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賦詩凡五首 其四
戶戶薪充纊,家家爐作床。
懸知火明暗,是系體炎涼。
為俗陋至此,斯民真可傷。
詔條先勸課,王政本耕桑。
戶戶薪充纊,家家爐作床。
懸知火明暗,是系體炎涼。
為俗陋至此,斯民真可傷。
詔條先勸課,王政本耕桑。
家家戶戶用柴薪代替絲綿,把爐灶當作床鋪。可以料想火的明暗,關系著身體的冷暖。習俗竟然如此粗陋,百姓實在令人哀傷。朝廷的法令應先鼓勵農桑,國家的政事本就以耕種和養蠶為本。
薪:柴薪。纊:絲綿。
懸知:料想。
系:關系到。
詔條:朝廷法令。勸課:鼓勵與督責,這里指鼓勵農桑。
王政:國家政事。耕桑:耕種與養蠶,泛指農業生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可能處于寒冷時節,百姓生活困苦。詩人看到百姓艱難的生活狀況,結合朝廷政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百姓生活困苦,呼吁朝廷重視農桑。其突出特點是寫實與議論結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民生的關注和社會責任感。
翠木搖艷溪之灣,游子失氣生愁酸。
夸力搏虎筋骨絕,雙流迸??道路難。
布衾多年窘夜雨,土銼無火啼夜餐。
一生忠義老寂寞,旋燒竹葉供春寒。
病起多情白日遲,強來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館初春后,人倚欄干欲暮時。
亂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麥自無知。
池邉垂柳腰肢活,折盡長條為寄誰。
坦腹東床眾莫奇,堂堂吾弟獨君知。
交親未及親三歲,淪喪俄驚共一時。
琴在我方悲子敬,禮存誰為哭言思。
山阿幽室千年閟,挽語空吟靖節詩。
風條日萼半披殘,不用登臨意惘然。
宿麥吐芒風卷浪,垂楊吹絮暖生煙。
送春鶯友分明語,并水鳧雛取次眠。
觸眼風光渾有味,人生行樂且加鞭。
露槳依灘急,霜飚入鬢清。
秋痕到晴樹,江勢擁孤城。
野鶴疑仙分,檣烏伴水程。
故園千嶂外,白首不勝情。
高秋客未還,何處望鄉關。
喬木蒼煙外,孤亭落照間。
雨晴山覺近,潮滿水如閑。
目斷峒陽路,歸云不可攀。
俗態多違性,憂梅不近城。
詩書看長物,林壑寄余情。
傍驛尋梅使,沖寒過曲生。
一枝供細酌,歸路見參橫。
寒逐云陰散,年催節物新。
桃符趨臘市,社鼓賽田神。
任性琴書懶,呼兒杖履頻。
君恩難報處,家食奉雙親。
華榜危樓豈浪名,人間四者此環幷。
日知光景無虛度,時覺清風滿座生。
庾亮據床談興逸,仲宣倚檻客愁輕。
眼前此樂難兼得,許我登臨載酒行。
鋪茸紫葵亂晴飔,點金寒菊棲短籬。
木犀韻髙陋凡枝,顧與葵菊同階墀。
香聞十里自絕奇,造物豈偏雨露滋。
閑見層出珠琲垂,鵝黃靛粧宮様宜。
煙銷紅日下薄帷,宴坐幽窗風度時。
頗覺飄飄蘭蕙姿,著人不去催作詩。
李侯為續離騷辭,香草端從筆下移。
花前把卷不停披,何以酬君金屈巵。
千里長懷北固樓,客居顏巷不堪憂。
清熒坐看孤燈夜,搖落初驚一葉秋。
已厭清談揮麈尾,誰能細字寫蠅頭。
莼鱸固是吾家味,好約西風買釣舟。
為寮東越肯忘年,南越相逢兩皓然。
杜守謬容居召后,楊文那敢在王前。
誰能狡兔營三窟,深羨神龍襲九淵。
便合從公下吳會,濟時無術擬求田。
誰為傳花信,新亭破睡風。
春回芳意早,客到賞心同。
酒盞搖江綠,詩牋照坐紅。
無由接歡宴,危坐正書空。
不見梁王舊吹臺,年來愁眼向誰開。
求賢廊廟無虛日,報國涓塵自乏才。
直指漫能迎櫑具,永懷寧敢詠金罍。
相看鬢髪霜千丈,自視文章水一杯。
晚歲可憐神氣索,故人猶寄好詩來。
追還正始真堪喜,突過黃初豈易陪。
婉孌也知能度曲,葡萄應已釀新醅。
何時東閣容驚坐,一日那辭一百回。
落日孤村靜,凄風一笛秋。
寸心灰欲死,雙鬢雪添愁。
未報中原復,應煩肉食謀。
獨慚蘇季子,計拙敝貂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