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虎臣游太岳二首 其二
紫霄宮殿俯飆臺,織鐵參差萬壑哀。
七澤晴云當檻起,三秦煙樹八關來。
新題玉笈仙容讀,舊鎖瓊扉帝許開。
方朔陸沉將欲去,青騾海上待君回。
紫霄宮殿俯飆臺,織鐵參差萬壑哀。
七澤晴云當檻起,三秦煙樹八關來。
新題玉笈仙容讀,舊鎖瓊扉帝許開。
方朔陸沉將欲去,青騾海上待君回。
紫霄宮殿俯瞰著狂風勁吹的高臺,如鐵交織般的景象中眾多溝壑似在哀鳴。七澤之地晴朗的云氣正對著屋梁升起,三秦大地的煙樹從八關那邊涌來。新題寫在玉笈上仙人樂意閱讀,舊鎖著的瓊扉天帝允許打開。東方朔隱居將離去,青騾在海上等待你歸來。
紫霄宮殿:太岳山上的宮殿。俯:俯瞰。飆臺:狂風勁吹的高臺。
織鐵:形容山勢如鐵交織。參差:高低不齊。萬壑哀:眾多溝壑似在哀鳴。
七澤:古代楚地七個大澤的總稱。檻起:對著屋梁升起。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秦朝故地關中地區。八關:泛指關中的險要關隘。
玉笈:道教的典籍。仙容讀:仙人樂意閱讀。
瓊扉:玉飾的門。帝許開:天帝允許打開。
方朔:指東方朔,他曾隱居避世。陸沉:隱居。
青騾:傳說中仙人的坐騎。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道教文化較為盛行,太岳山作為道教名山,吸引眾多人前往游歷。詩人送友人吳虎臣去太岳山游玩,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美好祝愿。其突出特點是描繪景色雄渾壯闊,充滿奇幻色彩,運用神話典故增添神秘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較高的藝術技巧。
半屬虛空半屬身,絪缊一氣似初春。仙家亦有調元手,屈子寧非具眼人。莫遣塵埃封面目,試看金石貫精神。些兒欲問天根處,亥子中間得最真。
滄江湛回流,野樹帶遠色。白云東山來,雅與幽興集。靜撫丘中琴,時散林下帙。余亦淡蕩人,相期此投跡。
珍重當年禁苑春,助嬌消恨舊何人。風流爭似潘郎得,付與河陽滿縣新。
吉語聞田父,新年勝故年。借儂百觳觫,雨里破荒田。
秋入吾廬景物賒,一簾新月半欄花。風回水葉翻翻白,雨壓檐枝恰恰斜。宅比柴桑多種柳,門通苕霅可浮家。客來隨分能供具,掃籜煨鐺與試茶。
出處信不易,卜筑豈在遠。聞君壯年日,頗此遂仰偃。創基倚北阜,開窗面層巘。雜樹莽蓊蔚,長流激清淺。跡異愿不隔,路阻日遂晚。愉悅各殊趣,幽意不逮顯。春風翻深谷,裊裊葛葉展。代耕與灌園,垂老付所遣。
洛中九老后,林下一人高。此去自當佚,向來誠獨勞。東湖歸踐履,南浦薦風騷。尚念匈奴在,家山未可褒。
冬至煉朱砂,夏至煉水銀。常使居土釜,莫令鉛汞分。子母既相感,火候常溫溫。如是既久久,功成升紫云。龍虎戰百六,烏兔交七九。坎離直寅申,艮巽司卯酉。一粒同朱橘,千古永不朽。八月十五夜,三杯冬至酒。
松楸深擁若堂封,仙樹婆娑八月風。奕葉兒孫高處折,人間別有廣寒宮。
漢祖西來秉白旄,子嬰宗廟委波濤。誰憐君有翻身術,解向秦宮殺趙高。
綠樹繞江郭,槿花照籬落。地偏無喧囂,入夜更蕭索。月出海東頭,飛光照林薄。望仙亭中郵卒歸,手把小角行且吹。夜靜時聞斷還續,嗚嗚徒爾驚鄰曲。江城不見落梅花,誰解衛公三十六。
百囀已休鶯哺子,三眠初罷柳飛花。
斜枕殘書秋水邊,數椽如欲傍青天。黎明驚喚斜塘去,隔浦漁家盡放船。
日落煙水寒,解纜清江渚。中夜北風來,相送潭州去。
曉起乘云上煦煦,川原如繪漸迷糊。星辰閃爍長空黤,氣象倉皇白日蘇。媧補杞憂從子笑,移山填海寧吾迂。天衢已啟初禪意,大地彎成一抹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