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四十五首 其六
馬面驢腮無處雪,海竭山摧天地裂。
老古錐,太孤絕。
龜毛拂去眼中塵,兔角杖敲空里月。
馬面驢腮無處雪,海竭山摧天地裂。
老古錐,太孤絕。
龜毛拂去眼中塵,兔角杖敲空里月。
長著馬臉驢腮的模樣無法洗刷,就像大海干涸、山巒崩塌、天地裂開那樣難以改變。這位老古板,實在是太過孤僻、特立獨行。用龜毛做的拂子掃去眼中的塵埃,用兔角做的拐杖敲擊空中的月亮。
馬面驢腮:形容外貌丑陋怪異,這里可能有隱喻某種難以改變的狀態。
雪:洗刷、清除。
老古錐:指古板、守舊、特立獨行的人。
龜毛、兔角:在佛教概念中,龜本無毛,兔本無角,代表虛幻、不存在的事物。
《頌古四十五首》是宋代的一些禪詩作品。宋代佛教禪宗盛行,禪僧們常以詩歌表達禪理和修行感悟。此詩可能創作于禪院修行、交流的環境中,詩人通過奇特的語言和意象,來傳達對禪道的獨特理解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禪理,以奇特的意象和夸張的語言,展現出超脫世俗、追求空靈虛幻的禪意境界。在文學史上,它是宋代禪詩的代表之一,體現了宋代禪詩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價值。
楊花飛去落誰家,
紫禁人閑惜歲華。
謾向園林覓春色,
折殘枝上兩三花。
茂宰行春遍,芳辰初度臨。
飛鳧雙赤舄,鳴鳳一瑤琴。
不盡風云色,俄成桃李陰。
萱花在東郡,偏系使君心。
大塊微生事,聲教良最仁。椎髻習梟性,剿臠無完身。異類斥不育,雨露匪不均。珠崖擬棄捐,鱗介難具陳。
德澤更千載,文物冠京津。四水環十邑,五指削天垠。巢居負深險,豕突雅難馴。畫臂肖沉木,彎弓即鬻獯。鳩集乃叫呼,敢為猬與蚊。
虎竹怫分閫,桓桓策六軍。六軍信神武,所事在征討。月竁昔來賓,日際曾奉土。況茲未重譯,蠢爾輕明主。大國德良虧,瑤階缺千羽。
防風殺二龍,不死見夏禹。大火方西流,日色草木枯。馬蝗煽青燐,金牛暗毒雨。卸甲陟崇阿,免胄散行伍。料敵何必深,超距欲如虎。溪谷多嶙峋,所事在兩股。
樹杪出金鉦,陰巖潛玉弩。不怨從軍難,所慮空村堵。一雞響毗耶,驅蜂走神姥。所冀良牧仁,惻然動安撫。
革心歸所天,文教被終古。請移銅柱標,相看忘黠虜。
嶺南嶺北歲頻煩,知有先人素業存。
偶著茶經唐處士,別分藜火漢王孫。
同心千里能回駕,病足三秋未出門。
空荷瑤華枉相祝,白頭衰謝更何言。
六十年華日正斜,晚晴天氣襯朱霞。
一生風度三春柳,兩世交情二月花。
靜對古人翻卷帙,閑尋野老話桑麻。
吟詩飲酒消馀日,避世何從覓漢槎。
權也名家駒,遇我以父執。
謂可張吾軍,咄咄反見逼。
慣以劣斗勝,況乃緩縛急。
福建與漳泉,佗州終不及。
對坐無言處,無中更有無。
圣賢公自是,宇宙我非夫。
人世開天境,江村掛雪圖。
此中憑打過,老眼送江湖。
刀鐮到處只隨身,夫婦同耕上壟春。
寧野豈非緣習俗,癡愚應未喪真淳。
雞翰插鬢山經略,鳥道為家木客親。
干羽兩階曾不見,吾皇神圣古無倫。
菱歌歇晚涼,桂楫隱回塘。
珠佩雙皋冷,羅裙十里香。
錦書隨綺翼,持報邵陵王。
世上機鋒競巧尖,漁人分外不曾添。
目隨流水煙波闊,舟傍津崖綠柳粘。
沙圃久諧鳧雁約,釣綸那用易爻占。
羊裘不著無人問,隔斷紅塵一草簾。
儱侗十圍腹,婆娑三尺軀。
折拄杖攪無邊香水海,破布囊貯百億須彌盧。
等個人?哩?哩,覓文錢蘇嚕蘇嚕。
天上無,地下無,四明山色開畫圖。
人間詩癖勝錢癖,搜索肝脾過幾春。
囊橐無嫌貧似舊,風騷有喜句多新。
但將苦意摩層宙,莫計終窮涉暮津。
試看一生銅臭者,羨他登第亦何頻。
夜色如銀如白晝。不惜光腴,肯照梅花瘦。曾共霜中青女斗。清輝可愛團圞后。
出海遲遲歸海驟。一轉冰輪,人世情非舊。弄影入時眉譜秀。新妝真道嫌纖巧。
紅淚滴!
滴向案頭猶脈脈,癡心不改嫣紅色。
細收欲寄行吟客。
空相憶,天涯何處覓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