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象罔亭偶成二絕
泛盡溪流數曲清,竹陰開處見新亭。山翁不會題牌意,猶守枯枝看道經。
竹色隱波流不去,蓮香浮坐斷還聞。誅茅結宇才方丈,占盡清風與白云。
泛盡溪流數曲清,竹陰開處見新亭。山翁不會題牌意,猶守枯枝看道經。
竹色隱波流不去,蓮香浮坐斷還聞。誅茅結宇才方丈,占盡清風與白云。
在清澈的溪流中泛舟,繞過了數道彎,在竹林的陰影散開處看見了新亭子。山里老人不理解題牌的含義,還守著枯枝看道經。翠竹的影子倒映在水波中仿佛靜止不動,蓮花的香氣飄浮在座位周圍,斷了又能聞到。割除茅草建的屋子只有一丈見方,卻占盡了清風和白云。
泛盡:指泛舟到溪流的盡頭。
山翁:山里的老人。
誅茅:割除茅草,這里指建造房屋。
方丈:一丈見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游覽山林時,偶然發現象罔亭,被周圍清幽的環境所吸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是在尋求一種遠離塵世紛擾的寧靜,在自然中尋找心靈的慰藉。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山林的清幽之美和閑適生活,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峨眉兩山橫蜀土,五岳之外更奇睹。千年積雪凈含春,幾道奔泉寒迸雨。四十陰洞生肉芝,多少仙糧誰是主。樵蘇不到云霞深,莓苔堆徑色自古。脩藤密蘿覆澗戶,眾隱忘形淡相聚。真仙向之引鳳鸞,老衲居然伏豺虎。神工開辟出丹青,人間畫師心何苦。李白夜行見真景,千仞峰頭月半吐。中原有客殊自惜,棧閣衰年萬里隔。恍聽杜宇枕畔啼,夢魂飛越劍門驛。山靈不識鄴下狂,欲往登危虛謝屐。錦官城高錦江碧,殘照疏林揚馬宅。兩漢接跡鐘神秀,不餐煙火超凡格。六朝綺麗落后塵,大方雄渾浩無息。謀猷大展際昌期,憲臺防秋坐深夕。君不見紫微光耀圣明世,閶闔森嚴百靈衛。健兒牧馬尚龍荒,未許終童請纓計。今王宵旰勞宰臣,黃鉞白旄任非細。佳政威聲幕南北,材官乘障氣逾銳。紇干凍雀向日飛,太宇茫茫絕纖翳。又不見漳河流水向東逝,野夫支筇望天際。
一泓長湛鏡中天,欄檻憑高得月先。秪道省中持簡牘,不知窗外有林泉。幽篁拂座能蠲俗,老檜淩霜不記年。誰信仙曹兼吏隱,詩成莫遣外人傳。
天荒地老物消磨,贏得詩人感慨多。兩鬢黃塵秋色里,又投東勝過黃河。
錦荔戎州第一奇,大如雞子壓枝垂。金刀剪下三千顆,對客從容把酒卮。
鷲嶺傍龍宮,慈帆但信風。懸燈孤嶂里,洗衲亂流中。山靜云歸錫,湖平月印空。道林名不沗,禪理似支公。
袍襟帽角走紅塵,卻掃窮經務日新。將相公侯本無種,未應不及賣漿人。
曾上蓬萊第一峰,夕陽留住且從容。
佳麗曾矜得寵先,后宮歌舞一當千。那知寵極能生妒,不是青娥誤少年。
溪房夜掩白云層,酬唱詩筒系海藤。花落煮茶窗外石,一航春雨隔吟燈。
寂寂禪扃掩晝陰,阿師道味此中深。一塵不涉冰霜操,萬境俱空水月心。駐屐寒香生小徑,捲簾秋色上疏林。莫愁客至無清供,玄酒盈樽好共斟。
騎馬出都城,送君登遠道。我有一壺酒,為君再傾倒。海內重結交,卑卑學脂韋。心術不相語,美譽交相推。我知君最深,君知我亦至。臨別為贈言,愿君莫予棄。
委迤長堤望眼寬。天容海色總高寒。不知明月幾時有,卻向歸艎盡意圓。驚宿鳥,動回瀾。十分夜色赴憑欄。舵樓汽笛沖波起,合作山陽賦里看。
賜誥新恩出帝閽,幾回榮寵到私門。錦鸞織處天章麗,犀軸頒時御墨溫。先世總看覃雨露,微生何以答乾坤。百男萬壽吾皇祝,夜禮星垣稽首言。
錦峰揮手接飛翼,元氣無涯攬不得。霖雨收功身自南,邊庭納款念仍北。北極瞻依為筑臺,奇觀倚檻客遲回。迸泉落澗微茫轉,拂水翻空開辟來。晚來星垂霄漢近,滄波直下伏蛟蜃。海日浮光眾島分,湖天遠色三吳盡。吳越相連一棹通,流觴勝事永和同。罰酒寧拘金谷數,題詩能振玉堂風。風景觸人憂樂系,稻田稼穡端居計。萬壑時尋丹洞仙,九嶷夜夢蒼梧帝。帝澤猶沾到子孫,梅花歲晚素心存。積雪凝寒罷登眺,呼童煮茗莫開門。
功名端擬位三槐,發策慚無八斗才。寂寞云齋且稽古,披香指日掃松煤。