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陳白沙先生訃
生知秖藉兩詩酬,死惜曾無半面由。坦坦德從周道往,冥冥心與葛天游。講論語托門人錄,封禪書違使者求。萬里白沙何處是,獨臨殘月水西樓。
堯夫情性林宗行,薄世之師天吝之。此老不亡名自在,斯文欲鑄我何為。天長嶺海無從涕,地老臺山有道碑。擬把瓣香身莫達,紼前空寄助勞辭。
生知秖藉兩詩酬,死惜曾無半面由。坦坦德從周道往,冥冥心與葛天游。講論語托門人錄,封禪書違使者求。萬里白沙何處是,獨臨殘月水西樓。
堯夫情性林宗行,薄世之師天吝之。此老不亡名自在,斯文欲鑄我何為。天長嶺海無從涕,地老臺山有道碑。擬把瓣香身莫達,紼前空寄助勞辭。
生前僅憑借兩首詩來酬答,可惜至死都未曾與先生謀面。先生品德坦坦蕩蕩,遵循正道而行;內心超脫,仿佛與遠古的葛天氏一同遨游。先生講學言論由門人記錄,拒絕了封禪書的征召。萬里之外的白沙何處尋覓,我獨自對著殘月,佇立在水西樓前。先生有邵堯夫的情性、郭林宗的品行,是輕視世俗的宗師,上天卻如此吝惜他。先生即便逝去,聲名依然長存,我想要弘揚斯文卻不知該怎么做。嶺海之地如此遙遠,我無法前往痛哭;臺山有記載先生道德的碑石。我想獻上一瓣香卻無法到達,只能在靈柩前空寄慰問之辭。
生知:生前相知。秖:同“只”。
坦坦德:品德坦坦蕩蕩。周道:大道,正道。
冥冥心:超脫的心境。葛天:指葛天氏,傳說中的遠古帝王。
講論語托門人錄:指先生講學言論由門人記錄。
封禪書違使者求:據記載,陳白沙曾拒絕朝廷征召。
堯夫:邵雍,字堯夫,北宋理學家,以情性灑脫著稱。林宗:郭泰,字林宗,東漢名士,品行高潔。
瓣香:一瓣香,表示對他人的敬仰。紼:牽引靈柩的大繩。
陳白沙即陳獻章,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他開創“江門學派”,在當時影響很大。詩人聽聞陳白沙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陳白沙的學術思想和人格魅力備受推崇,他的離世是學界的一大損失,詩人雖未與先生謀面,但對其十分敬仰,故而寫下此詩表達哀悼。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陳白沙先生,突出了先生品德高尚、學問深厚的特點。詩中展現了詩人對先生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在文學史上,此詩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陳白沙的尊崇,也從側面體現了陳白沙在學術和人格方面的影響力。
遠道回車未肯膏,為圖名利逐兒曹。歸期望斷門空掩,坐對梨花月影高。
珥筆中郎署,知君意氣?。坐移芳桂月,參馭紫薇風。鼓枻三江外,看花百粵中。太平官事簡,慎勿立奇功。
乾坤乾凈土,天獨付農家。樹綴累累果,籬垂簇簇花。古風原樸野,秋色最高華。更羨閑雞犬,無心舐鼎沙。
萬仞香爐峰,一派九江水。水上出青蓮,人在蓮花里。
十霜相別又相迎,只是當時一樣清。天上選仙惟在善,物中多壽必由貞。鄉賓近受邦侯禮,家瑞重看子姓成。知道洞庭波不竭,年年釀入紫霞觥。
休公遂不起,難料復難忘。玉骨隨薪盡,空留一分香。
莫將畫竹論難易,剛道繁難簡更難。君看蕭蕭只數葉,滿堂風雨不勝寒。
映帶城隅地勢雄,昔稱重鎮大江東。萬山中斷飛銀浪,一曲西流臥采虹。夾岸樓臺楊柳月,對船燈火荻花風。釣魚臺下鷗如雪,我已忘機似海翁。
為怕緇塵著素衣,凍痕封蕊放香遲。月來忽送闌干影,春到不分南北枝。喚夢翠禽依樹宿,銷魂玉笛隔花吹。從他萬片隨風去,須有青青葉底時。
佳詩如飲泉,一寒乃清真。妙趣欲無我,寧復有襲因。學之三十年,同光猶隙塵。擾擾共高下,未足輕眾人。多忤言可忘,薄奉氣乃醇。羲黃復何心,適當天地春。
一點疏鐙一葉舟,夜深移過荻花洲。如何不作金蓮炬,卻向煙波照白頭。
腕惰難禁扇,天炎易費瓜。一簾懸水濺瓊花。新浴歸來焦渴倍思茶。
三山碧海路非遙,來瑞清都下紫霄。霜雪羽毛冰玉性,瑤池深處啄靈苗。
萬里關山靜,清陰滿塞榆。如何金殿里,猶獻辟兵符。瑞日浮丹闕,仙云滿玉輿。更傳長命縷,寶歷萬年馀。泰一扶皇運,真人感赤精。更逢端午節,君德萬方明。御醑璩杯白,仙風羽扇清。靈符不須進,漢壘已銷兵。萬里來珍貢,風瀾靜四溟。魚龍驚咒水,神霧忽生庭。波生碧海露晨曦,爭剽菖蒲集御卮。見說太平無沴氣,山中叢艾獨生遲。采絲纏粽動嘉辰,浴殿風生畫扇輪。拂曉千門放金鑰,玉階還有謝衣人。沈沈三殿燕華紳,云覆端門瑞氣新。晝漏未移天正午,此時兼有日重輪。御柳重重午影圓,薰風時泛舜琴弦。六宮競進長生縷,天子垂衣一萬年。禁幕無風日正亭,侍臣初賜玉盤冰。不知翠輦游何處,應在瑤臺第一層。翠華初到玉池游,笑指宮人按棹謳。湘水英魂在何處,猶教終日競龍舟。御池風暖水如鱗,爭看蘭舟競渡人。應是君王好忠直,至今猶為吊孤臣。
西湖舊屬野人家,今屬天家不屬他。水月亭前且楊柳,集芳園下盡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