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超葬陳子范于西湖之孤山,詩以記之
民國二年春,江色朝入檻。我從張靜江,初識陳子范。
容貌既溫粹,風神亦夷澹。于中郁奇氣,如山不可撼。
落落語不煩,沈沈心已感。至今寤寐間,光采猶未減。
嗚呼夜漫漫,眾生同黯黮。束身作大炬,燭破群鬼膽。
勞薪忽已爇,驚淚不能斬。故人有林君,收骨入深坎。
秋墳郁相望,楊花白如禪。下車苦腹痛,絮酒致煩憯。
民國二年春,江色朝入檻。我從張靜江,初識陳子范。
容貌既溫粹,風神亦夷澹。于中郁奇氣,如山不可撼。
落落語不煩,沈沈心已感。至今寤寐間,光采猶未減。
嗚呼夜漫漫,眾生同黯黮。束身作大炬,燭破群鬼膽。
勞薪忽已爇,驚淚不能斬。故人有林君,收骨入深坎。
秋墳郁相望,楊花白如禪。下車苦腹痛,絮酒致煩憯。
民國二年的春天,江邊景色清晨映入欄桿。我跟著張靜江,初次結識了陳子范。他容貌溫和純粹,風度瀟灑淡泊。內心卻蘊藏著奇氣,像山一樣不可動搖。他說話灑脫簡潔,我內心已深受觸動。直到如今睡夢中,他的光彩仍未減退。唉,黑夜漫長,眾生都處于黑暗之中。他約束自身化作巨大的火炬,照亮并嚇破了群鬼的膽??伤癫裥酵蝗蝗紵M,我悲痛的淚水止不住。老友林君,收斂他的尸骨葬入深穴。秋日的墳塋遙遙相望,楊花潔白如禪意。我下車悲痛難忍,以薄酒祭奠表達哀傷。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
檻:欄桿。
溫粹:溫和純粹。
夷澹:瀟灑淡泊。
黯黮(dǎn):昏暗不明。
勞薪:比喻辛苦勞累的人。爇(ruò):燃燒。
深坎:深穴,指墳墓。
絮酒:以棉絮浸酒,祭吊時用。煩憯(cǎn):悲痛哀傷。
民國二年處于辛亥革命后的動蕩時期,社會局勢復雜。陳子范是一位為革命事業奮斗的志士,他的犧牲是時代的悲劇。林子超將陳子范葬于西湖孤山,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陳子范的敬意和對時代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紀念陳子范,展現了他的精神品格和為革命犧牲的壯舉。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與現實的交織,生動地刻畫了陳子范的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在反映當時革命志士的精神風貌和詩人的情感方面有一定價值。
東風鷺影幾橫斜,晚日飛來漾雪華。 好伴閑身春雨里,一川煙雨落梨花。
胡虜昔何在,遙聞將士訛。 何曾親吉甫,遽欲奪蓬婆。 浪議輕癰潰,成功幸石磨。 未知廊廟計,終始果如何。
山家境界無畦畛,住處隨人意所便。 澗汲巖棲忘世累,石耕略種盡天年。 時驚虎觸柴扉月,長鶯啼綠樹煙雨。 不信卻無人種杏,知從何處覓神仙。
美人絕似董嬌饒,家住南山第一橋。 不肯隨人過湖去,月明夜夜自吹簫。
鮑老當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 若教鮑老當筵舞,轉更郎當舞袖長。
錦字梭停掩夜機,白頭吟苦怨新知。 誰聞隴水回腸后,更聽巴猿拭袂時。 漢殿微涼金屋閉,魏宮清曉玉壺欹。 多情不待悲秋氣,祇是傷春鬢已絲。
江南節物,水昏云淡,飛雪滿前村。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 壽陽妝罷,冰姿玉態,的的寫天真。等閑風雨又紛紛。更忍向、笛中聞。
巫陽歸夢融千峰,辟惡香消翠被濃。 桂魄漸虧愁曉月,蕉心不展怨春風。 遙山黯黯眉長斂,一水盈盈語未通。 漫托鹍弦傳恨意,云鬟日夕似飛蓬。
四月荊南農勸事,愛護秧針,戽水溪西地。遙擬田間充餅餌,兒童喜躍燈前記。
眼見場頭黃麥穗,求得晴天,打出盤餐利。學種瓜蔬時灌溉,村中莫效城中戲。
珊珊瑣骨,似碧城仙侶。一笑相逢淡忘語。鎮拈花倚竹,翠袖生寒,空谷里、相見個儂幽緒。 蘭釭低照影,賭酒評詩,便唱江南斷腸句。一樣掃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許。正漠漠、煙波五湖春,待買個紅船,載卿同去。
吾愛胡夫子,抱道來逃空。 豈伊桃花源,有此山泉蒙。 奏疏瀝肝膽,春秋開盲聾。 當年起草處,想見臨池工。 愿為池上草,永懷君子風。
二月春游須爛漫。秉燭看花,只為晨曦短。高舉蠟薪通夕看。紅光萬丈騰天半。 寄語平時游冶伴。不負分陰,勝事輸今段。燈火休催歸小院。殷勤更照桃花面。
我愛菊花枝。浥露偏宜。旋移佳種一年期。照眼黃金三徑爛,可但東籬。 秋老摘花吹。敢恨開遲。只愁一夜便香衰。待插滿頭年大也,且泛芳卮。
嚴陵灘畔香醪好。遮莫東方曉。春風盎盎入寒肌。人道霜濃臘月、我還疑。 紅爐火熱香圍坐。梅蕊迎春破。一聲清唱解人頤。人道牢愁千斛、我誰知。
兩岸人家傍柳條,玄暉遺跡自蕭蕭。 曾為一夜青山客,未得無情過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