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二首
自古中秋月,風騷昨意難。幾人亭醉筆,終夕憑危欄。海際掀鯨目,云端擢露盤。一年相別恨,并與此時看。
月滿中秋夜,人人惜最明。悲歡徒自感,圓缺本無情。天外有相憶,世間多江平。嫦娥難借問,寂寞趁西傾。
自古中秋月,風騷昨意難。幾人亭醉筆,終夕憑危欄。海際掀鯨目,云端擢露盤。一年相別恨,并與此時看。
月滿中秋夜,人人惜最明。悲歡徒自感,圓缺本無情。天外有相憶,世間多江平。嫦娥難借問,寂寞趁西傾。
自古以來的中秋之月,其風雅意趣難以言說。有幾人在亭中醉意揮筆,整夜憑靠著高欄。大海邊際仿佛掀起鯨魚的眼睛,云端好似升起露盤。一年來分別的遺憾,都在此時一同凝望。中秋之夜月亮圓滿,人人都珍惜這最明亮的時刻。悲歡不過是自己的感觸,月圓月缺本就無情。天外有人相互思念,世間許多江水平靜。難以向嫦娥詢問,只能在它西斜時感受寂寞。
風騷:指風雅意趣。
終夕:整夜。
憑危欄:靠著高欄。
擢:升起。
露盤:傳說漢武帝曾造銅仙承露盤。
徒:僅僅,只是。
西傾:指月亮西斜。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詞來看,可能是詩人在中秋佳節,因與親友分別,觸景生情而作。在中秋這個團圓的節日,人們往往會更加思念遠方的人,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兩首詩圍繞中秋月展開,主旨是抒發離別與人生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月的圓缺對比人的悲歡。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傳統中秋主題的獨特感悟。
花明繡戶,香滿雕檐。嫩苔鋪徑綠毿毿。芳辰易逝動驪歌,酒頻添??戴烀?、微鎖兩尖。孤館經秋,龍鳳管,不曾拈。夜來庭院雨廉纖。懷人遠道恨深時,病相兼。又怎禁、寒意透簾。
自戴淵明漉酒巾,食鮭甘作庾郎貧。雖無殘菊簪華發,賴有青山似故人。幾處鴉鳴牛背雨,經年衣犯馬蹄塵。待攜神武朝衫去,還我煙溪漱石身。
不道諸公無表來,茫然庶事遣人猜。擁兵相學干戈銳,使者徒勞百萬回。
一晌凝情無語,手撚梅花何處。倚竹不勝愁,暗想江頭歸路。東去,東去,短艇淡煙疏雨。
寒夜清,簾外迢迢星斗明。況有蕭閑洞中客,吟為紫鳳呼凰聲。癭木杯,杉贅楠瘤刳得來。莫怪家人畔邊笑,渠心祗愛黃金罍。落霞琴,寥寥山水揚清音。玉皇仙馭碧云遠,空使松風終日吟。蓮花燭,亭亭嫩蕊生紅玉。不知含淚怨何人,欲問無由得心曲。金火障,紅獸飛來射羅幌。夜來斜展掩深爐,半睡芙蓉香蕩漾。憶山月,前溪后溪清復絕??纯从旨肮鸹〞r,空寄子規啼處血。錦鯨薦,碧香紅膩承君宴。幾度閑眠卻覺來,彩鱗飛出云濤面。懷溪云,漠漠閑籠鷗鷺群。有時日暮碧將合,還被魚舟來觸分。霜中笛,落梅一曲瑤華滴。不知青女是何人,三奏未終頭已白。月下橋,風外拂殘衰柳條。倚欄桿處獨自立,青翰何人吹玉簫。
云騰致雨,世界索然。日照天臨,乾坤廓爾。文殊臺里,萬菩薩縱然顯現,晴是晴,雨是雨,山是山,水是水。
鼙鼓東來第一聲,臨江卻敵畫圖成。將軍躍馬橫戈去,叱咤能揮草木兵。三戰先收汗馬功,將軍解甲不歸農。獵回醉尉休訶夜,似有東風亦識儂。淮西欲勒紀功石,題卷還多稱妙詞。老我猶慚王溪筆,為君一續讀韓碑。
能吟解飲張夫子,醉臥黃池谷口風。天地至寬容不得,勞君收入畫圖中。
輪扁釋椎開口諫,國君據坐展書開。古人糟粕終枯淡,誰醉天然滋味來。
奔馳漸覺歲崢嶸,負郭蕪田未退耕。正恐山溪吹岸去,任從煙草喚愁生。別來竹院門長掩,好去漁舟手自撐。漸晚歸心在何許,夕陽低處伴云橫。
鳴玉鏘金盡正臣,修文偃武不無人。興王會靜妖氛氣,圣壽宜過一萬春。
記花幡裁就,春如繡幄。玉人云髻篸紅萼。怎向尋桃問柳,郎心輕薄。故意把、芳盟誤卻。流光如駛,早又驚風動幕。可憐人更怨離索。秋到也、這些時,客睡難著。枕上聽、梧桐亂落。
曉日彤墀,春風黃傘,天顏咫尺清光。恩袍初賜,一時玉質金相。濟濟滿廷鹓鷺,月卿映、日尹星郎。鳴鞘繞,錦韉歸路,醉舞醒狂。追隨寶津瓊苑,看穿花帽側,拂柳鞭長。臨流夾徑,參差綠蔭紅芳。宴罷西城向晚,歌呼笑語溢平康。休相惱,爭揭疏簾,半出新妝。
眨上眉毛早蹉過,塞卻眼。更形言語轉周遮,命取口。盡大地都為一塵,佛眼覷不見。一大藏都為一句,??谀苄?。也未提得一半在,忽然踏破化城時。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爣爣皎日,欻麗于天。厥明禦舒,如王出焉。爣爣皎日,欻入于地。厥晦厥貞,如王入焉。出有龍旂,入有珩佩。勿驅勿馳,惟慎惟戒。出有嘉謀,入有內則。繄彼臣庶,欽王之式。愔愔清廟,儀儀象服。我尸出矣,迎神之谷。杳杳陰竹,坎坎路鼓。我尸入矣,得神之祜。有郁其鬯,有儼其彝。九變未作,全乘來之。既醑既酢,爰朄爰舞。象物既降,全乘之去。麟之儀儀,不縶不維。樂德而至,如賓之嬉。鳳之愉愉,不篝不笯。樂德而至,如賓之娛。自筐及筥,我有牢醑。自筐及篚,我有貨幣。我牢不愆,我貨不匱。碩碩其才,有樂而止。王有虎臣,錫之鈇鉞。征彼不惠,一撲而滅。王有虎臣,錫之圭瓚。征彼不享,一烘而泮。王有掌訝,偵爾疆理。王有掌客,饋爾饔餼。何以樂之,金石九奏。何以錫之,龍旂九旒。??衡笄,翚衣褕翟。自內而祭,為君之則。洪源誰孕,疏為江河。大塊孰埏,播為山阿。厥流浩漾,厥勢嵯峨。今君之酌,慰我實多。禮酒既酌,嘉賓既厚,牘為之奏。禮酒既竭,嘉賓既悅,應為之節。禮酒既罄,嘉賓既醒,雅為之行?;富钙涔?,袞袞其衣。出作二伯,天子是毗?;富钙涔?,袞袞其服。入作三孤,國人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