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處士游蜀
又掛寒帆向錦川,
木蘭舟里過殘年。
自修姹姹爐中物,
來年的有荊南信,
回劄應緘十色箋。
又掛寒帆向錦川,
木蘭舟里過殘年。
自修姹姹爐中物,
來年的有荊南信,
回劄應緘十色箋。
你又掛起寒帆前往錦川,在木蘭舟里度過殘年。自己修煉著爐中的丹藥,來年肯定會有荊南的消息,回信應該會用彩色的信箋。
錦川:指今四川錦江流域一帶。
木蘭舟:用木蘭樹造的船,后用作船的美稱。
殘年:年末。
姹姹:道教煉丹術語,指丹藥。
的有:定有。
回劄:回信。
緘:封。
十色箋:多種顏色的精美信箋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友人王處士年末前往蜀地時所作,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穩(wěn)定,友人出于游歷或修煉等目的出行,詩人有感而發(fā)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對友人旅途的擔憂,又有對未來相聚或通信的期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體現(xiàn)了送別詩常見的情感表達。
城頭棟宇恰三間,楚望凄涼吊屈原。
雨洗山川百里凈,風吹語笑一城喧。
鄉(xiāng)書莫問經時絕,歲事初驚片葉翻。
南近清淮鱸鱖好,釣筒時問有潛吞。
歸來臥起有馀適,老去消磨無雜緣。門外不知何歲月,夢中亦覺在云泉。千年高道誰酬價,一世清閑我賣錢。安得道人江北去,此詩先錄寄師川。
古書漫滅字斕斑,眼倦頹然整頓閑。以法為親疏世相,視身如幻寄人間。業(yè)緣有盡今脫手,老態(tài)無因日上顏。已辦一瓢期澗飲,要刳馀潤到昆山。
誰家煙玉。趁粉苞未吐,金鴉先斸。換葉移根,宛轉風前倚修竹。
可是傷春靜女,都不摜、玉階華屋。且乞與、細土清泉,低亞舊欄角。
清旭。映窗縠。喜暖雨弄晴,翠枝新沐。細君暗祝,未要東風與拘束。
懺卻將離小字,剛換得、帶圍金簇。待說與、揚州夢,慢斟縹醁。
薄梗任飄流。
昔聞市上三時賣,
今已春深見未嘗。
莫道寒歷只寒相,
及時也復事分張。
帷幄運籌者,翻令在牧芻。
憂時雙鬢短,去路一琴孤。
已振蘭臺紀,應蕃沙苑駒。
誰云閒散地,麟閣佇新圖。
蚤托忘形契,同吟勵志詩。
喜窺邊笥富,愧著祖鞭遲。
宿草增新愴,停云感故知。
德門多積慶,還與象賢期。
命合終山水,才非不稱時。
冢邊空有樹,身后獨無兒。
散盡詩篇本,長存道德碑。
平生誰見重,應只是王維。
跨鶴吹笙弄紫煙,
幔亭高宴祖龍年。
祇聞海上勞徐福,
不省人間有魏騫。
椎鑼擂鼓轉船頭,
席卷波翻喊激流。
洗腳上船乘快便,
順風相送下?lián)P州。
投老應須結主知,
翱翔郎省已多時。
南風一送輕舟去,
更與何人細論詩。
楚天云雨太迷離,臺殿參差動羽旗。
自綰髻鬟矜絕色,卻教履舄入微詞。
迎神有待陳蘭藉,過客無因謁蕙帷。
仿佛嬋娟余嘆息,上清淪謫得歸期。
二重埔接三重埔,
萬頃花田萬斛珠。
谷雨清明都過了,
采花爭似采茶無?
飛綿糝徑無消息。因風管領東南陌。
小榭正無聊。漫天作雪飄。
珠簾愁未捲。浪跡浮蹤遠。
舞怯點池塘。萍浮綠渺茫。
謬將疏野托交游,平日論心亦有由。
科第聯(lián)翩叨舊契,利名疏闊少新憂。
清談已覺忘朱夏,濁酒先防虐素秋。
多病無聊唯有睡,頻頻詩句未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