安即舊廛。大非空六馬,深不錮三泉。忍逐宮車出,翻隨玉輅旋。西都無限竹,淚色似湘川。
圣治方無事,仙游遽不還。心休黃屋外,鄉遠白云間。笳鼓悽寒月,旌旗卷暮關。孤臣期得殉,黃鳥愿重刪。
君王治國之道長久,百姓都受到教化,決策前思慮極為深遠。勤勉于國事遵循大禹的法度,傳承圣明有堯帝的胸懷。生前德澤與天地齊平,仁愛的聲名震動古今。傳說中的三山神藥雖在,可帝王逝去如滄海尋仙終成空。薄葬確定在近旁,百姓安居在舊宅。并非用六匹馬陪葬,墓穴也不深錮。不忍跟隨帝王的靈車離去,又隨玉輅返回。西都有無數的竹子,竹上的淚斑就像湘妃竹。圣明的治理本太平無事,帝王卻突然仙逝不再歸來。心思停歇在皇宮之外,故鄉遠在白云之間。胡笳戰鼓在寒月下顯得凄涼,旌旗在暮關中翻卷。孤臣期望能殉葬,愿刪去《黃鳥》之詩(表達對良臣殉葬的不滿)。
胥化:都受到教化。
幾先:事前,決策之前。
禹度:大禹的法度。
堯心:堯帝的心懷,指圣明的品德。
三山神藥:傳說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長生不老藥。
廛(chán):平民百姓的住宅。
六馬:古代帝王出行用六匹馬駕車,這里指陪葬用馬。
三泉:指墓穴很深。
玉輅(lù):帝王所乘的車。
黃屋:帝王車蓋,代指帝王。
笳鼓:胡笳與戰鼓,用于軍中。
黃鳥:《詩經·秦風·黃鳥》,是秦人哀悼為秦穆公殉葬的三位良臣的詩。
宋仁宗趙禎在位期間,國家政治相對穩定,經濟繁榮,百姓生活較為安定,他以仁治國,深受百姓愛戴。這首詩可能創作于仁宗皇帝駕崩之后,作者懷著悲痛和崇敬之情,寫下此詩來悼念仁宗,表達對其功績和品德的贊美以及對其離世的惋惜。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仁宗皇帝,高度贊揚了他的治國功績和高尚品德。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用典恰當,營造出濃厚的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經典之作,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仁宗的懷念和敬仰。
日日齊眉舉案,年年勸酒持觥。今年著意壽卿卿。幼稚綿綿可慶。官冷未嘗貧賤,家肥勝似功名。所為方便合人情。管取前途更永。
自有東陽,錦水城山,幾千百年。記往時僅說,擁麾刻郡,而今創見,持橐甘泉。地脈方興,天荒欲破,還為鹽梅生鉅賢。清和候,正風薰日永,作地行仙。 題輿小駐樵川。常只恐祖生先著鞭。算誰從井落,重新疆理,誰從襄峴,一洗腥膻。幕府歸來,未應袖手,行有詔書來九天。勛名就,使吾鄉夸詫,盛事流傳。
玲瓏葉底雪花寒,清晝香薰草木間。 移植小軒供宴坐,恍疑身在普陀山。
玉環忍棄馬嵬坡,南內歸來意若何。 落盡梧桐秋雨夜,凄涼更比壽王多。
庭草銜秋自短長,悲蛩傳響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鄰好,引蔓殷勤遠過墻。
水中走馬,其可行?木末種蓮,其可生?彭澤縣中五斗米 ,何如高臥北窗無俗情。 猛虎怒號山無色,百獸聞之俱辟易。 一朝失所遭束縛,稚子蘆矢來學射。
聞健即收身,歸耕躬馌餉。 詩中句堂堂,床頭春盎盎。 寒花晚更香,霜節老益壯。 相對無俗情,端的羲皇上。
料理歸期不作難,等其一坐蛻白云軒。 去來自熟三生路,談笑聊書四偈言。 舍利雖藏多寶塔,化身應返給孤園。 陰功若證菩提果,更與眾生洗病根。
皦皦志士心,玉壺冰露寒。 整冠默危坐,撫卷慨永嘆。 膠擾天下事,豈逃吾靜觀。 是心本如水,風過成濤瀾。 蟻或作牛斬,雀常用珠彈。 萬境各顛倒,何者為憂嘆。 圣學有宗盟,口血應未乾。 進修在覆簣,趨舍防奔湍。 正須極高深,乾坤見倪端。 規摹括四代,宗廟富百官。 譬如入玉府,璆琳雜瑯玕。 逢原在左右,諒非登一難。
底事秋英色厭黃。喜行春令借紅妝。謝天分付千年品,特地攙先九日香。陶令駭觀須把酒,崔生瞥見誤成章。蜂情蝶思兼迷了,采蕊還如媚景忙。
長拘棲寓季微官,攜杖扶車愧二難。 翹首云山魚雁遠,關心歲月骨毛寒。 方來負米還為養,未遂承顏數問安。 何日庭前環戲彩,共馨夕膳潔晨餐。
少年不學待何年,長大無成莫怨天。 況是各隨賢父訓,豈容弗肯播菑田。
人道青溪有九曲,如今一曲僅能存。 江家宅畔成花圃,東府門前作菜園。 登閣自堪觀疊嶂,汎舟猶可醉芳樽。 料應當日皆無恙,苕霅瀟湘不足言。
心處中虛治五官,特來能應固非難。 移忠益本居家孝,閱暑知曾歷歲寒。 父子賡歌真內樂,弟兄分職賴居安。 何妨菽水為歡養,會有時來韶賜餐。
咄咄汝為子,念之心可寒。 慕則非所慕,難則非所斂。 愚生乃擊俗,達人斯大觀。 大明高照耀,滄海足波瀾。 不求勝己友,有過執挾彈。 不絕害心念,誠身奚喜歡。 溝澮無源本,易盈還易乾。 見善茍不明,譬彼東西湍。 仁義根於心,視精而行端。 讀書貴知道,事親寧以官。 會稽產竹箭,西海出瑯玕。 虛名何足尚,所懼實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