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 己未歲吳山燈市甚盛用史梅溪韻
瞰月峰高,看街簾遠,物華取次如歸。夜深寒淺,春在六銖衣。望來處、紗籠萬點,見背后、釵燕雙飛。疏梅下、星移漢轉,勝似拜安妃。
塵霏。行不斷,踏歌伴軟舞,隨地成圍。天教晴穩,樂事往年稀。念游侶、馀酲尚在,問殢人、香夢誰知。匆匆里、餳簫又曉透羅幃。
瞰月峰高,看街簾遠,物華取次如歸。夜深寒淺,春在六銖衣。望來處、紗籠萬點,見背后、釵燕雙飛。疏梅下、星移漢轉,勝似拜安妃。
塵霏。行不斷,踏歌伴軟舞,隨地成圍。天教晴穩,樂事往年稀。念游侶、馀酲尚在,問殢人、香夢誰知。匆匆里、餳簫又曉透羅幃。
站在高聳的瞰月峰上,遠望那遠處的街簾,世間美好景物依次映入眼簾。夜深了但寒意已淺,春意仿佛融入了輕薄的衣衫。遠遠望去,紗籠燈光如繁星萬點,還能看見女子背后的釵燕雙雙飛舞。稀疏的梅花下,星辰移動,銀河流轉,這景象勝過當年朝拜楊貴妃的熱鬧。街市上塵土飛揚,行人絡繹不絕,有人唱著歌,有人輕盈起舞,人群隨地圍聚。上天賜予晴朗安穩的天氣,這樣的樂事往年很少有。想起一同游玩的伙伴,他們宿醉未醒,可那令人沉醉的香夢又有誰能知曉呢?在這匆匆時光里,賣糖粥的簫聲又在清晨透過了羅幃。
瞰月峰:山峰名。
取次:依次,陸續。
六銖衣:佛教稱忉利天衣重六銖,后以喻極輕的衣服。
紗籠:用紗制作的燈籠。
釵燕:燕形的發釵。
安妃:指楊貴妃,這里借指燈市中盛裝的女子。
塵霏:塵土飛揚。
踏歌:連手而歌,以腳踏地為節拍。
馀酲:指宿醉未醒。
殢人:令人沉醉。
餳簫:賣糖粥的簫聲。
己未歲吳山燈市十分繁盛,作者在這樣熱鬧的場景下,觸景生情創作此詞。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穩定時期,燈市的熱鬧反映出一定的社會繁榮,作者懷著愉悅的心情參與其中,有感而發寫下此作。
這首詞描繪了吳山燈市的熱鬧景象,主旨在于展現燈市的繁華和人們的歡樂。其突出特點是描寫細膩,意象豐富,生動地再現了燈市盛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為研究當時的民俗文化和社會風貌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南國春芳又一時。背人開玉合,意凄其。枉拋紅淚惜前期。愁根蒂,惟有錦鸚知。
無力護瓊枝。東風休再種,有情癡。年來心事在江蘺。渾不稱,頭白賦相思。
夢殘鶯溜,渡頭桃葉春波皺。
何處香風,擲果輕車驀地逢。
珠喉戛玉,紅豆拋來眉黛蹙。
畫棟飛塵,猶共馀香戀錦茵。
秋風秋雨頗相宜,萬水千山木葉飛??靶`云回首處,何須花發始忘機。
秋風蕭索,秋山葉落。秋雨霖漓,秋天寥廓。祖師心印全彰,靈云鼻孔穿卻。分明一道恩光,曠劫無形寂寞。五湖衲子急歸來,休向途中亂穿鑿。莫穿鑿,體用從來非自他,作者不求無病藥。
霜里幽蘭雪里筠
可憐摧折不成春
七情雕就顏如玉
百病磨來性出塵
仙樹逍遙無結子
慈云縹渺是前身
彎弓欲射銀蟾落
追轉姮娥作世人
十年客里鄉山夢,此日山前駐飛鞚。
展步寧論磴道危,芳游最喜簪纓眾。
老衲供茶出寺門,廣文飲客開銀甕。
臺上天香作雨飄,花間好鳥知時哢。
半空寶塔入煙云,十里臺江橫螮蝀。
風光入眼塵慮清,觴酌催人語聲哄。
捫蘿更涉淩霄巔,訪古還探宿猿洞。
摩巖細辯舊題名,苔封篆古難成諷。
酒闌起舞興轉酣,懊憾夕陽飛鳥送。
歸來城市已昏鐘,明日塵蹤行倥傯。
深藏巖谷里,初不要人知??嗍窍汶y掩,春風得意吹。
喜晴彈玉指,林下見幽人。楚楚湘靈樣,肌膚不染塵。
佩玉半零亂,繄誰吊楚英。醉香魂未返,愁聽打蓬聲。
一再荒林雪,全身掩薜蘿。直饒埋沒得,爭柰鼻頭何。
鄭門古城曲,小筑成幽園。為厭朝簪擾,兼辭人境喧。矮堂交雜樹,炎日駐游軒。默默林中意,相看對一尊。
養寂為園臥,尋幽當暑過。林深得日薄,地靜覺蟬多。舊業元粳稻,新亭復薜蘿。誰憐朱紱客,遽戀白云窩。
歸臥窮郊早閉門
故人書札遠相存
無成犬馬徒加齒
在恨君親未報恩
屋角落梅催臘酒
城頭吹笛繞吟魂
陽回若許寒灰待
從此端居奉至言
墻外春山翠欲流,
一年花事值春頭。
斜風細雨寒猶嫩,
綠酒紅燈客尚留。
大海煙云紛萬變,
主人意氣足千秋。
曷來又印鴻泥爪,
聊試堂坳泛芥舟。
一矜字十年除得,
一信字五年乃成。
我贈君家一敬字,
須知受用在平生。
小池玉尺躍清波,
病不開尊奈爾何。
更倩棠漪吹柳岸,
為君小發醉顏酡。
畫閣平橋映綠漪。滿園風物引秋思。幾番踏遍來時路,愛看娟娟翠筱姿。
疑好夢,夢成癡。前塵回首倍凄其。重山復水無窮恨,目斷天空渺后期。
京華談笑隔年余,
紅樹秋來葉又疏。
北望燕臺空入夢,
南尋禹穴問何如。
憂時賈誼休垂涕,
臥病虞卿且著書。
衡岳洞庭幽絕處,
待君同隱結茅居。
華館初開輟簿書
一簾秋色滿階除
芳尊卜夜頻燒燭
蹇足因人亦曳裾
好客榻緣徐孺下
□言席為蓋公虛
榕溪縣舍清如水
更說官清水不如
生小仙娥不自妍。璧臺金層誤嬋娟。幾曾宛轉酬千琲,已忍伶俜過十年。
虬箭水,鵲爐煙。無端芳會散金錢。簾櫳早是愁時候,爭遣新寒到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