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與馬
王與馬,共大下。
將軍前,丞相亞。將軍無謀丞相詐。
丞相謂將軍,三州勢堪藉。事成為王失為霸。
嗚呼將軍遽叱咤。
鼓頻頻,肆逆氛。
丞相大義已滅親。白旗懸首煩將軍。
王與馬,共大下。
將軍前,丞相亞。將軍無謀丞相詐。
丞相謂將軍,三州勢堪藉。事成為王失為霸。
嗚呼將軍遽叱咤。
鼓頻頻,肆逆氛。
丞相大義已滅親。白旗懸首煩將軍。
王氏家族與司馬氏家族,共同掌控天下。將軍在前,丞相次之。將軍沒有謀略而丞相狡詐。丞相告訴將軍,三州的勢力值得憑借。事情成功了就能稱王,失敗了也能稱霸。唉,將軍突然發怒。戰鼓頻繁敲響,叛逆的氣氛肆意蔓延。丞相為了大義已不顧親情。最后用白旗懸掛著敵人首級煩勞將軍去處理。
王與馬:指東晉時期瑯琊王氏家族與司馬氏皇族共同掌握朝廷大權。
共天下:共同治理天下。
亞:次一等。
藉:憑借。
遽:突然。
叱咤:發怒吆喝。
肆:肆意、放縱。
逆氛:叛逆的氣氛。
滅親:不顧親屬之情,這里指丞相為了大義舍棄親情。
東晉時期,瑯琊王氏勢力龐大,與司馬氏皇族共同執掌政權,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當時朝廷內部權力斗爭激烈,詩中描述的將軍與丞相可能是王、馬兩族中的代表人物,他們為爭奪更多權力展開明爭暗斗。
此詩主旨是展現東晉時期王、馬兩族權力斗爭的狀況。突出特點是簡潔勾勒人物形象與斗爭場景。在文學上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局勢與社會風貌。
愛子公車辟,賢昆復拜官。身中粗矍鑠,眼底更團欒。槲葉壚初暖,椒漿盌不寒。唯憐萬室盡,詎忍一家完。
亭亭玉樹世間稀,天與科名不與時。倍厚每生同族敬,風流多結貴游知。吾于魯肅情偏厚,客謂文園疾莫支。撫幾自悲還自慨,喜君跨灶有諸兒。家住青山擅一丘,菜畦花圃足夷猶。哲人造物何慳壽,公子平生不識愁。雞黍情緣成夢斷,鶯花心性蓋棺休。草亭吟卷今猶在,讀向西風老淚流。
鏡臺今何在,寸身正相隨。何當碎聯玉,云上璧已虧。
直上棲霞閣,飄然興獨殊。齊州看九點,青壤失南區??疹ù溆麎?,月流寒更逾。帝閽在何處,雙闕逼丹衢。
山如廬阜眼中稀,笑挽長江入酒卮。翠壁丹崖煙淡淡,洞云巖樹晚依依。心非到處真成夢,畫不能如更著詩。歌罷滄浪一回首,湖鷗故故傍人飛。
聞說閬風苑,瓊田產玉芝。不收云表露,烹瀹詎相宜。
孤舟泛湖水,月色如寒玉。白云忽滿衣,清風時濯足。不知人間世,因唱滄浪曲。歸臥讀書窗,蟪蛄啼草綠。
虎肉同類,更向騶虞驕。鴻飛大冥鹡鸰招,神龜刺促化陽鱎。銷冶干將成鉛刀,黃金山重義秋毫。坦坦天衢趨俠邪,前車軸折后爭誇,不臣縣官臣私家。珠琲絡鉤于闐珂,意氣悅懌若春花。月請十百恒苦饑,名刺漫滅竟安之。后衣露脛冠達剃,蒯緱一彈幡哉歸。行路難,君自悲。
休嗟光景速于飛,為愛春從柳上歸。好是新年添一歲,卻知今是與前非。
二月春江深,送君歸故林。綠波與碧草,一倍傷離心。故人在天末,欲往隔湘陰。相見煩相問,多愁年鬢侵。
閒居植蘭芷,繞屋似沅江。香露浮侵席,光風動滿窗。調琴元少并,摛賦更無雙。來此皆心醉,何須倒玉缸。
陳遵結俠起高名,尺牘題來慰友生。不比當年驚座者,風流到處動公卿。
平疇秀嘉卉,高堰遞細涓。煙火桑柘外,漁釣竹林邊。蘿徑絕灑掃,風磴乍攀援。云霞薄樵嶺,花木明?川。插槿護頹墉,激澗瀉鳴弦。夕圃搖佳蕙,遙林生晚煙。田父四五輩,問訊丘中緣。壺觴有深趣,兼無章綬牽。抱甕欽丈人,巖耕儷昔賢。茲水洵樂矣,吾歸將老焉。
鶴色紗蒙烏府寄,裁衣不稱著林中。水亭君有親題處,留待他時染碧籠。
一甕春醪醉到秋,松邊乍醒手扶頭。叢筠側侍長身立,曲澗環吟小調悠。親及鶴,友于鷗,有時相聚有時休。云峰雪窟圖成卷,來日偕君作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