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八首 其七
鬧處莫出頭,冷地著眼看。
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
一種作貴人,教誰賣柴炭。
向你道,不可毀,不可贊,體若虛空沒涯岸。
相喚相呼歸去來,記取明年正月半。
鬧處莫出頭,冷地著眼看。
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
一種作貴人,教誰賣柴炭。
向你道,不可毀,不可贊,體若虛空沒涯岸。
相喚相呼歸去來,記取明年正月半。
在熱鬧的地方不要強出頭,冷靜地冷眼旁觀。光明與黑暗互不相干,彼此各占一半。同樣是成為貴人,又要讓誰去賣柴炭呢。告訴你,既不可詆毀,也不可贊美,本體如同虛空一樣沒有邊際。互相呼喚著回去吧,記住明年正月十五。
鬧處:熱鬧的地方。
冷地:冷靜、冷清的狀態。
明暗:光明和黑暗,可引申為好壞、善惡等相對的概念。
貴人:地位尊貴、有身份的人。
體若虛空:本體如同虛空一樣,形容事物的本質沒有邊際、不可捉摸。
正月半:正月十五,即元宵節。
此偈可能是禪宗高僧為了教導弟子而作。禪宗強調通過直接的體驗和感悟來領悟佛法,此偈以日常事物和通俗語言傳達禪理,幫助弟子們在生活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世俗的表象所迷惑。創作時間和具體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是在禪宗發展和傳播的過程中。
這首偈語主旨在于勸人超脫世俗,以冷靜客觀的態度看待世界。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直白的語言闡述深刻的禪理。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禪宗偈語獨特的文學風格和思想價值,對后世禪宗文學和哲學思想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幽亭斜日在,佳興與君同。屐潤催詩雨,衣涼醒酒風。鵝群穿草白,蜂足帶花紅。愁散身殊健,全寬云夢胸。
蟠桃子熟金累累,參差接到花開時。仙山闊遠誰貌得,使君燕寢回春姿。海山千里春茫茫,東風是處桃花香。使君有意能小待,實成亦是三千霜。
蘇蘇寒雨滴平川,共話行期笑屢遷。宿草故含河畔色,新炊半見客中煙。隔江鴻雁如兄弟,明月天涯是去年。匹馬夕陽緣底事,梅花零落野塘邊。
日中紅塵飛,日入群動息。新月出林端,鳴禽已斂翼。江城淡煙橫,蒼茫觀暮色。久雨初放晴,竹韻清欲滴。赤帝扇溫風,蟋蟀漸居壁。節候已變遷,人生非金石。臨流嘆逝川,此意誰能識。登高眺所思,攀云恨無力。書劍兩無成,年年空跋涉。式微一再歌,欲歸歸未得。長江風浪惡,大陸煙塵黑。明月不可掇,方寸常郁塞。對此感漂零,蒼茫意何極!
惟皇降衷,弗忚弗虧。習遠情肆,始淪以隳。有卓君子,勵行自修。夙夜惕若,反躬是求。孰去孰存,惟日內省。百鏬勿遺,靡伺靡騁。脩省之始,尤慎在獨。勇絕其萌,庶制爾欲。于赫斯臨,昭昭幽深。毋茍自欺,其敢弗欽。矧茲明威,曷敢戲豫。戰兢自持,主一無二。燕居觀象,恒若薦雷。益慎益戒,萬善具來。審之靡疚,式底于完。信立愿達,克承克安。吾儕小人,貪欲內錮。甘心物欲,有寐有寤。為之由己,曷自暴棄。嗚呼靈臺,幸勖爾志。
山旁想亦住農家,小徑人稀任草遮。只有清風來冉冉,吹蓮葉后更吹花。
燭燭芙蓉花,擢擢采蘭婦。懷袖忽已盈,馨香誰為有。秋草一以萎,此物難獨久。馳情一水間,無因攜素手。
落落虛懷好自珍,一番舒展一番新。搖風捲起窗鋪月,滴雨驚回夢愴神。荔子丹時陪獻豆,丁香結處共愁塵。本無顏色爭韶艷,野老由來不怨春。一幅青天世外珍,詩人得句共清新。書生幾上側理紙,巫女廟中巴峽神。長恐天寒憑日暮,不將翠袖染緇塵。世間荷葉并蕉葉,不與紅芳競占春。
道山堂后數株梅,為底偏于雨里開。到得晴來無一朵,亂飛白雪點蒼苔。
宮院生秋草,流螢入夜飛。玉階零白露,涼沁越羅衣。
圣皇啟明運,日月麗中天。幽微靡不燭,草野無遺賢。夫君樂嘉遁,邈在金華川。一室坐虛白,十載窮太玄。翳翳舍西桑,涓涓屋頭泉。君子思括囊,志士催著鞭。鶴書白日下,束帛何戔戔。光華喜云近,獻納知所先。江右暫借潤,漳南重安邊。三月已報政,千里如解懸。當寧深眷注,求舊資周旋。金閨昔通籍,石室今紬編。絲綸王言布,黼黻人文宣。真儒幸徵庸,疲民思惠鮮。而我惜遠別,中心抱悁悁。士生貴大施,外職徒縈牽。及茲飾鴻業,百世當無前。玉堂有馀暇,早寄新詩篇。
東漢久無國,南州猶有亭。虛楹過日白,老樹入湖青。歲晚送僧去,天寒行獨經。搔頭雙檜側,余發故星星。
歲已凋殘意未殘,一空飛雪舞詩箋。含風古木低收夢,失路行人惱未還。身世恨,太無端。不妨是處過華年。有情便上焉能可,人間處處是高欄。
圃色依簾障,天光切戶庭。草生連夜雨,花落遍池星。未遂翔寥廓,真堪托晦冥。逢時須紫燕,得意拂青萍。
曾是青樓第一名,汗羅香膩染卿卿。鴉翎曉鬢和花掠,蝶翅春魂抱夢驚。巫雨散馀猶有賦,仙源尋得浪多情。于今欲火成光焰,自唱迦陵度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